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統兵出征齊國。此時楚軍已駐軍於淮南,準備奪取齊國淮北之地;秦與趙、韓、魏也各派一名大將軍率軍向齊國進發。齊泯王開始並未料到燕國會聯合諸國攻齊,及至發覺燕軍已攻入齊國時才倉促應戰。齊泯王盡起全國之兵,度過濟水,西進拒敵。齊軍因連年征戰,士氣低落,加之其民望對作戰不利計程車兵以挖祖墳、斬首級等殘忍手段相威脅,更使齊兵寒心。聯軍發起進攻,齊軍一觸即潰,連連敗北。齊軍主力被殲後,齊泯王率殘部狼狽逃竄,退回國都臨淄。昭王聞訊十分高興,親至濟西戰場勞軍,後犒將士,封樂毅為昌國君。

    樂毅厚賞秦、韓兩國軍隊後遣其歸國;然後命趙軍進攻河間,命魏軍轉向東南收取昔日宋國之地;自率燕軍直搗齊都。燕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一氣攻佔了臨淄。齊愍王被迫出逃,輾轉之莒(今山東莒縣)地固守,後被楚將淖齒所殺。樂毅志在滅齊,在佔領臨淄後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和擴大戰果的措施:為了安撫齊民,樂毅在報請昭王同意後著力整飭軍紀,嚴禁燕軍擄掠百姓。針對齊泯王的暴戾,樂毅宣佈寬減齊民的賦稅,廢除苛法,恢復齊威王時代的一些合理法令。在臨淄郊外隆重祭祀齊桓公和管仲,把100多個燕國的爵位賞賜給歸順的齊人,又在齊國分封了20多個享有燕國封邑的封君,籠絡了齊國的統治階級,基本穩定了對齊國的佔領,齊國上下都願歸順燕國。在軍事上樂毅分兵5路繼續攻佔全國各地。於是燕軍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接連攻奪齊國70餘城,均闢為郡縣,僅剩下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南)兩城未被攻下。

    此時燕軍攻打莒城遲遲不下,於是到即墨城下來試試運氣。恰巧此時即墨城守將在戰鬥中受傷死了,即墨城裡有一個齊王的遠房親戚叫做田單,是帶過兵的。城內百姓覺得田單有統帥的才能,於是推舉他擔任將軍。田單很受軍民愛戴,在樂毅進攻下堅守了兩年。躲在盾牌後面的人是永遠無法擊敗對手的,相反被擊敗的威脅則是時刻存在的,如果不出變故,田單的最終命運是為樂毅所俘虜。然而歷史就是由無數必然和偶然共同構成的,變故到底還是出現了。

    燕昭王之子燕惠王繼位後對樂毅並不信任,恰巧這時傳出樂毅想做齊王的謠言,於是燕惠王就派大將騎劫到齊國去代替了樂毅。將士們對此很不服氣,可大夥兒敢怒而不敢言。騎劫下令圍攻即墨,圍了好幾層。可是城裡的田單,早已把決戰的步驟準備好了。隔了不多天燕國兵將聽到附近老百姓在談論。有的說:“以前樂將軍太好了,抓了俘虜還好好對待,城裡人當然用不到怕。要是燕華人把俘虜的鼻子都削去,齊華人還敢打仗嗎?”有的說:“我的祖宗的墳都在城外,要是燕國軍隊真的創起墳來,可怎麼辦呢?”這些議論傳到騎劫耳朵裡。騎劫就真的把齊國俘虜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齊國城外的墳都刨了。

    即墨城裡的人聽說燕國的軍隊這樣虐待俘虜,全都氣憤極了。他們還在城頭上瞧見燕國的兵士刨他們的祖墳,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求,要跟燕華人拼個死活。田單還打發幾個人裝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給騎劫送去金銀財寶,說:“城裡的糧食已經完了,不出幾天就要投降。貴國大軍進城的時候,請將軍保全我們的家小。”騎劫高興地接受了財物,滿口答應。這樣一來,燕軍淨等著即墨人投降,認為用不到再打仗了。田單挑選了一千多頭牛,把它們打扮起來。牛身上披著一塊被子,上面畫著大紅大綠、希奇古怪的花樣。牛角上捆著兩把尖刀,尾巴上繫著一捆浸透了油的葦束。

    一天午夜田單下令鑿開十幾處城牆,把牛隊趕到城外,在牛尾巴上點上了火。牛尾巴一燒著,一千多頭牛被燒得牛性子發作起來,朝著燕軍兵營方向猛衝過去。齊軍的五千名“敢死隊”拿著大刀長矛,緊跟著牛隊,衝殺上去。城裡,無數的老百姓都一起來到城頭,拿著銅壺、銅盆,狠命地敲打起來。一時間,一陣震天動地的吶喊聲夾雜著鼓聲、銅器聲,驚醒了燕華人的睡夢。大夥兒睡眼蒙朧,只見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腦袋上長著刀的怪獸,已經衝過來了。許多士兵嚇得腿都軟了,哪兒還想抵抗呢?別說那一千多頭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隊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國軍隊自己亂竄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計其數。燕將騎劫坐著戰車,想殺出一條活路,哪兒衝得出去,結果被齊兵圍住,丟了性命。齊軍乘勝反攻。整個齊國都轟動起來了,那些被燕國佔領地方的將士百姓,都紛紛起兵,殺了燕國的守將,迎接田單。田單的軍隊打到哪兒,哪兒的百姓群起響應。不到幾個月工夫就收復了被燕國和秦、趙、韓、魏四國佔領的七十多座城。

    當初五國伐齊之初在位的齊湣王以被楚國將領淖齒剝皮抽筋後吊死。莒城的齊國大夫立齊湣王之子為新王,就是齊襄王。田單把齊襄王從莒城迎回臨淄,齊國這才從幾乎亡國的境地中恢復過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讓老公別喝酒,喝酒傷肝,老公說那你別化妝,化妝傷面板,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