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翼

    傳說就是傳說,哪兒有什麼真假。

    最早兩個人的原型應該是天上的星宿。

    《詩經小雅大東》裡就說了: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跋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翻譯一下,天上有條河,河水裡粼粼波光,那個忙碌的織女啊,每天來回七趟,雖然來回七趟,她也織不出美麗的紋樣。那個明亮的牽牛啊,他也不駕著車來回走。

    大概是最早的牛郎織女記載了,詩歌裡把牛郎星和織女星都人格化了,他們各忙各的,並沒有產生愛情。

    到了《古詩十九首》裡面,寫他們兩個人: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翻譯一下大概就是:

    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停地響個不停。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麼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痴痴凝望。

    這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就給人無數聯想了,我們愛編故事的老祖先肯定要把他們兩個編到一起啊。

    就跟西王母一樣,本來一個人好好的,東漢的人非要給他配一個東王父,讓他們配對去。

    這倆人隔著一條河,怎麼能產生愛情呢,所以到了南朝梁時候昭明太子在《洛神賦

    》做序的時候就說:“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基本上就是我們現在的故事了。

    差不多一個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上也說了:“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這個說得很詳細,只不過他們倆被迫分開,是因為織女結婚後光顧著享受愛情了,不再熱愛工作,天帝就把他們倆分開了。

    這個故事經過後世的的不斷再加工,就是我們現在的模樣了。

    至於為什麼是七月初七,可能跟凶日有關,這是另一個高深的話題了。簡單說一下就是古人認為單月月的數字和日的數字相重合就不吉利,所以一月初一(春節)、三月初三(上巳節,現在已經被清明節吞併了。)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十一月就不算了,超出十就無效了),都不是什麼好日子一定要搞出點動靜來。

    七月初七就跟牛郎織女的傳說湊在了一起。

  • 2 # 布衣藍衫2

    有,當然有原型,凡是傳說都有原型

    中國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有原型。而牛女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皖彼牽牛″的記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女為夫妻。

    首先看位置:

    這《詩經》中的大東的地理位置,據考在山東的淄博市和濟寧市一帶,而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上的織女洞和隔河相望的牛郎廟,與牛女傳說故事相吻合

    唐代所留下的織女洞、牛郎廟有一河之隔(沂河——源自魯山,注*:此魯山非河南的魯山),二者隔河相望,與天上的牽牛星——銀河——織女星遙相互應,而″沂河″與"銀河″有著奇妙的諧音,(在山東很多地方方言中的“沂″字是″銀″字發音)

    其次,其地村名、姓氏與傳說中的人物相關,牛郎廟不遠的村莊叫牛郎官村,村中姓孫的佔多數,這與牛郎(孫守義)恰恰同姓,其村裡的人以牛郎後人而自居,至今沿襲種桑養蠶、織布、取雙七水等習俗

    再者,據林一葦考證:七夕節在沂源一帶從公元206年的漢代開始

    當然,在牛女傳說的起源地,有楚地、河南魯山、甘肅等許多爭議,但我個人傾向於在山東沂源

    至於傳說中的人物原型,雖無法考證,但不可否認的是牛郎是一個貧困的屌絲,織女是個大戶人家的女兒,牛女一見鍾情而私奔於大賢山下耕織……但最終被織女父母的世俗門戶之見而拆散…………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瑩

    天街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鵲橋仙.纖雲弄巧》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蘋果手機出雙卡雙待,你們會買嗎?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