-
1 # 梁碩醫生
-
2 # 胡洋
支氣管擴張患者以反覆咳嗽咳痰為主要症狀,痰液粘稠量多,有些患者合併感染其他病原體,尤其是真菌,則痰液更加容易積存在肺內難以咳出,甚至之前曾經介紹過的體位引流方法也無濟於事,導致肺內的很多支氣管被痰液充滿阻塞,患者常有胸悶,有痰液粘附感,想把痰咳出來卻很困難,甚至出現活動後氣喘的表現,這時候就需要做氣管鏡吸痰治療,有些患者做完後甚至會覺得氣道通常,症狀減輕的感受,下面來具體介紹一下支氣管鏡對於支氣管擴張患者的檢查和治療意義。
支氣管擴張患者為什麼痰多支氣管擴張患者的病變並不僅僅是支氣管管徑的被動型擴大,還伴隨著支氣管管壁整體的破壞,被破壞後的支氣管管壁不但損失了正常的上皮結構,還長出了一些異常的結構細胞,這些細胞中包括增生的杯狀細胞和粘液細胞,很容易分泌很多漿液和粘液進入氣管,而我們正常氣管內部存在一些搬運工——柱狀上皮細胞表面的纖毛,這些纖毛可以向一個方向擺動而排出這些粘液,支氣管擴張患者這些纖毛統統被破壞,粘液容易聚集而不能很好的排出體外,很容易粘附隨著空氣被吸入體內的細菌並促使其生長增殖並形成感染,這就是支氣管擴張很容易感染的原因,而感染又會反過來加重粘液的生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痰液不斷增多,對周圍的組織不斷破壞,支氣管擴張不斷加重。
有一些因素會增加痰液粘稠度正常情況下,支氣管擴張患者痰液大部分比較稀,容易咳出,每天大量痰液不斷生成,咳也咳不完,但有一些因素會導致痰液變得粘稠難以咳出,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感染,對於支氣管擴張患者威脅最大也是最常見的感染細菌是綠膿桿菌,這種細菌會令患者痰液變為綠色,膿性成分增多,且粘稠難以咳出。還有另外一種支氣管擴張常感染的病原體——麴黴菌也是促進粘液性痰液生成的常見原因,真菌性痰液粘稠具有拉絲感,甚至吐出去的時候有可能黏在嘴唇上而吐不掉,支氣管內部的痰液更加難以排除。
氣管鏡對於支氣管患者的意義氣管鏡是呼吸內科最有效的診斷手段,也是常用的治療手段,我們不但能在氣管鏡下觀察支氣管內部的情況,判斷是否有新生物和炎症,還可以看氣管內痰液的量,顏色等,可以做打生理鹽水進去灌洗的操作也可以進行細小的毛刷刷檢,如果看到有新生物,還可以進行鉗夾活檢,對於支氣管擴張患者來說,進行灌洗稀釋並吸出痰液就有很重要的治療作用,常常可以吸出幾十毫升的痰液,這對於很多患者來說,可以很好地緩解堵塞感,甚至有一些發熱病人,做完氣管鏡就停止發熱,這主要和痰液中的毒素被吸出有關。
有一些病人很原因配合醫生做氣管鏡檢查,這是因為做完氣管鏡的支氣管擴張患者有一個症狀平穩的穩定期,不但痰量少,感染髮熱的次數也會相對減少,定期做氣管鏡稀痰確實對於支氣管擴張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回覆列表
可以應用化痰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議應用止咳藥物,有些藥物起止咳作用,這樣患者咳嗽止住了,但是痰阻塞在氣道里面,排不出來,久而久之,會出現胸悶氣急,肺功能下降,所以建議應用化痰類藥物,可至呼吸專科醫師處具體諮詢。
可以進行體位引流。利用適當的體位姿勢是排痰的簡便有效的方法,即體位引流法。有效的體位引流有利於排菌、排毒,保持呼吸道通暢。只有將化膿壞死性分泌物即膿痰或異物有效地排出體外,肺部感染才易較快得到控制和使病變痊癒,更有利於改善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從而有利於改善症狀和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體位引流需要患者本人和家屬配合完成。
體位引流的總原則是必須將病灶置於最高位置,按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使痰從病灶處引流到主支氣管,再流向大氣管,經咳嗽排出體外。
體位引流大體姿勢是青蛙姿勢,趴跪在床上,頭低、屁股抬高,使背部呈一種頭向下的斜坡姿勢,家屬配合從上向下輕輕釦背,使粘痰收到震動,把痰逐漸拍出來。上肺病灶可採用坐位。
每次引流3~5分鐘,每日2~3次。如果感到頭暈或不適,請結束動作。
年老體質衰弱、呼吸困難、咯血者、高血壓,心力衰竭患者,或其他原因無法耐受某種體位者暫不宜實行體位引流,可應用化痰劑或鼓勵病人主動咳嗽排痰。
宜在早、晚、空腹時進行,以避免因飽餐後大量排痰引起嘔吐和誤吸入氣管內引起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