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4年6月,幾百萬盟軍浩浩蕩蕩地橫渡英吉利海峽,拉開了反攻歐洲的序幕。與此同時,在太平洋戰場,尼米茲集中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突擊力量,向日本絕對國防圈發起了進攻,馬里亞納群島作為其防禦核心,首當其衝地遭到打擊。

    按照金上將的計劃,對該群島的關島、塞班島、提尼安島同時展開行動。令人不解的是,在具體實施中,美軍不但放棄多點登陸,而且並未首先攻佔原屬美國託管、面積最大的關島,選擇了在群島中面積第二大的塞班島,這是為什麼呢?

    這還要從日本絕對國防圈說起。

    隨著日軍在太平洋地區大勢已去,其海上實力已基本耗盡,為了阻止盟軍的進攻,決定沿千島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和新幾內亞島西部,建立必須絕對予以確保的防線,這就是所謂的日本絕對國防圈,而馬里亞納則是該防線的核心。

    由於馬里亞納群島距離美軍在中太平洋上最近的基地有1800多公里,而距離珍珠港更是達到6000多公里,後勤補給線非常漫長而且運輸困難,這就要求尼米採取全面開花、一舉奪下整個群島,但最終先拿塞班島開刀,確是“不得已而為之”。

    首先,盟軍諾曼底登陸戰役即將展開,大量的物資裝備優先得到考慮,短時間內太平洋不可能獲得足夠的登陸艇和兩棲履帶車。這意味著,原先同時登陸三個島嶼的方案已不切合實際,只得放棄並實施逐島進攻的戰術,才能實現戰役目的。

    其次,處於馬里亞納群島中部的塞班島,從實力講是日軍防守最強的島嶼,不但其司令部設在這裡,而且島上的3個永備機場更是起降B-29轟炸機的理想機場,更何況偷襲珍珠港的“元兇”南雲忠一也在該島。無論如何,首攻必選塞班島。

    更重要的是,日軍判斷麥克阿瑟在新幾內亞北部的進軍速度高於中太平洋戰局程序,因此將最西面的帛琉群島作為防守重點。而尼米茲選擇塞班島猶如“猛虎掏心”,不僅可以先打掉實力最強的日軍,再各個擊破,而且在戰術上有攻其不備的效果。

    但是,此戰術的風險還是有的。進攻塞班島必定受到關島、提尼安島等島嶼的各方支援,一旦久拖不決勢必給登陸造成重大傷亡,甚至是無功而返。這就要求美軍的攻勢犀利、行動要快,不給其他島嶼的日軍有太多的反應機會,是此戰的關鍵。

    然而,此戰一打就是20天。

    作為突破日本“絕對國防圈”的重要一戰,尼米茲決定組建一支強大的登陸艦隊,包括7艘航母在內的240艘各類艦船,以及陸戰二師、陸戰四師和陸軍第27師共計7.1萬人執行作戰任務,旨在以最快的速度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的核心塞班島。

    但由於塞班島特殊的戰略地位,自1944年初日軍就開始向該島增派部隊,修築各種防禦工事。儘管遭到封鎖和圍堵,但截至美軍登陸前夕,駐島日軍以參加過侵華戰爭的第43師團和獨立第47旅團為主,兵力已達4.3萬人,實力不容小噓。

    這一天,美軍7艘戰列艦和20餘艘驅逐艦,突然出現在塞班島附近的海面上並進行炮火準備,而後海軍陸戰二師、陸戰四師順利登島。雙方展開一場海灘爭奪戰,戰至天黑,美軍登陸部隊已達2萬多人,但在日軍的打壓下,其向縱深進展不大。

    而日軍決定趁美軍立足未穩之機,發動了一次次猛烈的反擊,試圖將其一舉趕下海。但早有準備的美軍,用照明彈將夜空照得如同白晝,呼喚艦炮火力支援防禦,雖然傷亡已有2000多人,但不佔海空優勢的日軍損失更大,衝鋒勢頭越來越小。

    隨著美軍登陸場擴大,日軍只得改變戰術,命令島上部隊依託有利地形進行持久防禦並等待增援。然而,經過馬里亞納海戰後,日本聯合艦隊殘存的實力已消耗殆盡,其他島嶼的增援也在美軍的封鎖下,根本靠近不了塞班島,守軍被徹底孤立了。

    經過3周的苦戰,美軍基本佔領了全島,南雲忠一也開槍自盡。但令人無法想象的是,大量平民也選擇了這種方式,在馬皮角的懸崖邊不少平民跳海自盡,甚至很多母親抱著孩子跳下了懸崖,儘管美軍一再解釋,但這種行為依然沒有停止。

    在塞班島登陸戰役中,儘管美軍佔據海空力量的絕對優勢,駐守日軍除2000人被俘外,4.1萬人被就地殲滅,但美軍傷亡近1.7萬人的代價,也意味著負隅頑抗的日軍有多麼瘋狂,而2萬多平民隨之自盡,更是揭示了其武士道精神最殘忍的一面。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音箱配無線話筒應怎麼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