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前一句是:春草明年綠。

    出自:唐 王維《山中送別》

    原詩:

    山中送別

    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釋義: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掩:關閉。柴扉:柴門。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裡指送別的友人。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

    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

    “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

    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讚美人有才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