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祖蔭1
-
2 # 愛做衣服雲姐
每當下地回來時,我就坐在電風扇旁扇一會電風扇,家電風扇扇出來的風很冷。只扇一會,我就不熱了。於是我趁著涼快把飯燒。又扇一回啊電風扇。等一會兒啊,抄兩個菜。就可吃飯了,吃飯時我也要開電風扇。這樣吃飯時就不會熱啦。
晚上開著電風扇。吃過晚飯,到外面走半個小時。回到家裡。又扇一會電風扇。洗個熱水澡。開啟窗戶。點上蚊香。就休息啦。休息室我也不扇電風扇。開著窗戶也不怎麼熱。身上蓋一個薄薄的單被。夜裡也感覺不到熱。這樣一天就過來啦。
沒有空調。只有一個電風扇。雖然說不是永續性的涼快。能享受到自然的風,自然的熱。我覺得能親近大自然。還不會得空調病。我覺得也不錯。
那就有點憶苦思甜囉。改革開放以前,連電風扇都是稀物,遑論空調?到了盛夏,首先是必備各式扇子。在家搖大蒲扇。外出帶把摺扇,可扇風,可遮陽。其次天天準備一大杯涼開水,可以稍放幾顆鹽,但不可放糖。再次吃冰棒。就是清水加點食用香精甜味劑,不是現在的雪糕。稍晚時有冰激凌上市。這東東是越吃越口渴。晚上打一大盆水,沖洗一下全身。睡在涼蓆上,關上蚊帳,去作美夢吧。成都夏無不是很熱,這樣也就對付了。若在重慶,白天還得穿著又短又薄,小說《飢餓的女兒》裡描寫說,夏天只穿一層白布短衣褲。若淋上一場暴雨,形體就全暴露了。晚上市民在人行道邊露宿。同樣是火爐的南京,好像沒有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