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夀世春秋
-
2 # 小克大夫
幽門螺桿菌是存活在於胃幽門部的一種厭氧桿菌,它不是胃癌的直接致病因素,但它是胃炎、胃潰瘍的直接致病因素。
胃癌也不是獨立發生的,它是由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未能及時治癒,並在很多因素(如飲食、膽汁返流、幽門螺旋桿菌等)長期刺激,加重演變而形成的。所以說預防胃癌發生,現要儘早發現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極積治療才是正確的。針對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替硝唑、克拉黴素等。
-
3 # 漣192921178
引起胃病的幽門螺桿菌和胃癌有一定的關係,但沒有必然性。幽門螺桿菌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常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內。它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胃病的主要致病菌。雖然,現在有些研究,幽門螺桿菌檢出率高的地區,胃癌發病率也高,但胃癌的病程較長、致癌因素較多,幽門螺桿菌陽性也只是胃癌發病環節中一點點因素,所以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不要太緊張。當然儘早及時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是可以有效降低胃癌風險的。
-
4 # 暖胃大叔田豔濤醫生
目前多數研究支援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和胃癌的發生相關。而幽門螺桿菌感染使胃癌患病風險增加多少倍?不同文獻報道資料不一致,有些研究認為可以增加2-4倍。而根除幽門螺桿菌後,胃癌的發生會延遲4.5年,並且複發率降低。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這是腸型胃癌發生的重要起始事件,慢性淺表性胃炎逐漸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再進一步進展,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最終演變為胃癌。幽門螺桿菌也與其他多數良性胃部疾病有關。
趙君,胡沛臻等人2016年發表在《實用癌症雜誌》的文章“胃癌發生發展及預後與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分析及幽門螺桿菌篩查的臨床意義”發現癌旁組織幽門螺桿菌相對感染量和胃癌組織幽門螺桿菌相對感染量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胃癌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與幽門螺桿菌相對感染率呈負相關,幽門螺桿菌相對感染率越高,則胃癌患者生存率越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年齡、浸潤程度、淋巴結轉移、TNM分期以及幽門螺桿菌相對感染量與胃癌患者的預後呈正相關。他們得出結論: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胃癌的發生發展及預後,臨床上對幽門螺桿菌篩查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幽門螺桿菌不僅參與了胃癌的發生,還有研究支援其與胃癌患者預後也有關係。篩查幽門螺桿菌是有意義的舉措。
參考:趙君,胡沛臻.胃癌發生發展及預後與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分析及幽門螺桿菌篩查的臨床意義[J].實用癌症雜誌,2016,31(5):743-746
-
5 # 劉永毅醫生
幽門螺旋桿菌(HP)早在24年前,1994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一級致癌物!
它是怎樣使人患胃病的呢?1、胃內環境是酸性環境,其PH值為1-2左右,而幽門螺旋桿菌分泌一酵素,這種物質可以使胃內的酸性環境減弱,甚至趨中性,有利於幽門螺旋桿菌繁殖!胃酸減弱,消化不好,腹脹,燒心等等。
2、幽門螺旋桿菌貼伏於胃粘膜層,向胃壁深層進發,這就有了孔,破損,那麼胃酸消化液使這個孔繼續破壞,擴大,反覆損傷,這就成了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胃炎、胃潰瘍、胃癌之間關係是什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100%有胃炎,20%可以致潰瘍,1%的人可以發展至胃癌!
當胃炎發展至萎縮性胃炎時,併合並有HP感染,則每年查一次胃鏡。這個時候治療還可以逆轉的,如果胃粘膜發展至腸上皮化生,則不可逆轉了!
-
6 # 醫者仁心51919劉學武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有直接關糸。
十有八九的早期胃癌病人同時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年輕的胃癌病人則更為密切。從腫瘤的發生部位來說,賁門部癌與幽門螺桿菌無關。
對早期胃癌病人研究發現,90%的早期胃癌病人同時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年輕胃癌病人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更為密切,從胃癌的發生部位來說,賁門部位與幽門螺桿菌無明顯關係。胃癌病人血清幽門螺桿菌抗體滴度高,與胃癌發生呈量-效關係。Hp含GagA基因的可生產毒素,與胃癌關係密切。
胃癌的發生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從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需經歷20餘年之久,而幽門螺桿菌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萎縮性胃炎病人幽門螺桿菌的陽性率高於非萎縮性胃炎者,而萎縮性胃炎的範圍擴大與此有關。腸化生的病人也如此。幽門螺桿菌陽性者輕、中、重度異型增生率明顯高於陰性者。
胃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引起的、長期的過程,幽門螺桿菌在癌變的起始階段起作用。引起胃癌的機制的理論很多,可能與慢性胃炎炎症刺激上皮細胞增生活躍有關;及其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胃酸分泌減少,pH升高,促進細菌生長,N-亞硝基類物合成增加,促進細胞凋亡,染色體突變,等等,最終引致癌變。總之HP與胃癌有直接關係,一定要引起重,必須殺滅Hp,尤其有癌前病變者或有胃ca家族史者。
回覆列表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生當然有關。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厭氧菌,它生存於人體胃幽門部位,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世界上有多半人口受到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而有的地方几乎90%的人都曾感染過它。曾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胃癌的第一類致癌物。雖然世界上感染它的人很多,但最終發展為胃癌者僅約佔感染人群的1%。胃癌的發生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包括遺傳因素、感染因素、環境因素等,只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不足以引起胃癌,需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幽門螺桿菌感染後首先引起淺表性胃炎,胃潰瘍,進一步發展為萎縮性胃炎,再進一步發展才會引起胃癌。幽門螺桿菌主要是經口腔進入人體,因此要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換牙刷來預防該菌感染,在一些水源中也曾發現它的存在,因此生活中儘量別喝生水。一旦發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進行根治的人群有:有胃癌家族史者,有消化性潰瘍者,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縮或糜爛,不典型增生者,胃食管反流者,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者。所以,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促發因素,不是直接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