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鑑賞,那就將文字拿到放大鏡下,一一鑑別分析。鄙人不是專家,理解方面可能會有偏差。你沒貼原文,不利別人觀與答,我幫你貼出來。
臨江仙淡淡秋風微雨過 ,流光瘦減繁華。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還憶經年唐宋事,心頭一點硃砂。相逢千里負煙霞。空山人去遠,回首落梅花。
下面解讀。
淡淡秋風微雨過,流光瘦減繁華。起首兩句是中國古詩常見的悲春傷秋內容。流光就是時間。秋天來了,颳風下雨,繁華被秋天削減,被時間削減。作者用瘦減,該詞常指人瘦損。周邦彥詞雲:“又恐伊,尋消問息,瘦減容光。”這裡用瘦減,將繁華比作人,彷彿有了生命,平添惋惜傷感之情。
人生似水豈無涯。為什麼悲春傷秋?因為時間寶貴啊。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涯是水邊。
這一句承上句,由惋惜外界的瘦減轉到思慮自身生命的有限寶貴,感情上是一致的。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秋天還沒下雪,浮雲吹作雪,是說雲看起來像雪堆?起筆就說秋天來了,就這一句具體寫景色,但也沒有鮮明的秋季特徵,空泛。聯想下句,是想往“世事如浮雲”上靠?那麼著力還不夠。世味煮成茶,突兀。前面傷春悲秋,這裡突然有了看破世情的淡然,與瘦減二字衝突矣。當然,今日之文藝女青年以瘦為美,以病態為美,未經世事而看破一切,讀到瘦減繁華,只會覺得說不出的和諧,高階大氣上檔次。
還憶經年唐宋事,心頭一點硃砂。經年,是指經過一年或若干年。柳永詞雲:“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然而經年用於描寫人生固然顯得漫長,和唐宋事放在一塊就太不搭調了,那可是千年以前!有人說唐宋事是指作者對唐詩宋詞的愛慕之心,經年愛好,聯絡下句,可以說通。但用唐宋事指代唐詩宋詞,不妥當。下一句化用張愛玲的“心口一點硃砂痣”,心口和心頭都能指胸前,無訛,但細細琢磨,硃砂痣和硃砂不是一樣東西,硃砂是硫化汞,感覺並不美。當然,這樣說可能吹毛求疵了。
總之,這兩句貌似在說,唐詩宋詞是作者心頭珍惜的事物。
相逢千里負煙霞。煙霞應該指山中美景,負煙霞是辜負了山中美景。但誰和誰千里相逢,為什麼說辜負了煙霞?無法理解,只能猜測。如果說的是愛情,和前面就衝突了。
既然猜測上兩句說的是詩詞愛好,那就假設這兩句是指讀詩的感悟,詩詞中浮現的場景。但負煙霞依然不好理解,沒有道理。主旨不統一,情緒不統一,讓讀者不痛快。
空山人去遠,回首落梅花。這兩句還行,有詩意,和作者的名字“白落梅”隱隱關聯。只是去遠了還能看見梅花落,恐怕也不怎麼遠吧。秋天也沒有梅花,和上闋的描繪就割裂開了。
樓下有人辯解,去遠的是他者,是千里相逢者,詩人自己站於梅花旁,回頭看見花落。但遠去的人有理由回頭,詩人為什麼要回頭?這解釋說不通。
聯想到一句好玩的:“某大女生一回頭,哈雷彗星撞地球。”花兒會不會是被嚇的?這是無聊閒話了。
這兩句和上句可以統一成一個場景,有一種感傷後悔的情緒,但和前面的情緒衝突。
總結:
這首詞除了文字上有些地方欠妥,最大的問題是它的情緒,感覺是矛盾的,是亂的。
最末兩句,據樓下說,化用了張棗《鏡中》的詩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就落滿了南山。”梅花的梅與後悔的悔隱隱呼應。《鏡中》運用了矛盾的意象,但最後收束在一種感情上,就是追憶往事的後悔。
詩中的感情並不是不能相互矛盾。比如李商隱的《錦瑟》,構造描繪了四種相互矛盾的意象,表達了人生相互矛盾的情感,但最後收束到“當時已惘然”上。
但這首詞沒有惘然,卻努力塑造一種淡然空靈之感,所以就讓人覺得亂,覺得假,也就降低了感染力。
既然是鑑賞,那就將文字拿到放大鏡下,一一鑑別分析。鄙人不是專家,理解方面可能會有偏差。你沒貼原文,不利別人觀與答,我幫你貼出來。
臨江仙淡淡秋風微雨過 ,流光瘦減繁華。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還憶經年唐宋事,心頭一點硃砂。相逢千里負煙霞。空山人去遠,回首落梅花。
下面解讀。
淡淡秋風微雨過,流光瘦減繁華。起首兩句是中國古詩常見的悲春傷秋內容。流光就是時間。秋天來了,颳風下雨,繁華被秋天削減,被時間削減。作者用瘦減,該詞常指人瘦損。周邦彥詞雲:“又恐伊,尋消問息,瘦減容光。”這裡用瘦減,將繁華比作人,彷彿有了生命,平添惋惜傷感之情。
人生似水豈無涯。為什麼悲春傷秋?因為時間寶貴啊。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涯是水邊。
這一句承上句,由惋惜外界的瘦減轉到思慮自身生命的有限寶貴,感情上是一致的。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秋天還沒下雪,浮雲吹作雪,是說雲看起來像雪堆?起筆就說秋天來了,就這一句具體寫景色,但也沒有鮮明的秋季特徵,空泛。聯想下句,是想往“世事如浮雲”上靠?那麼著力還不夠。世味煮成茶,突兀。前面傷春悲秋,這裡突然有了看破世情的淡然,與瘦減二字衝突矣。當然,今日之文藝女青年以瘦為美,以病態為美,未經世事而看破一切,讀到瘦減繁華,只會覺得說不出的和諧,高階大氣上檔次。
還憶經年唐宋事,心頭一點硃砂。經年,是指經過一年或若干年。柳永詞雲:“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然而經年用於描寫人生固然顯得漫長,和唐宋事放在一塊就太不搭調了,那可是千年以前!有人說唐宋事是指作者對唐詩宋詞的愛慕之心,經年愛好,聯絡下句,可以說通。但用唐宋事指代唐詩宋詞,不妥當。下一句化用張愛玲的“心口一點硃砂痣”,心口和心頭都能指胸前,無訛,但細細琢磨,硃砂痣和硃砂不是一樣東西,硃砂是硫化汞,感覺並不美。當然,這樣說可能吹毛求疵了。
總之,這兩句貌似在說,唐詩宋詞是作者心頭珍惜的事物。
相逢千里負煙霞。煙霞應該指山中美景,負煙霞是辜負了山中美景。但誰和誰千里相逢,為什麼說辜負了煙霞?無法理解,只能猜測。如果說的是愛情,和前面就衝突了。
既然猜測上兩句說的是詩詞愛好,那就假設這兩句是指讀詩的感悟,詩詞中浮現的場景。但負煙霞依然不好理解,沒有道理。主旨不統一,情緒不統一,讓讀者不痛快。
空山人去遠,回首落梅花。這兩句還行,有詩意,和作者的名字“白落梅”隱隱關聯。只是去遠了還能看見梅花落,恐怕也不怎麼遠吧。秋天也沒有梅花,和上闋的描繪就割裂開了。
樓下有人辯解,去遠的是他者,是千里相逢者,詩人自己站於梅花旁,回頭看見花落。但遠去的人有理由回頭,詩人為什麼要回頭?這解釋說不通。
聯想到一句好玩的:“某大女生一回頭,哈雷彗星撞地球。”花兒會不會是被嚇的?這是無聊閒話了。
這兩句和上句可以統一成一個場景,有一種感傷後悔的情緒,但和前面的情緒衝突。
總結:
這首詞除了文字上有些地方欠妥,最大的問題是它的情緒,感覺是矛盾的,是亂的。
最末兩句,據樓下說,化用了張棗《鏡中》的詩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就落滿了南山。”梅花的梅與後悔的悔隱隱呼應。《鏡中》運用了矛盾的意象,但最後收束在一種感情上,就是追憶往事的後悔。
詩中的感情並不是不能相互矛盾。比如李商隱的《錦瑟》,構造描繪了四種相互矛盾的意象,表達了人生相互矛盾的情感,但最後收束到“當時已惘然”上。
但這首詞沒有惘然,卻努力塑造一種淡然空靈之感,所以就讓人覺得亂,覺得假,也就降低了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