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文與物
-
2 # 厚載客
我是室內設計師,做過上百家的裝修工程,我喜歡研究老房子,老房子往往承載著地域文化,飲食文化,民俗,家庭等各種文化的符號,是人的家園,心的寄託。
我居住在南京,一個古老而現代的大都市,從小就穿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那些城南的老房子,留下了很多不可磨滅的記憶,一磚一瓦都是南京文化的積澱,每一個院落都有一個家族的印記,有著老房子特有的符號,有很強的生命力。
以南京徽派民居為例,一般都是白牆灰瓦,馬頭牆防火,美觀,幾棟連排,形成街道,下面是店鋪,上面住人。堂屋是客廳,來往客人洽談事情,也是餐廳,全家聚餐,其樂融融。一般江南民居里面有院落,蘇州園林大部分都是私人所有,裡面有假山,池塘,體現出中國文化中以人為本,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北方的四合院也承載著人文景觀,長幼有序,卑尊有別,天井中種植的樹木花草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我們民族的文化代代相傳。
-
3 # 文玩潮搭
老房子就像老物件,擺在那裡更多的不是物件本身,更多的是物件背後一幀幀一幕幕的生活。
陳舊的蝴蝶牌腳踏縫紉機,黑白電視機,二八腳踏車,陳設在一間老房子裡,代入感就會很強!也是歷史的縮影。
一個物件年代久,並且擁有時代印記,那就是具有文化底蘊和傳承意義的。沒有來時路,不知去何從。文化傳承下來的意義也就在於此!
-
4 # 歷史不退貨
什麼是徽派建築?單用文字、語言是很難表述的,我們需要看到實物!隨著城市化的演進,老房子的拆遷,我們還能看到徽派建築嗎?
走進位於安徽蚌埠的的古民居博覽園,彷彿回到了幾百年前,這裡有450餘棟的古民居,一磚一瓦展現古鎮風情。什麼事徽派建築,馬頭牆、小青瓦、徽州三雕(磚雕、石雕、木雕)。
徽派建築往往也展現了當時的文化情懷,徽派建築最具特色的是以高深天井為中心的“內向四合院”。院落的四周有高牆圍護,到了下雨天雨水從四面的屋頂流入天井,這就是“四水歸堂”,反應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文化心態!
慶幸我們還可以看到這些建築,如果它們消失了,又該如何直觀的理解老房子所傳承的文化內涵呢?
-
5 # 潤楊的紅樓筆記
母親講過她的老家。老家臨街。那是北方的一座小城。她馬路對面還有一趟平房,平房後面是鐵路,火車站到母親家只有五分鐘的路程,姥姥火車站對面的商店裡上班。
母親的家是一樁青磚瓦房,照面是白色的小石子,門和窗戶上面是拱形的。這棟房子共有三家。每家的房門之間都有兩道像半圓柱一樣的突出部分。房門是對開的。房門和窗子外面有一道柵板,每天睡覺前,都要把柵板放好,早晨把柵板摘下來。
據說這棟房子原來是一個大車店。給來往的車老闆提供住宿。後院有一個非常大的院子,可以放馬匹和車輛。
母親家左邊那家的男主人是一箇中藥師,據說他家以前是開中藥店的。最左邊的那家是一位老先生和一位小腳老太太。據說這棟房子原來就是他家的。因為不開大車店,所以賣出去兩家。
母親家一進門是客廳,再進去是臥室,臥室後面是廚房,出了廚房是後院。
母親在那棟房子裡住到7歲。她記憶最深的就是小腳老太太。她管老太太叫奶奶,經常到她家裡串門。老太太非常愛嘮嗑,經常講她小時候的故事。
母親至今清晰記得老太太講她剛剛結婚時的事情。她家住在南方,後來跟著丈夫來到了北方。在南方時,有公公婆婆和好多兄弟妯娌住在一起。婆婆非常厲害,她們妯娌都怕婆婆。而且家裡講究也多,過年包餃子的時候不許上廁所。她的一個剛過門的妯娌,有尿也不敢說,就憋著,好不容易包完餃子可以離開了。這個妯娌剛一起身,就失禁了……
我彷彿看到在昏暗的老房子裡,一個小腳老太太坐在炕上,給一個小女孩講故事。
老房子承載了歷史,也記錄了好多故事。住在老房子裡的人記錄了歷史,也記錄了風土人情。
回覆列表
大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古建的工藝吧,傳說優秀的工匠不用一顆釘子就能造幾十丈高的塔,幾百米寬的殿;老房子就是我們古建文化的一部分;看看由上海商人馬國湘先生主持修建的“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覽園”曾經就集中上白麵工匠在這裡進行無民居的修復,一時間中國各地的古宅面貌花樣繁多的呈現在這裡,也讓工匠們與中國上百年的古建傳統文化進行交流,在老房子的修復中或許就最好的儲存了中國的古建文化吧;可見,老房子也是文化傳承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