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說攝影

    單反相機拍風景時取景框裡看到的和實際拍攝的不一樣。這種不一樣,並不只出現在拍風景中,拍人像、拍人文也都會有這樣的現像。為什麼呢?這是由單反相機鏡頭的特性和相機的結構造成的,下面就和題主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單反相機的主要作用是解決了像差的問題

    單反相機之所以叫作這個名稱,是因為這種相機是攝影和取鏡都採用一個鏡頭,相機內部有一套由反光板和五稜鏡組成的光學取景系統,透過這個系統把鏡頭攝取的影像反射到取景器裡,進行取景,然後拍攝。在單反相機出現之前,相機的取景和攝影都是分開的兩個裝置。取景有一個專門的取景器或取景鏡頭,攝影時先透過取景器或取景鏡頭取景,按下快門時,攝影鏡頭的快門開啟,攝取影像。採用這種取景方式的相機主要有老式的框式取景相機,120雙鏡頭相機、135旁軸取景相機等。

    (120雙鏡頭相機,上面這個鏡頭就是用來取景的。)

    (長得有點像油燈的“幸福”三兄弟,他們頭頂上的方框可不是為了照亮的,這個也是取景器。)

    (老相機上的框式取景器)

    (這樣的取景器在老相機中已經是比較高階的了)

    (135相機的旁軸取景器,又叫直視取景器)

    透過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在老式相機中,取景和攝影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系統,取景所看到的影像和最終拍攝的影像存有一定的差別,俗稱“像差”。為了解決像差問題,上個世紀30年代中期,一種攝影和取景使用同一個鏡頭、無像差的相機問世,這種相機就是我們今天所普遍使用的單反相機。單反相機問世以後,因為使用一個鏡頭取景拍照,所拍的畫面與取景完全相同,解決了像差問題,因此,深受攝影師的歡迎,尤其是專業的攝影記者對這種相機倍加青睞。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外相機產品進入中國,單反相機開始逐步流行。以至到今天,單反相機成為攝影的主力軍。許多人對單反已經到了迷信的程度。要想攝影,唯有單反,非單反不買,非單反不用。他們之所以對單反如此情有獨衷,主要就是看中單反相機透過攝影鏡頭最景,所見即所得。

    單反相機沒有像差,但卻存在視差

    其實單反相機透過鏡頭取景,理論上講是所見即所得,沒有像差。但實際卻存在著視差,這種視差的存在,也就造成了取景器裡所看到的影像與實際拍出的照片在影調上不完全相同。

    單反相機取景時,是透過鏡頭將影像投射到反光板上,然後再折射到取景器裡,進行取景。為了保證取景器有足夠的亮度,鏡頭在取景時需處於最大光圈狀態,而不是處在我們攝影時所設定的光圈狀態。如果取景不處於最大光圈,而處於設定的光圈,光圈如果被設定得很小,取景器裡就會亮度很低,甚至看不到影像。比如,當我們把光圈設定到F11以上時,取景器裡的亮度就會很暗。但為什麼在這個光圈下,拍出的照片卻有足夠的亮度呢,因為照片的曝光還有光圈和感光度的配合,而取景是沒有快門和感光度的配合的。因此,取景時就要將光圈開到最大,在拍攝的一瞬間,相機和鏡頭透過連動杆,推動光圈到達設定好的光圈值。現代的數碼相機則是透過電子觸點,由相機電腦對光圈進行控制。

    (老式鏡頭的光圈撥杆)

    (現代鏡頭和相機之間的電子觸點,可以對鏡頭的對焦和光圈進行控制。)

    我們在使用單反相機攝影時,在取景器裡看到的影像,只是鏡頭處於最大光圈時的效果,其亮度、對比度和景深與拍攝出的實際照片都有所不同。所以,相機上都有一個景深預覽按鈕,按下這個按鈕,可以在拍攝前觀察到光圈的景深範圍。但照片的實際亮度、對比度還是無法觀察到的。

    在買鏡頭時,一再強調光圈越大越好。這種越好,除了鏡頭光圈越大,成像品質越好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大光圈鏡頭裝在單反上,取景器裡會比小光圈鏡頭更加明亮。

    總結:

    上面所說的這種視差現像,也就是造成取景器裡看到的和實際拍攝的效果不一樣的主要原因。

    理論上講,真正能夠做到所見即所得,無像差、無視差的相機,應該是現在開始流行的微單相機。微單相機的電子取景器可以實時地顯示相機的拍攝效果,照片的亮度、對比度、景深、曝光量等等,在拍攝之前都可以在取景器中一攬無餘。

    當然,也不是因為這個問題就要求題主換相機。單反相機本身所具有的智慧自動曝光系統還是非常先進的,我們只要使用自動曝光就不用太多地擔心曝光問題,也不用擔心最後的照片與實際相差太大。這種差別,可以在後期的圖片處理時在電腦裡進行調整。但是,如果在單反相機上使用M檔手動曝光,可能就不那麼方便了,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攝影技術和經驗才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睛下皮腫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