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失街亭有許多疑點,所謂成王敗寇,許多人都是以馬謖的失敗為基礎,到處指證馬謖的用兵不當之處,這叫馬後炮。那麼如果馬謖依照諸葛亮的部署紮營,真的就能守住街亭嗎?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要守街亭,街亭之戰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這一次諸葛亮準備最充分,獲得的成果也最大。為什麼呢?
自劉備死後,將近六年的時間,蜀漢沒有一點針對魏國的軍事行動,因此,魏國以為諸葛亮要據險自保。誰知道公元228年,諸葛亮突然發動了伐魏之戰,準備之充分,籌備之嚴密,動靜之大令人震驚!
諸葛亮假裝從斜谷道進軍,派趙雲佯攻。實際上率大軍往西走,從偏遠的隴西地帶開始攻擊,而且諸葛亮還提前策反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郡吏和隴西的羌族勢力。孫權在東邊遙相呼應,攻擊合肥,魏國震動。
諸葛亮圍祁山,攻下天水後就準備派人提前去守住街亭,那麼為什麼要守街亭呢?看下圖,街亭是六盤山上的唯一一道缺口,六盤山以西,隴山以東為隴右地區,六盤山以東為關中地區。也就是說街亭是出隴右進關中的必經之口,易守難攻,因此諸葛亮才未雨綢繆,想搶先佔領這個地方。
當時的最佳人選是魏延,可惜魏延此人與諸葛亮在軍事指揮上有隔閡,魏延總想著出子午谷,奇襲長安,而諸葛亮則想要穩紮穩打,先佔領隴西和隴右再說。於是諸葛亮挑選了自己向來放心的馬謖來搶守街亭,戰略目標為堅守到蜀軍主力到來,一起出隴右,進攻關中。
諸葛亮提前已經給馬謖交代好了,于山隘處紮營,據險自守即可。可惜馬謖不這麼認為,為什麼呢?
馬謖此次能夠獨自領兵,完全是諸葛亮獨斷的結果。因此馬謖覺得自己不能服眾,即使成功守住街亭,也只是執行了諸葛亮的安排而已,回去後自己還是被人輕視。於是馬謖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即放棄防守,轉為進攻,擴大戰略意圖,殲滅前來進攻的魏軍。
後來就發生了這樣一幕,馬謖率領主力駐紮於南山之上,居高臨下,憑險守衛。副將王平提出異議,馬謖就讓王平率領自己的一千人馬駐紮于山下,為掎角之勢。王平這一千人馬大有來頭,什麼來頭,一會兒再說。
魏國這邊反應很迅速,魏明帝親自坐鎮長安,派張郃領兵五萬前去平叛。張郃一看馬謖駐紮于山上,於是派兵包圍了山頭,沒有急著進攻山上,而是先去尋找水源。為什麼要找水源呢?因為蜀軍人多,都駐紮在山上,不易擊敗。但是人多有人多的壞處,食物和水源一旦發生短缺,不出七日,肯定不戰自潰。
那麼馬謖有那麼傻嗎?沒有,馬謖已經提前派黃襲和李勝據守於清水河河岸,保護水源。可惜的是張郃派重兵襲擊黃襲和李勝,奪取了水源,然後張郃圍而不戰,七天後發動進攻,馬謖軍大敗。
這時王平率領的一千人起了大作用,這一千人訓練有素,每人手拿飛弩和毒箭,口袋裡還帶有扎馬釘。這隻小部隊隸屬於無當飛軍五營,此次出征是試探一下戰鬥力如何。正當馬謖軍失敗時。王平指揮這一千無當飛軍擂鼓吶喊,穩穩的守住了營盤。張郃以為蜀軍有埋伏,於是不敢輕易進軍。王平趁機收集殘兵,以無當飛軍斷後,保護剩餘的大軍成功撤離。
那麼如果馬謖沒有上山,而是按照諸葛亮的安排紮營于山下,能守住街亭嗎?不一定,張郃此次帶兵五萬人,而馬謖帶兵兩萬人左右。首先是兵力懸殊,街亭口不算小,看下圖,兩萬人守衛有些吃力,因此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任務是防守幾天,等大軍到來即可。但是張郃善於用兵,不會給馬謖機會去拖延。
其次就是兩軍指揮官的素質之比了,張郃曾經在漢中之戰中拒劉備於漢水之北,也曾隨曹操平定關中,戰鬥經驗無比豐富。而馬謖此次領軍是第一次,因此,如果兩軍在街亭口短兵相接,馬謖敗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如果馬謖能夠聽王平的建議,駐軍於險要之處,用王平的無當飛軍奇襲張郃軍,兩軍也許會相持於街亭。因此,馬謖不是關鍵,駐紮在山上或者山下也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王平。
因此後來才出現了這樣的結果,諸葛亮處死了馬謖和李盛,黃襲被奪了兵權,而王平則升官當了參軍。可見王平的重要性。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如果馬謖按照諸葛亮的部署紮營,不一定能夠守住街亭。因為張郃的指揮經驗要比馬謖豐富的多,因此馬謖很可能要敗於張郃。但是如果馬謖能夠重用王平,聽王平指揮,那麼雙方有可能戰成平手,甚至獲勝。最關鍵的就是王平,而不是馬謖或者駐紮在哪裡。
馬謖失街亭有許多疑點,所謂成王敗寇,許多人都是以馬謖的失敗為基礎,到處指證馬謖的用兵不當之處,這叫馬後炮。那麼如果馬謖依照諸葛亮的部署紮營,真的就能守住街亭嗎?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要守街亭,街亭之戰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這一次諸葛亮準備最充分,獲得的成果也最大。為什麼呢?
自劉備死後,將近六年的時間,蜀漢沒有一點針對魏國的軍事行動,因此,魏國以為諸葛亮要據險自保。誰知道公元228年,諸葛亮突然發動了伐魏之戰,準備之充分,籌備之嚴密,動靜之大令人震驚!
諸葛亮假裝從斜谷道進軍,派趙雲佯攻。實際上率大軍往西走,從偏遠的隴西地帶開始攻擊,而且諸葛亮還提前策反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郡吏和隴西的羌族勢力。孫權在東邊遙相呼應,攻擊合肥,魏國震動。
諸葛亮圍祁山,攻下天水後就準備派人提前去守住街亭,那麼為什麼要守街亭呢?看下圖,街亭是六盤山上的唯一一道缺口,六盤山以西,隴山以東為隴右地區,六盤山以東為關中地區。也就是說街亭是出隴右進關中的必經之口,易守難攻,因此諸葛亮才未雨綢繆,想搶先佔領這個地方。
當時的最佳人選是魏延,可惜魏延此人與諸葛亮在軍事指揮上有隔閡,魏延總想著出子午谷,奇襲長安,而諸葛亮則想要穩紮穩打,先佔領隴西和隴右再說。於是諸葛亮挑選了自己向來放心的馬謖來搶守街亭,戰略目標為堅守到蜀軍主力到來,一起出隴右,進攻關中。
諸葛亮提前已經給馬謖交代好了,于山隘處紮營,據險自守即可。可惜馬謖不這麼認為,為什麼呢?
馬謖此次能夠獨自領兵,完全是諸葛亮獨斷的結果。因此馬謖覺得自己不能服眾,即使成功守住街亭,也只是執行了諸葛亮的安排而已,回去後自己還是被人輕視。於是馬謖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即放棄防守,轉為進攻,擴大戰略意圖,殲滅前來進攻的魏軍。
後來就發生了這樣一幕,馬謖率領主力駐紮於南山之上,居高臨下,憑險守衛。副將王平提出異議,馬謖就讓王平率領自己的一千人馬駐紮于山下,為掎角之勢。王平這一千人馬大有來頭,什麼來頭,一會兒再說。
魏國這邊反應很迅速,魏明帝親自坐鎮長安,派張郃領兵五萬前去平叛。張郃一看馬謖駐紮于山上,於是派兵包圍了山頭,沒有急著進攻山上,而是先去尋找水源。為什麼要找水源呢?因為蜀軍人多,都駐紮在山上,不易擊敗。但是人多有人多的壞處,食物和水源一旦發生短缺,不出七日,肯定不戰自潰。
那麼馬謖有那麼傻嗎?沒有,馬謖已經提前派黃襲和李勝據守於清水河河岸,保護水源。可惜的是張郃派重兵襲擊黃襲和李勝,奪取了水源,然後張郃圍而不戰,七天後發動進攻,馬謖軍大敗。
這時王平率領的一千人起了大作用,這一千人訓練有素,每人手拿飛弩和毒箭,口袋裡還帶有扎馬釘。這隻小部隊隸屬於無當飛軍五營,此次出征是試探一下戰鬥力如何。正當馬謖軍失敗時。王平指揮這一千無當飛軍擂鼓吶喊,穩穩的守住了營盤。張郃以為蜀軍有埋伏,於是不敢輕易進軍。王平趁機收集殘兵,以無當飛軍斷後,保護剩餘的大軍成功撤離。
那麼如果馬謖沒有上山,而是按照諸葛亮的安排紮營于山下,能守住街亭嗎?不一定,張郃此次帶兵五萬人,而馬謖帶兵兩萬人左右。首先是兵力懸殊,街亭口不算小,看下圖,兩萬人守衛有些吃力,因此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任務是防守幾天,等大軍到來即可。但是張郃善於用兵,不會給馬謖機會去拖延。
其次就是兩軍指揮官的素質之比了,張郃曾經在漢中之戰中拒劉備於漢水之北,也曾隨曹操平定關中,戰鬥經驗無比豐富。而馬謖此次領軍是第一次,因此,如果兩軍在街亭口短兵相接,馬謖敗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如果馬謖能夠聽王平的建議,駐軍於險要之處,用王平的無當飛軍奇襲張郃軍,兩軍也許會相持於街亭。因此,馬謖不是關鍵,駐紮在山上或者山下也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王平。
因此後來才出現了這樣的結果,諸葛亮處死了馬謖和李盛,黃襲被奪了兵權,而王平則升官當了參軍。可見王平的重要性。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如果馬謖按照諸葛亮的部署紮營,不一定能夠守住街亭。因為張郃的指揮經驗要比馬謖豐富的多,因此馬謖很可能要敗於張郃。但是如果馬謖能夠重用王平,聽王平指揮,那麼雙方有可能戰成平手,甚至獲勝。最關鍵的就是王平,而不是馬謖或者駐紮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