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9399414238

    物自體是假設,康德的先驗哲學是一定程度的“不可知論”。對於我們經驗之外的世界,因其不可知,才能夠為自由保留空間。否則按古典哲學形而上的邏輯論證方式,自由不存在!

    所謂“符合事實”,那麼必須是經驗可及範圍,是現象界的事物。

    “符合事實”的認識企圖,才是有可能的。因此物自體的提出就是要限定人類認識範圍,不要試圖超越經驗之外,不要衝破現象界。“符合事實”的認識必須以“事實”為前提,而衝破經驗的任何構想都是可以在物自體中安放。如自由、道德律、價值。

    簡單理解:世界分為兩部分(二元論),一部分為客觀的事實世界,一部分為主觀的價值世界。《純粹理性批判》中的”知識何以可能(先天綜合判斷)“解決的是“客觀世界如何被確定並認識”這一問題;物自體解決的是”自由有可能,道德律也就有可能,人的主觀價值體系也就有可能“這一問題。

    回到開頭的第一句,康德哲學是一定程度的“不可知論”。康德不是掉入了不可知論的陷阱,而是主動的投入不可知的懷抱。正是不可知,形而上學才有意義;正是不可知,人類的一切社會生活才有價值;正是不可知,所有可知的一切才有依存的基礎。

    古典哲學終結之後,有一種調侃,“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認識了也是沒有用的。”(你看,這就是把物自體拿掉之後的世界。)

    ———————————————————

    補充:康德哲學的一個偉大之處,在於對傳統形而上學的反思。傳統的形而上學之所以走進了死衚衕,就是因為人類的形而上學企圖超越經驗界限,走入不可知的物自體,通達世界及人的本源;這是形而上學的本能,然而在科學思想的衝擊下,傳統的形而上學的科學之路走不通。正如本題所言,物自體無事實基礎,所以只能是一種假設;傳統形而上學的科學化,面臨的問題就是,其所追尋的終極問題沒有科學的基礎(沒有經驗、超越了經驗),它如何科學化?

    傳統形而上學是一種思想上的推理,不是關於事實的認識。自康德起,傳統形而上學與科學被嚴格區分開,傳統形而上學經黑格爾的辯證化,走入古典哲學的終結。黑格爾將古典的邏輯和辯證法結合,引入運動變化的概念,而使所有的二元、多元區分界限模糊。古典哲學,自此確實無可為之地了,再如何創造、如何變換概念,都逃不出黑格爾的框架。此後,現代哲學的轉向開啟形而上學的學科化,採用結構主義的方法,在各領域裡進行實證研究,百科全書式的哲學體系就此絕跡。

    補充:本題提問不合理。

    第一、物自體是康德提出的,但實際上在經驗主義裡早就存在類似的觀點。休謨的懷疑論,其出發點就是對於人類認為的一切“可知世界”的懷疑;休謨懷疑,“人無法認識世界,因為所謂的因果鏈條可能只是人們臆想出來的。我們對世界的一切印象只是因為其時空中的某種相關性,而被我們誤解為規律,我們並不能有效地證明其普遍必然性。”休謨的懷疑才是不可知的起因;經驗主義強調,“經驗之外無知識”,而休謨懷疑經驗本身也不能帶來有效的知識。這一鄙視鏈是:唯理論——經驗主義——休謨。大家一層層否定,到了休謨就否定到,一切皆存疑。

    康德提出物自體的概念旨在消彌休謨懷疑。一方面,休謨懷疑論確實強大到無可反駁;康德所能解決的僅僅是經驗範圍內、現象界中的一切知識如何認識。另一方面,關於世界的超驗的一切以物自體擱置,為人類價值體系留有空間。

    關於理論理性的認識能力的先驗部分的所構建的先驗哲學體系。沒有這一先驗部分,康德與休謨的幾無區別。康德最大的貢獻在於——先驗範疇部分解決了休謨問題,同時也為之後的哲學指明瞭方向。康德將“人——世界”這一問題的人一側的相關問題(人的認識能力和方式)基本解決,而世界一側的問題(經驗之外)暫時擱置於物自體中。

    物自體的概念並未被吹捧。非哲學愛好者誰知道物自體。實際上,康德之後的謝林、費希特、黑格爾一直都在致力於消除物自體——將物自體、現象界的界限模糊化。此後的道路都是一元的傾向,追求絕對的客觀唯心化。二十世紀的哲學轉向,是在清理傳統形而上學的問題同時,在各自學科領域進行非本源問題的結構性探討。諸如物自體這一概念,恐怕早就沒有哲學家對其感興趣。

  • 2 # yrgpg26128

    “物自體”就是主體之外的客觀存在,這種客觀存在與現象有區別,它(物自體)由現象來表現,但又不是現象。在康德那裡現象是主體認識的物件和感性的基礎,物自體卻不能被認識,人的理性所認識的只是感性的抽象,並不是真正的存在(物自體)。用白話說:“物自體”就是現象背後的那個真實的客觀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期間,什麼時候串親戚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