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殘奧會射箭比賽的運動員,一般是脊髓損傷、腦癱和肢體殘疾的殘疾人士。殘奧會射箭專案根據運動員上下肢和軀幹的功能進行分級,立姿組稱為ARST級;坐姿組為ARW1級和ARW2級。
比賽專案只設70米靶,分為立姿和坐姿兩個組別,包括個人賽和團體賽。男、女團體賽每隊允許3名運動員參加,其中必須包括1名坐姿運動員。 殘奧會是為不同程度殘疾人舉行的競技體育賽事。殘奧會重視的是運動員的參與,而非他們的殘疾。
殘奧會源於殘疾人體育運動,殘疾人體育運動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歐洲戰場上致殘計程車兵自發組織起來進行康復活動,這便是現代殘疾人體育運動發展的雛形。
1948年,英國一個國立脊髓損傷中心舉辦了殘疾人體育比賽,當時只有16名坐在輪椅上的傷殘士兵參加。此後,該運動會每年舉行一次,並逐步擴大到其他國家。
從1952年起,殘疾人體育比賽成為國際性體育活動。1960年,第1屆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羅馬舉行。1976年,蒙特利爾殘奧會上,又增加了其他的殘疾群體及專案。
射箭在第1屆殘奧會上就被確定為正式比賽專案。中國運動員在此專案上有突出表現。在
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中國選手王燕紅奪得了殘奧會上射箭專案的首枚金牌,並打破了由波蘭選手創造的70米雙輪的世界記錄,殘奧會射箭賽場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奏響中國國歌。 專案設定
男子複合弓坐姿1級、男子反曲弓坐姿1級/2級、男子反曲弓站姿、男子複合弓公開級、女子反曲弓坐姿1級/2級、女子反曲弓站姿、女子複合弓公開級;團體比賽專案:男子反曲弓公開級、女子反曲弓公開級,共9個專案。複合弓專案被第一次列入殘奧會。 比賽場地
殘奧會射箭比賽場地要求平整,長至少120米,寬度可以根據比賽的規模而定。殘奧會排名賽設22個箭靶,寬度應該在150米左右。輪賽時,所有運動員應該在一個場地上比賽,男、女比賽場地的間隔至少10米。比賽場地附近要有一個與賽場同方向的訓練場地,訓練場地要根據比賽的需要放置不同距離的靶。奧運會訓練場地的靶位數至少要有22個,同時還應提供一定數量的10米撒放靶。
殘奧會射箭比賽要求比賽場地必須具備可供輪椅運動員自行入場的通道和候射區、起射線等必要設施。每名選手至少有方圓1.3米的活動空間,個人賽的箭道寬度至少為2.6米,團體賽的箭道寬度至少為3.9米。
射箭場地上應設定紅、綠、黃三種顏色的訊號燈,同時還有倒計時的數字鐘。這種裝置的正式名稱為“計時器訊號燈”,簡稱“計時器”或“訊號燈”。根據比賽賽制和比賽階段的需要,計時器或放在賽場的兩邊,或放在運動員的前面。 規則要點
射箭比賽的勝負是以運動員射中箭靶目標的環數計算的,命中箭靶越靠近中心,得的環數越高。射箭運動員瞄準目標時,用執弓臂握住弓,再用拉弦手向後拉弓弦,直到滿弓點,注視瞄準具,然後射靶。射箭運動要求運動員擁有強壯的胳膊、銳利的雙眼和鋼鐵般的意志。
部分特殊規定:
(1)輪椅射手可以停留在起射線上穩定發射。
(2)比賽時,坐姿組運動員的輪椅的四個輪子要分跨在起射線上(一邊兩個輪子);立姿運動員要求兩腳分跨起射線,後腳不得觸線,但允許兩腳同時踏線。
(3)運動員射完每組3支(或6支)箭後,立姿運動員應立即攜帶器械退到限制線後,輪椅運動員可以在起射線上等候下一組的發射。
(4)坐姿組運動員腳不得接觸地面。
(5)運動員在發射時,持弓臂不可以支撐輪椅的任何部位,扶手要求拆除。
(6)輪椅運動員可以使用厚度不超過15釐米的坐墊,外加一塊厚度不超過13毫米的支撐板;可以使用厚度不超過5釐米的靠背墊。
參賽分級
參加殘奧會射箭比賽的運動員要根據肌力測試結果進行分級。最低參賽標準為上肢肌力喪失25分,或軀體肌力喪失20分,或下肢肌力喪失15分,或整體肌力喪失總分達25分。
(1)ARW1級:四肢癱、三肢癱及嚴重的截癱並伴有其他肢體殘疾的重殘運動員參加的級別。肌力喪失達30~40分。
(2)ARW2級:上肢功能正常,嚴重截癱及雙下肢功能障礙,包括雙膝下截肢的運動員參加的級別。
(3)ARST級:下肢損傷,可以站立並長距離行走(包括使用假肢)的運動員參加的級別。最低參賽標準為單下肢肌力喪失達10分,或雙下肢肌力喪失達15分,或整體肌力喪失總分達25分;雙下肢殘缺相差7釐米。
參加殘奧會射箭比賽的運動員,一般是脊髓損傷、腦癱和肢體殘疾的殘疾人士。殘奧會射箭專案根據運動員上下肢和軀幹的功能進行分級,立姿組稱為ARST級;坐姿組為ARW1級和ARW2級。
比賽專案只設70米靶,分為立姿和坐姿兩個組別,包括個人賽和團體賽。男、女團體賽每隊允許3名運動員參加,其中必須包括1名坐姿運動員。 殘奧會是為不同程度殘疾人舉行的競技體育賽事。殘奧會重視的是運動員的參與,而非他們的殘疾。
殘奧會源於殘疾人體育運動,殘疾人體育運動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歐洲戰場上致殘計程車兵自發組織起來進行康復活動,這便是現代殘疾人體育運動發展的雛形。
1948年,英國一個國立脊髓損傷中心舉辦了殘疾人體育比賽,當時只有16名坐在輪椅上的傷殘士兵參加。此後,該運動會每年舉行一次,並逐步擴大到其他國家。
從1952年起,殘疾人體育比賽成為國際性體育活動。1960年,第1屆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羅馬舉行。1976年,蒙特利爾殘奧會上,又增加了其他的殘疾群體及專案。
射箭在第1屆殘奧會上就被確定為正式比賽專案。中國運動員在此專案上有突出表現。在
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中國選手王燕紅奪得了殘奧會上射箭專案的首枚金牌,並打破了由波蘭選手創造的70米雙輪的世界記錄,殘奧會射箭賽場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奏響中國國歌。 專案設定
男子複合弓坐姿1級、男子反曲弓坐姿1級/2級、男子反曲弓站姿、男子複合弓公開級、女子反曲弓坐姿1級/2級、女子反曲弓站姿、女子複合弓公開級;團體比賽專案:男子反曲弓公開級、女子反曲弓公開級,共9個專案。複合弓專案被第一次列入殘奧會。 比賽場地
殘奧會射箭比賽場地要求平整,長至少120米,寬度可以根據比賽的規模而定。殘奧會排名賽設22個箭靶,寬度應該在150米左右。輪賽時,所有運動員應該在一個場地上比賽,男、女比賽場地的間隔至少10米。比賽場地附近要有一個與賽場同方向的訓練場地,訓練場地要根據比賽的需要放置不同距離的靶。奧運會訓練場地的靶位數至少要有22個,同時還應提供一定數量的10米撒放靶。
殘奧會射箭比賽要求比賽場地必須具備可供輪椅運動員自行入場的通道和候射區、起射線等必要設施。每名選手至少有方圓1.3米的活動空間,個人賽的箭道寬度至少為2.6米,團體賽的箭道寬度至少為3.9米。
射箭場地上應設定紅、綠、黃三種顏色的訊號燈,同時還有倒計時的數字鐘。這種裝置的正式名稱為“計時器訊號燈”,簡稱“計時器”或“訊號燈”。根據比賽賽制和比賽階段的需要,計時器或放在賽場的兩邊,或放在運動員的前面。 規則要點
射箭比賽的勝負是以運動員射中箭靶目標的環數計算的,命中箭靶越靠近中心,得的環數越高。射箭運動員瞄準目標時,用執弓臂握住弓,再用拉弦手向後拉弓弦,直到滿弓點,注視瞄準具,然後射靶。射箭運動要求運動員擁有強壯的胳膊、銳利的雙眼和鋼鐵般的意志。
部分特殊規定:
(1)輪椅射手可以停留在起射線上穩定發射。
(2)比賽時,坐姿組運動員的輪椅的四個輪子要分跨在起射線上(一邊兩個輪子);立姿運動員要求兩腳分跨起射線,後腳不得觸線,但允許兩腳同時踏線。
(3)運動員射完每組3支(或6支)箭後,立姿運動員應立即攜帶器械退到限制線後,輪椅運動員可以在起射線上等候下一組的發射。
(4)坐姿組運動員腳不得接觸地面。
(5)運動員在發射時,持弓臂不可以支撐輪椅的任何部位,扶手要求拆除。
(6)輪椅運動員可以使用厚度不超過15釐米的坐墊,外加一塊厚度不超過13毫米的支撐板;可以使用厚度不超過5釐米的靠背墊。
參賽分級
參加殘奧會射箭比賽的運動員要根據肌力測試結果進行分級。最低參賽標準為上肢肌力喪失25分,或軀體肌力喪失20分,或下肢肌力喪失15分,或整體肌力喪失總分達25分。
(1)ARW1級:四肢癱、三肢癱及嚴重的截癱並伴有其他肢體殘疾的重殘運動員參加的級別。肌力喪失達30~40分。
(2)ARW2級:上肢功能正常,嚴重截癱及雙下肢功能障礙,包括雙膝下截肢的運動員參加的級別。
(3)ARST級:下肢損傷,可以站立並長距離行走(包括使用假肢)的運動員參加的級別。最低參賽標準為單下肢肌力喪失達10分,或雙下肢肌力喪失達15分,或整體肌力喪失總分達25分;雙下肢殘缺相差7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