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在2012年以前,其實很多影樓和攝影工作室,都是主流使用APS機身,然後主流使用類似於17-55mmF2.8這樣的鏡頭的了。
佳能17-55mm,這是一隻工作鏡頭,並非興趣鏡頭和家用鏡頭
關於你的具體問題,我具體解答一下:
一、問題是,2012年以後,影樓和攝影工作室,都升級到全畫幅機身了
如果你非要用一個APS機身,客戶會反彈的,客戶會有意見的了。
因此,升級到全畫幅機身之後,類似於17-55mmF2.8這樣的鏡頭,銷量就一落千丈了。
例如,騰龍,適馬,尼康,當初這樣規格的鏡頭,銷量很火爆。
但是,現在根本就賣不出去了。
在例如,富士APS微單,也有這樣的鏡頭,但是,大家會買嗎?
二、17-55mmF2.8這樣的鏡頭,拍攝人像究竟怎麼樣?
其實,17-55mmF2.8拍攝人像,和全畫幅搭配24-70mmF2.8基本上是一樣的效果。
當然,全畫幅的效果還是要稍好一些。
三、請問,24-70mmF2.8,拍攝人像究竟怎麼樣呢?
1,說白了,這只是一種工作。
2,24-70mm,真的只是一種工作。
3,24-70mm,拍攝的照片,質量很好,但是也僅此而已。
4,24-70mm,拍攝的照片,沒啥意思,沒啥特點。
5,24-70mm,價格昂貴,體型笨重。
6,說白了,對於非工作來說,純粹是個人興趣,24-70mmF2.8還不如50mmF1.8SMT。
50mmF1.8STM,不僅僅是便宜,更重要的是輕便,可以隨時隨地的攜帶。
而且,50mmF1.8SMT的焦外,也是很有特色的。
當然,50mmF1.8STM的焦外,有人覺得好,也有人覺得不好,但是,可以肯定是,50mmF1.8STM的焦外,比24-70有特色有個性。
四、如果純粹是興趣和家用,那麼,50mmF1.8或者其他便宜的昂貴的定焦鏡頭,反而更適合
例如,85mmF1.4。
例如,佳能全畫幅微單的F1.2鏡頭。
綜上所述,你要明白,無論17-55還是24-70mm,都是職業攝影師幹活的鏡頭,賺錢的工作,養家餬口而已。
如果你也是要養家餬口,那麼,17-55或者24-70mm,你喜歡不喜歡,都是要必備的了。
只是,如果你只是興趣,或者家用,那麼,17-55或者24-70mm,就並非必須了。如果預算充足,買一個也不是不可以。如果預算不足,或者不願意承受這樣的笨重,那就不要買了。
拍人像效果一般,如果要拍人像建議還是買個全幅機身吧!半幅虛化是要查很多的,半幅就玩玩50 1.8stm吧!
你好,在2012年以前,其實很多影樓和攝影工作室,都是主流使用APS機身,然後主流使用類似於17-55mmF2.8這樣的鏡頭的了。
佳能17-55mm,這是一隻工作鏡頭,並非興趣鏡頭和家用鏡頭
關於你的具體問題,我具體解答一下:
一、問題是,2012年以後,影樓和攝影工作室,都升級到全畫幅機身了
如果你非要用一個APS機身,客戶會反彈的,客戶會有意見的了。
因此,升級到全畫幅機身之後,類似於17-55mmF2.8這樣的鏡頭,銷量就一落千丈了。
例如,騰龍,適馬,尼康,當初這樣規格的鏡頭,銷量很火爆。
但是,現在根本就賣不出去了。
在例如,富士APS微單,也有這樣的鏡頭,但是,大家會買嗎?
二、17-55mmF2.8這樣的鏡頭,拍攝人像究竟怎麼樣?
其實,17-55mmF2.8拍攝人像,和全畫幅搭配24-70mmF2.8基本上是一樣的效果。
當然,全畫幅的效果還是要稍好一些。
三、請問,24-70mmF2.8,拍攝人像究竟怎麼樣呢?
1,說白了,這只是一種工作。
2,24-70mm,真的只是一種工作。
3,24-70mm,拍攝的照片,質量很好,但是也僅此而已。
4,24-70mm,拍攝的照片,沒啥意思,沒啥特點。
5,24-70mm,價格昂貴,體型笨重。
6,說白了,對於非工作來說,純粹是個人興趣,24-70mmF2.8還不如50mmF1.8SMT。
50mmF1.8STM,不僅僅是便宜,更重要的是輕便,可以隨時隨地的攜帶。
而且,50mmF1.8SMT的焦外,也是很有特色的。
當然,50mmF1.8STM的焦外,有人覺得好,也有人覺得不好,但是,可以肯定是,50mmF1.8STM的焦外,比24-70有特色有個性。
四、如果純粹是興趣和家用,那麼,50mmF1.8或者其他便宜的昂貴的定焦鏡頭,反而更適合
例如,85mmF1.4。
例如,佳能全畫幅微單的F1.2鏡頭。
綜上所述,你要明白,無論17-55還是24-70mm,都是職業攝影師幹活的鏡頭,賺錢的工作,養家餬口而已。
如果你也是要養家餬口,那麼,17-55或者24-70mm,你喜歡不喜歡,都是要必備的了。
只是,如果你只是興趣,或者家用,那麼,17-55或者24-70mm,就並非必須了。如果預算充足,買一個也不是不可以。如果預算不足,或者不願意承受這樣的笨重,那就不要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