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寒松柏知教育
-
2 # 小暖懷
1. 不應幫孩子背書包,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不要倚懶別人來完成。從小就應培養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從小有這習慣,孩子長大後就會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要承擔,不會推辭責任,做個有擔當的人。
2. 父母從小就幫孩子做事物,什麼事情都父母完成,在這環境長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弱。我們應培養孩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完成,哪有機會給孩子動手動腦。假如孩子不愛動手動腦,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會輸在起跑線上了。
3. 父母應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什麼事情都幫助孩子擔當了,孩子長大後容易失去做人應做的一份責任,也容易推辭責任,當事情臨到自己的時候,孩子會說這沒關他的事。當孩子有這想法,我們應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原來都是我們家庭教育不當而造成的。從小培養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很重要的,因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4. 父母不幫孩子背書包,孩子會明白這是自己的書包,自己應該背。父母習慣幫孩子背書包,孩子不但不會感恩,還會認為這是父母應做的事情,當孩子把背書包的事情交給父母,這是父母的責任,如果孩子有這種想法後,那是多麼可怕的意念,往往這種意念會伴隨著孩子的成年,當孩子結婚後,變成了沒有責任、沒擔當的人,那是多少可怕的事情。所以父母溺愛孩子是對孩子沒有益處。
總之,現教育更注重素質教育,我們應提倡孩子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拎書包,在家幫父母幹活,尊老愛幼,體會父母的一片用心。學會感恩,心存回報。從小應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個愛勞動、愛動手動腦操作的好孩子。
孩子所有的習慣可以說都是家長慣出來的,不管是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都跟家長的管教脫不了關係。一個常見的社會現象:你在經過校門口或者是學校的途中,你總會看到有家長背上揹著孩子的書包,有的是父母在背,有的是爺爺奶奶在背,可能這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現象,但就在前幾天,“該不該幫孩子背書包”?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起因是網路上流傳的一段影片,畫面中一位小學校長叫住幫孩子背書包的奶奶,把書包從她肩上卸下,讓孩子自己背。誰知,這一看似並無爭議的“小動作”卻讓網友炸開了鍋,不少家長現身說法向書包開炮,直言“過重的書包已經影響到孩子發育,替孩子揹包乃不得已為之。”
孩子的書包真的很重嗎?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孩子所背的書包跟以前我們上學時比起來確實是重了很多倍,但是真的有重到會影響孩子發育的這個地步嗎?網友針對這個事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家長認為:幫孩子背書包,是因為看到孩子的書包太重了,不想讓孩子將來的背因為背書包而變成駝背;當然也有支援校長的聲音:“認為家長幫孩子背,只會讓孩子永遠無法獨立,並且孩子們也沒我們想象中這麼脆弱。”
“自己的事自己做”,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相信絕大多數家長也都相當認同,可為何到了現實中,卻出奇一致地當起了孩子的“書童”?從輿論紛擾中不難發現,書包超重是一大“癥結”。現在孩子的書包到底有多重?根據調查的資料顯示,國內小學生的書包重量平均達3.5公斤,最重的甚至達到孩子體重的1/3,遠超青少年生理承受水平。
很多家長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資料,才會為孩子的發育著想,也就出現了:現在孩子放下學時間段隨處可見的家長幫孩子背書包的現象。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從長遠的角度去思考,這無疑是給了孩子一個可以偷懶的理由,他們現在還小,有什麼事都可以依賴著家長,但是家長不可能永遠的陪在孩子的身邊,家長的職責之一是:必須要教會孩子獨立,如果孩子不獨立,對孩子的將來無疑是弊大於利。
“自己的事自己做”當然對,但在實踐中卻不能陷於片面。追問“讓孩子自己背書包有多難”,不妨跳出“該不該”的道德評判,捨棄“好不好”的先驗判斷,先聚焦書包本身以及附著其上的管理方式。實打實地解決好這些具體問題,無疑更有針對性也更理性。
比如說讓學校的桌椅設計的更加合理,讓每個學生可以有自己能足夠放下一些書的抽屜,教導學生在每天放學後可以只帶作業回家,不需要每天都把所有的書都帶回去,這樣才能真正的減輕孩子們肩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