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8021938244

    人體的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構成體內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稱為內環境.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內環境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是保持相對穩定的,稱為內環境的穩態。這種內環境的穩態不是固定不變的靜止狀態,而是處於動態平衡狀態。表現為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只在很小的範圍發生變動,例如體溫維持在37℃左右,血漿ph維持在7.4左右等。內環境的穩態是細胞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條件,也是機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內環境穩態失衡可導致疾病。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有賴於各器官,尤其是內臟器官功能狀態的穩定、機體各種調節機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紐帶作用。

    1.影響內環境理化性質的因素:ph,滲透壓,溫度等

    2.正常人血液的ph為7.35~7.45,過高或過低超過0.4個單位就會出現鹼中毒或酸中毒

    正常人的體溫為37.5℃,臨床觀察表明:p.14

    正常人血漿的滲透壓在37℃時約為770kpa,相當於生理鹽水的滲透壓

    3.調節血液ph處於正常範圍的方式:緩衝物質(對)的緩衝作用

    緩衝物質:弱酸-強鹼鹽,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1)代償性調節反應:內環境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機體自動調節組織和器官的活動,併產生一些反應,來減小這種變化.

    (2)神經—體液調節

    歸納: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透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

    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穩態遭到破壞時,就會引起細胞新陳代謝紊亂,並導致疾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技術理想的情況下,如果把一個人一天所需營養的成分製成一粒膠囊攝入,這個人還會感覺飢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