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鐵鞋無覓處,喜歡答案就關注!
只能說目前我們是得先買著
高通5G專利收費標準:
根據高通的收費標準,手機廠商如果只使用高通的核心專利,高通要對單模5G手機收取其售價的2.275%,對多模5G手機收取3.25%;如果使用核心專利的同時還要使用標準專利,那高通要對單模手機收取4%,對多模5G手機收取5%。
解讀部分:
這裡指的是5G專利費用的收取,為智慧財產權付出的另外一部分費用,不是晶片費用
高通晶片的費用本身就很高昂,無論是雷軍還是劉作虎都曾發微博吐槽
尤其是高通驍龍8系晶片,價格500-600,而其他系列的芯片價格也不低,估計驍龍6系晶片也在300-400之間了。
用了高通晶片的手機要花費這麼多錢在手機上,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再按照售價付2.275%-5%,這些交給高通的錢,白花花的銀子是真不少。
收取的比例,是整部手機售價的百分比,非常重
假設一臺智慧機,只有5G網路晶片是用高通公司的,剩下手機零配件都和高通無關。但是高通的專利費是按整機來計算,也就是說,手機所有的零部件:螢幕、電池、外殼等高通都要拿走最高5%的專利。也就是說,其他無關的部件也要順帶被拿走最高5%,哪怕這些其他東西都是自研或者向其他廠商訂購,是不是很冤枉?
再看看我們國內手機的龐大銷量:
國際調研機構GFK送出的2017年資料顯示,去年國內智慧手機整體銷量中,華為穩坐第一的位置,其銷量達到了1.02億部,當然這個成績中包括旗下榮耀品牌。
緊隨其後的是OPPO,其去年銷量為7756萬部,而vivo則是7223萬部,蘋果和小米的去年銷量分別是5105萬部和5094萬部。
做一個簡單的加減法就可以得出,我們中國產手機的銷量達到了3.03億,所幸其中的華為手機部分採用麒麟晶片,但是依然改變不了使用高通晶片技術的手機數量達到上億量級。
銷量資料越大越說明我們在這上面吃的虧越多。
科普部分:
關於這項高通最新公佈的5G專利收費標準,裡面還提到了核心專利和標準專利,只使用前者的話收取的比例是比較低的,2.275%對比4%,3.25%對比5%,有著將近一半的差距,這是為什麼呢?
標準基礎專利就是在某個行業裡面,某個產品必須用到的專利技術,不能透過一些規避設計手段繞開
核心專利指的是製造某個技術領域的某種產品使用的技術所對應的專利,不使用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核心專利和標準專利的差異
就專利官司的優勢而言:
核心專利吊打外圍專利……
標準專利吊打核心專利……
如果用通俗的比方來形容專利,那就以燒菜作比方……
外圍專利:告訴你燒菜要放什麼牌子的鹽。
核心專利:告訴你燒菜要放多少鹽、什麼時候該放鹽。
標準專利:告訴你燒菜是需要放鹽的!
手機單模和多模
雙模:能適應2種網路模式. 就是說可以同時放聯通和移動的卡。
單模:只能適應一種網路模式,聯通或移動。
很明顯,兩種不同的網路制式,多模的技術比單模要難,價格自然也更貴,專利費收得更多。
重要資訊都解讀完了,聊一聊現狀
關於這筆專利費,比之前漲了,5G貴更多。根據高通公司此前公佈的資料顯示,對於在中國使用而銷售的裝置,高通中國標準必要專利(SEP)許可,3G裝置(包括3G|4G多模裝置)為裝置淨售價的65%的5%;對於包括3模LTE-TDD在內僅支援4G的裝置為裝置淨售價的65%的3.5%。
目前中國產手機中唯一可以避免高通專利的就是華為了,因為華為在5G領域也有一定的話語權,持有一部分技術專利。雖然沒有高通那麼強勢,但至少可以做到與高通實現專利交叉許可,進而免除這5%的專利費用。正好近年來華為手機銷量、價格都在增加,少了這麼一大比費用,對於華為手機而言肯定是一個利好,意味著在高階手機領域華為產品的價格將更有競爭力。
由於中國在通訊領域的技術發展起步較晚,基本專利都握在別人手裡,我們還是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雖然我們後來努力追趕,在4G技術的專利佔據一點點話語權,在5G技術方面,華為取得5G控制通道短碼標準,又獲得了更多一點的地位,但很明顯如果我們要想徹底擺脫被收取鉅額專利費的困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踏破鐵鞋無覓處,喜歡答案就關注!
只能說目前我們是得先買著
高通5G專利收費標準:
根據高通的收費標準,手機廠商如果只使用高通的核心專利,高通要對單模5G手機收取其售價的2.275%,對多模5G手機收取3.25%;如果使用核心專利的同時還要使用標準專利,那高通要對單模手機收取4%,對多模5G手機收取5%。
解讀部分:
這裡指的是5G專利費用的收取,為智慧財產權付出的另外一部分費用,不是晶片費用
高通晶片的費用本身就很高昂,無論是雷軍還是劉作虎都曾發微博吐槽
尤其是高通驍龍8系晶片,價格500-600,而其他系列的芯片價格也不低,估計驍龍6系晶片也在300-400之間了。
用了高通晶片的手機要花費這麼多錢在手機上,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再按照售價付2.275%-5%,這些交給高通的錢,白花花的銀子是真不少。
收取的比例,是整部手機售價的百分比,非常重
假設一臺智慧機,只有5G網路晶片是用高通公司的,剩下手機零配件都和高通無關。但是高通的專利費是按整機來計算,也就是說,手機所有的零部件:螢幕、電池、外殼等高通都要拿走最高5%的專利。也就是說,其他無關的部件也要順帶被拿走最高5%,哪怕這些其他東西都是自研或者向其他廠商訂購,是不是很冤枉?
再看看我們國內手機的龐大銷量:
國際調研機構GFK送出的2017年資料顯示,去年國內智慧手機整體銷量中,華為穩坐第一的位置,其銷量達到了1.02億部,當然這個成績中包括旗下榮耀品牌。
緊隨其後的是OPPO,其去年銷量為7756萬部,而vivo則是7223萬部,蘋果和小米的去年銷量分別是5105萬部和5094萬部。
做一個簡單的加減法就可以得出,我們中國產手機的銷量達到了3.03億,所幸其中的華為手機部分採用麒麟晶片,但是依然改變不了使用高通晶片技術的手機數量達到上億量級。
銷量資料越大越說明我們在這上面吃的虧越多。
科普部分:
關於這項高通最新公佈的5G專利收費標準,裡面還提到了核心專利和標準專利,只使用前者的話收取的比例是比較低的,2.275%對比4%,3.25%對比5%,有著將近一半的差距,這是為什麼呢?
標準基礎專利就是在某個行業裡面,某個產品必須用到的專利技術,不能透過一些規避設計手段繞開
核心專利指的是製造某個技術領域的某種產品使用的技術所對應的專利,不使用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核心專利和標準專利的差異
就專利官司的優勢而言:
核心專利吊打外圍專利……
標準專利吊打核心專利……
如果用通俗的比方來形容專利,那就以燒菜作比方……
外圍專利:告訴你燒菜要放什麼牌子的鹽。
核心專利:告訴你燒菜要放多少鹽、什麼時候該放鹽。
標準專利:告訴你燒菜是需要放鹽的!
手機單模和多模
雙模:能適應2種網路模式. 就是說可以同時放聯通和移動的卡。
單模:只能適應一種網路模式,聯通或移動。
很明顯,兩種不同的網路制式,多模的技術比單模要難,價格自然也更貴,專利費收得更多。
重要資訊都解讀完了,聊一聊現狀
關於這筆專利費,比之前漲了,5G貴更多。根據高通公司此前公佈的資料顯示,對於在中國使用而銷售的裝置,高通中國標準必要專利(SEP)許可,3G裝置(包括3G|4G多模裝置)為裝置淨售價的65%的5%;對於包括3模LTE-TDD在內僅支援4G的裝置為裝置淨售價的65%的3.5%。
目前中國產手機中唯一可以避免高通專利的就是華為了,因為華為在5G領域也有一定的話語權,持有一部分技術專利。雖然沒有高通那麼強勢,但至少可以做到與高通實現專利交叉許可,進而免除這5%的專利費用。正好近年來華為手機銷量、價格都在增加,少了這麼一大比費用,對於華為手機而言肯定是一個利好,意味著在高階手機領域華為產品的價格將更有競爭力。
由於中國在通訊領域的技術發展起步較晚,基本專利都握在別人手裡,我們還是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雖然我們後來努力追趕,在4G技術的專利佔據一點點話語權,在5G技術方面,華為取得5G控制通道短碼標準,又獲得了更多一點的地位,但很明顯如果我們要想徹底擺脫被收取鉅額專利費的困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