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父母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一定的情緒狀態,比如恐懼、喜悅、委屈、憤怒等,並且與大人不同,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對來講是很弱的,當他們內心聚集了負面的情緒之後,往往就會當場發洩出來。

    由於孩子的年紀還比較小,與人交往、溝通的經驗也不多,並且對自己產生的情緒認識不夠清晰,因此在出現負面情緒後會不知該如何表達,只好自己尋找方式進行自我宣洩。如果孩子不能找到適當的發洩方式和場合,可能就會選擇一些不當的方式來發洩情緒,這是家長們最不想看到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孩子也不例外。過大的壓力和打擊往往會帶來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如果長期堆積在孩子心裡得不到有效的宣洩,很可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並最終危害到孩子的身體。

    孩子的情緒也需要宣洩,但如何正確宣洩情緒便需要家長的引導了。孩子受到委屈之後最渴望的便是父母的懷抱。

    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裡孩子是最有安全感的,就像是回到了嬰兒時代。有了父母的撫摸和安慰,孩子的委屈自然也會減輕。此時應該細心地勸說孩子,引導孩子將心中的委屈說出來,並且告訴孩子若再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

    漸漸地,孩子就會養成對事物正確認知的思維習慣。這不僅有助於孩子化解此類情緒,還有助於孩子舒緩壓力。

    家長在孩子情緒波動的時候切不可大聲斥責孩子,這樣只會激化孩子的情緒。合理的宣洩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放鬆,避免孩子心理承受過重的壓力而崩潰。

  • 2 # 小熊來玩

    好的情緒健康常常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父母的示範出來的,尤其是在和孩子日復一日的互動中。

    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一般會有哪幾種反應呢?這種長期的反應模式就是影響孩子情商發展和情緒管理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有客人要來家裡做客,家裡五歲的孩子感到非常緊張和害怕,這就是他們的“負面”情緒了。

    這個時候,父母通常會怎麼反應?

    常見的,有三種不利於孩子情緒健康的錯誤迴應方式:

    【錯誤方式一】微化/最小化:試圖“否認和降低”孩子真實情感的強度。

    比如,“緊張什麼,不要像個小寶寶一樣,你都是5歲的大孩子了,有什麼可緊張的呀”

    【錯誤方式二】懲罰式:減少大人自己需要應對孩子情緒的麻煩場景,直接規劃孩子的行為。

    比如,命令孩子,“你現在必須到客廳來跟客人打招呼,你不打招呼是不禮貌的,你不能躲在自己的房間裡”

    【錯誤方式三】煩躁式:確實“迴應”了,但這種迴應,卻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負面情緒,激起了家長自己的煩躁情緒,是一種“反映”。

    比如,因為孩子的這種反應,感到自己心裡不舒服,或者覺得丟人,“這孩子,淨添亂,沒出息,別哭了!哭什麼啊!不能讓媽媽省點心啊!”。

    常見的,三種有利於孩子情緒健康的正確迴應方式:

    【正確方式一】問題導向式:幫助孩子一起想辦法,去解決造成這種負面情緒的事件或壓力源。

    比如,和孩子一起提前計劃一下,“咱們看看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是可以跟要來我們家的這些客人一起玩的好不好?”,“待會要來一位叔叔一位阿姨,你給他們每個人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玩具玩好不好?”

    【正確方式二】情緒導向式:透過自己的迴應,讓孩子的情緒狀態變得更好。

    比如,會尋求一些幫助孩子減少這種緊張和害怕情緒的方法,比如跟朋友會面時,允許孩子一直抱著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布偶;允許孩子先在自己屋裡適應一下,適應好了再到客廳;允許孩子黏著媽媽等等。

    【正確方式三】鼓勵表示式:允許孩子表達負面情緒,認可孩子表達情緒的重要性。

    比如,“爸爸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緊張,這個其實很正常,因為爸爸媽媽知道很多小朋友在要見到陌生人的時候,都會感到緊張的”

    只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日復一日地向孩子“展示”瞭如何應對“負面”情緒,在他們自身有“負面”情緒時得到了父母良好的迴應,他們才能形成健康的情緒管理能力和習慣。才會接納、共情、表達、認識、管理這些今後會不斷遇到的、也是我們的情緒家族裡不可或缺的“負面”情緒。

    END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幸福的名人名言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