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老年保健雜誌

    隨著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人們的戶外活動明顯減少,接受Sunny照射的機會少,很多人包括年輕人出現手腳冰涼、怕冷,同時也容易出現肢體乏力、氣短、容易疲勞、食量小且消化吸收差、喜靜少動、性慾減退等症狀,出現“體寒”表現。從中醫角度講,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是體內陽氣虛弱,不能溫煦機體並鼓舞推動臟器正常生理活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本身機能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這時候就需要給自己的身體加“一把火”,溫補陽氣,恢復機體的原動力,讓身體重新充滿活力!

    氣海穴的養生功用

    氣海穴是中醫針灸學中溫補陽氣的重要穴位之一,前人素有“氣海一穴暖全身”之讚譽。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指出:“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治髒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皆灸之。……氣海者,蓋人之元氣所生也。故柳公度曰:吾養生無它術,但不使元氣佐喜怒,使氣海常溫爾。……予舊多病,常苦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意思就是說,氣海是人體陽氣(真氣)之海,也是陽氣化生的地方,可以透過其治療各種臟器功能衰退、陽氣不足的病症。《針灸資生經》又指出:“氣海者,元氣之海也。人以元氣為本,元氣不傷,雖疾不害,一傷元氣,無疾而死。宜頻灸此穴,以壯元陽。若必待疾作而後灸,恐失之晚安。”即是說元氣(又稱元陽、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溫灸氣海穴具有溫壯元陽的作用,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最好在疾病發作之前進行。

    柳公度是唐代人,善於養生,與兵部尚書柳公綽、大書法家柳公權是堂兄弟。《舊唐書》雲:“公度善攝生,年八十餘,步履輕便。”是說他年至80餘歲仍身強體健、步履輕便,他的養生之術有兩條,一個是心氣平和;另一個就是“使氣海常溫”,也就是經常溫灸氣海穴。

    溫灸氣海穴的好處

    溫灸是指艾條溫灸法,又稱艾灸療法,是一種純天然、綠色療法,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自從遠古舊石器時代人類發現和使用火以後就有了艾灸療法的萌芽。艾灸療法就是將艾草的葉片搗成艾絨後,製作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後直接或間接燻灼人體特定穴位、部位以治療疾病。

    中國古代的醫學先賢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了艾草這一神奇的藥草。艾草本身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安胎的作用,其性走竄、善通行經絡,而艾葉搗碎做成艾絨以後,燃燒的火力溫和、持久、深透,這樣藥借火勢、火隨藥力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溫陽、散寒、祛溼、活血、通經等作用,尤其是溫補陽氣方面,效果絕佳,是中醫溫補陽氣的最佳方法。

    宋太醫竇材在其著作《扁鵲心書》中就明確記載:“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艾灼即艾灸,明確指出了艾灸是溫補陽氣的第一方法。

    綜上,如果您出現了“體寒”的一些表現,應儘快溫灸氣海穴。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 2 # 張庫41

    用艾灸條艾灸肚齊眼中醫稱神厥穴位,神厥穴能五臟六腑,由其三焦經脈最重要,經常用艾灸條艾灸肚齊眼裡加鮮江切片在片上扎幾各眼放到肚齊眼裡在艾灸,中醫叫溫灸,江是散寒的,艾灸功能溫經散寒疏通經脈疏通和三焦經脈氣血等等在艾灸命門穴是五臟六腑的總動力,艾灸命門能溫補六腑和三焦之陽,而達到滋潤五臟之陰等等,

  • 3 # 乾坤正法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並不知道答案,因為我本身就有這個問題。中醫讓我自己在家先艾灸中脘、氣海、足三里,之後再灸別的地方。但是平日裡我自己堅持按摩百會、玉枕、角孫、風池、大椎、三陰交、湧泉、太溪、太沖、承山、外關等等。神闕、天樞、關元、命門、腎俞等暫時還沒按,得遵醫囑再說。

  • 4 # 了緣3366

    溫陽就要掌握五輸穴裡面的火穴,然後也並不是火穴灸一定溫補,有時候會上火,比如你心火旺,就不要灸少府穴了,水克火就要灸腎經母穴復溜穴,如果心陽虛容易擔驚受怕就一定要灸少府穴了。

    再比如吃油炸的,立馬嘴巴痛,咽喉痛,這就是胃火旺,就灸內庭和行間,立馬止痛!

    冬天容易尿頻,你用隨身灸一個,放在膀胱幕穴中級穴,立馬奇效!

    溫陽大穴命門,身柱,關元等,但是很多人灸了就上火,所以一定要學會辯證,依通為補,而不是硬來,比如你有腎結石,不要灸命門了,改湧泉,復溜。

    艾灸應用就是一個寶,無價之寶,知艾者福,善艾者壽!

    最後備註下,艾灸和針是不一樣的,不要完全用針灸的理念去用艾,艾灸時候燙與不燙,用心安靜與否都影響療效,灸完還要注意收尾瀉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我想大聲對你說是那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