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本人也有過坐辦公室的經歷。當時的感覺是,事情不是很多,但是腦子卻很亂。辦公室裡的忙碌和空閒,總是一陣一陣的。有的時候事情不大,但是卻很瑣碎而且是一道湧過來,讓人感覺心煩意亂;有的時候事情很少,卻隱隱有著事情馬上就要過來的感覺,讓人感覺心燥不安。這種感覺最強的時候,真的可稱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忙也無緒,閒也不適。用心理學的術語講,整個一個習得性無助的狀態。好在下班有時間,環境可以暫且脫離。只是下班不久心裡還是空蕩無神,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來。我們的大腦有不同的資訊加工頻道,頻道的轉換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能量。如果頻道的轉換過多過快的話,我們會耗費相當的精力和心力,甚而出現混雜、衝突和短路等現象。而恢復的過程更需要額外的補充。這就是為什麼辦公室工作表面不耗力,而內心卻更加疲憊不堪。因為我們處理辦公室事務時,總在遇到未曾預料的事情,為此不停地考慮和應付,整個身心都在不斷拉扯。如果還牽涉了人際關係方面的思考,那麼需要解決的事情就更多更雜了。這就像在驚濤駭浪中駕駛一葉小舟,不耗費相當的精力是不可能的。這樣看題主辦公室中的疲憊不堪,或許能夠看得更加清楚明白。題主提到“運動量很大的應該是大腦,嘴巴,和手,比如思考,溝通,寫作之類”。思考、溝通、寫作,表面上不需要耗費體力。但是在為任務的準備中,還是要花費全身動員的。更要害的是,全身動員的同時,不一定會立即開始。我們的身體一直處在引而未發的狀態,這同樣給內心增添更大的焦慮。題主認為以前是不累的,只是顯得能吃而已。其實,吃不見得是補充體力的需要,也可能是緩解焦慮的方式。而現在原先的方式無法走得通了。之前回答過知乎朋友的一個問題,“如何達到工作的心流”。我看來,工作的心流是一種全心投入、物我兩忘的境界。而辦公室處理的繁雜事務,顯然和專注投入南轅北轍。我們生活在分工日益精細的工業化社會。按照韋伯的觀點,機械工業化催生了理性的科層制。專門化、等級制、規則化、非人格化和技術化,這些科層制的特點為組織帶來了高效,但也讓組織裡的人越來越成為非人的螺絲釘。特別是是中國的科層制,又夾雜了中國文化的權力特點。制度的壓抑,及專權的控制,每個人的自由被壓縮在極小的空間裡。乘坐地鐵的時候,看到有人在看修訂版的《杜拉拉昇職記》。上面寫著“中國職場成長智慧,白領的第一本晉級指南。”看書的人,或許正是衝著這一口號來的。只是夢想雖然激情澎湃,科層制的特定金字塔結構,正是讓多數人在最下面,少數人才能到頂部。在上升的艱難過程中,要忍受上司的頤指氣使,要處理同事的冷眼暗箭。最近剛火過不久的日劇《半澤直樹》,講述了一個對抗上司也能升職的職場神話。只是冰冷和壓抑的工作現實,或許讓沉浸美夢者吸口冷氣,感覺到深深的倦怠無力。心理學定義的職業倦怠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情感枯竭,工作中缺乏熱情活力,感到深深的疲憊不堪;二是去人格化,感覺工作中的自己非人化,自己對工作採取冷漠、疏遠的態度;三是成就感低,對工作中的自己有極低評價,認為工作發揮不了自己的才能。可以看到,職業倦怠者生活在一個無法控制的工作環境中。他們與周圍的人事沒有深入的情感聯絡,他們對職場的不公有強烈的憤懣和無奈。缺乏對工作價值觀的認同,加上對工作自主性的失望,或許讓看似不費力的辦公室工作,變成令自己壓抑和焦慮的囚籠。在職業倦怠者看來,辦公室的制度是機械的、僵硬的,裡面人的命運是壓抑的、不確定的。往上走的命運充滿了未知的焦慮,而身處此處的氛圍如此的壓抑無力。我們試圖抓住什麼可以依靠的東西,但是發現真正想抓住的內心卻空然無物。國外導演拍的黑色電影中,很多場景都發生在辦公室,人與人之間充滿了隔閡、猜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別人是誰,互相打量著,試探著,陷入兩難的困境,沉入死寂的空虛。大腦的疲憊麻木,身體的勞累不堪,正因為我們觸控不到自己真正的內心, 越賣力反而越陷入自身的蛛網中。解決這種辦公室倦怠的根源,需要重返我們工作之初的想法,再次審視我們真實的工作動機。之前的回答提過,工作心流的取得,需要我們擁有自己生命真正的動力。同時,我們也要處理過強動機造成的過度焦慮。這可以透過心理分析的方法,來認識和化解內心深處的焦慮。心理分析,本質上就是一種真誠的自我對話。這種對話的功能,就是重建我們內心與外界的心理關係。就像《易經》闡述的道,萬事萬物存在著聯絡,確定與不確定糾纏的命運,混沌與虛無中蘊含的生命意義。這需要的就是走進自我的生命之道。歡迎認同的朋友點贊:)
謝謝邀請,本人也有過坐辦公室的經歷。當時的感覺是,事情不是很多,但是腦子卻很亂。辦公室裡的忙碌和空閒,總是一陣一陣的。有的時候事情不大,但是卻很瑣碎而且是一道湧過來,讓人感覺心煩意亂;有的時候事情很少,卻隱隱有著事情馬上就要過來的感覺,讓人感覺心燥不安。這種感覺最強的時候,真的可稱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忙也無緒,閒也不適。用心理學的術語講,整個一個習得性無助的狀態。好在下班有時間,環境可以暫且脫離。只是下班不久心裡還是空蕩無神,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來。我們的大腦有不同的資訊加工頻道,頻道的轉換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能量。如果頻道的轉換過多過快的話,我們會耗費相當的精力和心力,甚而出現混雜、衝突和短路等現象。而恢復的過程更需要額外的補充。這就是為什麼辦公室工作表面不耗力,而內心卻更加疲憊不堪。因為我們處理辦公室事務時,總在遇到未曾預料的事情,為此不停地考慮和應付,整個身心都在不斷拉扯。如果還牽涉了人際關係方面的思考,那麼需要解決的事情就更多更雜了。這就像在驚濤駭浪中駕駛一葉小舟,不耗費相當的精力是不可能的。這樣看題主辦公室中的疲憊不堪,或許能夠看得更加清楚明白。題主提到“運動量很大的應該是大腦,嘴巴,和手,比如思考,溝通,寫作之類”。思考、溝通、寫作,表面上不需要耗費體力。但是在為任務的準備中,還是要花費全身動員的。更要害的是,全身動員的同時,不一定會立即開始。我們的身體一直處在引而未發的狀態,這同樣給內心增添更大的焦慮。題主認為以前是不累的,只是顯得能吃而已。其實,吃不見得是補充體力的需要,也可能是緩解焦慮的方式。而現在原先的方式無法走得通了。之前回答過知乎朋友的一個問題,“如何達到工作的心流”。我看來,工作的心流是一種全心投入、物我兩忘的境界。而辦公室處理的繁雜事務,顯然和專注投入南轅北轍。我們生活在分工日益精細的工業化社會。按照韋伯的觀點,機械工業化催生了理性的科層制。專門化、等級制、規則化、非人格化和技術化,這些科層制的特點為組織帶來了高效,但也讓組織裡的人越來越成為非人的螺絲釘。特別是是中國的科層制,又夾雜了中國文化的權力特點。制度的壓抑,及專權的控制,每個人的自由被壓縮在極小的空間裡。乘坐地鐵的時候,看到有人在看修訂版的《杜拉拉昇職記》。上面寫著“中國職場成長智慧,白領的第一本晉級指南。”看書的人,或許正是衝著這一口號來的。只是夢想雖然激情澎湃,科層制的特定金字塔結構,正是讓多數人在最下面,少數人才能到頂部。在上升的艱難過程中,要忍受上司的頤指氣使,要處理同事的冷眼暗箭。最近剛火過不久的日劇《半澤直樹》,講述了一個對抗上司也能升職的職場神話。只是冰冷和壓抑的工作現實,或許讓沉浸美夢者吸口冷氣,感覺到深深的倦怠無力。心理學定義的職業倦怠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情感枯竭,工作中缺乏熱情活力,感到深深的疲憊不堪;二是去人格化,感覺工作中的自己非人化,自己對工作採取冷漠、疏遠的態度;三是成就感低,對工作中的自己有極低評價,認為工作發揮不了自己的才能。可以看到,職業倦怠者生活在一個無法控制的工作環境中。他們與周圍的人事沒有深入的情感聯絡,他們對職場的不公有強烈的憤懣和無奈。缺乏對工作價值觀的認同,加上對工作自主性的失望,或許讓看似不費力的辦公室工作,變成令自己壓抑和焦慮的囚籠。在職業倦怠者看來,辦公室的制度是機械的、僵硬的,裡面人的命運是壓抑的、不確定的。往上走的命運充滿了未知的焦慮,而身處此處的氛圍如此的壓抑無力。我們試圖抓住什麼可以依靠的東西,但是發現真正想抓住的內心卻空然無物。國外導演拍的黑色電影中,很多場景都發生在辦公室,人與人之間充滿了隔閡、猜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別人是誰,互相打量著,試探著,陷入兩難的困境,沉入死寂的空虛。大腦的疲憊麻木,身體的勞累不堪,正因為我們觸控不到自己真正的內心, 越賣力反而越陷入自身的蛛網中。解決這種辦公室倦怠的根源,需要重返我們工作之初的想法,再次審視我們真實的工作動機。之前的回答提過,工作心流的取得,需要我們擁有自己生命真正的動力。同時,我們也要處理過強動機造成的過度焦慮。這可以透過心理分析的方法,來認識和化解內心深處的焦慮。心理分析,本質上就是一種真誠的自我對話。這種對話的功能,就是重建我們內心與外界的心理關係。就像《易經》闡述的道,萬事萬物存在著聯絡,確定與不確定糾纏的命運,混沌與虛無中蘊含的生命意義。這需要的就是走進自我的生命之道。歡迎認同的朋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