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坤鵬論

    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形成一個理財意識,要知道這個概念之後才能夠去深入的瞭解與實施。理財的理念必須要深入人心,就像人們經常所說的,腦子裡得有這根弦,才能夠去注意到這方面,剋制自己努力的達成。理財意識是一個孩子學會理財的基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理財是什麼以及理財的重要性,可能她們不會很懂,但父母不斷重複和強調對於孩子將來理財會有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是有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對於孩子而言,用錢一定是要有節制的,不能聽之任之,完全的聽從於孩子的想法。比如現在許多父母帶著孩子游玩,孩子看好哪樣東西,只要一哭,抱著物品不放,死纏爛打,父母就會受不了,給予買單。這樣一來有可能給孩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甚至是危害一生。因為孩子想要的東西都能夠輕易得到的話,他們就會不去珍惜,並且一旦她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的話,就會形成依賴,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而不去努力奮鬥,形成了一個畸形的消費觀。

    再就是讓孩子親身去體驗,透過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錢財。有一個朋友,她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是這樣,如果孩子想要買什麼的話,得先透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取相應的報酬,錢攢夠了,那麼就可以去購買。一般會讓孩子掃個地啊,洗個碗啊,自己的床鋪自己疊啊,幫父母做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透過自己的雙手來體驗工作,獲得報酬,讓他們瞭解錢財來之不易,花錢不要大手大腳的。

    最後就是讓孩子學習自己管理錢,做自己的小管家。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自由和信任,讓孩子做為自己的小管家,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剛好孩子也希望家長對自己有一個認可和給予一定的自由。小孩子嘛,總覺得自己能行,這個時候家長剛好給孩子們這樣一個機會,他們自己會特別的重視,從小培養如何去管理錢財,合理的用錢,對自己的錢有一個規劃,不至於長大後對錢的管理沒有概念,導致前半個月吃山珍海味,後半個月吃泡麵。

  • 2 # 檸檬家庭教育

    結合我自己家對孩子理財方面的教育,總結一下幾點:

    1、從小樹立金錢觀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可以教他認識硬幣、紙幣以及代表的面值;去超時的時候,可以把商品的價格讀給他聽,這樣孩子從小就知道,錢是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

    2、有自己獨立可支配的錢,學會有計劃的儲蓄和消費

    理財,得讓孩子先有錢可理,不論是多少。

    一般孩子都有壓歲錢,但這個一年一次,要麼家長代為看管,要麼監管很嚴,不能隨意支配。建議定期給孩子一定數額的錢,比如家長髮工資的日子,也把這一日定為孩子的“工資日”,給多少視孩子的年齡和生活環境定,這樣,家長在盤算生活的時候,孩子也會同頻的盤算他的小生活,這個月都想買什麼?錢夠不夠用?要不要結餘一些?等等。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消費行為有意識的去引導,比如有的孩子一拿到錢,立馬買一些無用的東西花了,如果不加節制,可能以後長大就成為月光族,工資不少掙,月底錢沒了,還不知道都怎麼花的,這就是對錢沒有規劃性。

    3、設定存錢罐,懂得積少成多

    家裡難免有一些零錢或硬幣,給孩子準備一個卡通的存錢罐,撿到零錢就放進去,存到一定數量就帶孩子到銀行或超市去換成整的,一定要現金,更直觀,更有感觸。

    4、有意識的創造一些借貸或勞務關係,讓孩子明白財是可以理的道理

    當孩子手裡有些現金的時候,可以在家庭成員間製造些借貸關係,比如爸爸出差借100,回來還120,20塊錢是利息;再或者孩子這個月有件心儀的東西,本月的錢又不夠,可以提前透支下月的錢,那也要相應的扣除一部分錢做利息,比如一月正常給100,提前透支只能拿到80。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實際參與了一個借貸的過程,知道錢能生錢。

    還可以穿插一些小插曲,比如延期或少於約定數額還他,讓他知道還有信譽和違約。這個在我家孩子身上已經試驗過很多次,爸爸每次借錢都會準時還,而且除了還本金利息外,還經常給些小費,信譽就比較高,每次出差,孩子都會主動上前問:爸爸要現金嗎?媽媽經常延期還款或各種抵消,從他那借錢比較困難,要麼不借,要麼未到日子各種提醒各種催。

    是不是很像銀行借貸的銷售?

    4、有意識的引導,用錢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增強責任感和成就感

    遇到捐款、捐書這種事情,鼓勵孩子用自己的錢買了捐贈,他會學會關愛,也會學會滿足;偶爾家人的特殊日子,也讓他做東請吃頓飯,他會學會擔當,也會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教育孩子,無論是理財,還是其他,都是讓他去感知這個世界以及認識這個社會的執行規則,那麼參與和體驗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 3 # 未名天日本留學

    感謝邀請,首先理財是沒有年齡限制得,不是某一個群體的人才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是大人才可以做的事情。事實上,作為一個有財商的媽媽,應該從小教會孩子理財。這對他的人生成長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而且很重要的事情,那麼如何教會孩子自己理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孩子金錢管理知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預算以及金錢管理這種事變得越來越複雜了,但一直不變的原則是:花錢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教孩子金錢管理知識時,我們要重點教他們一些長期與短期存錢技巧。他們需要明白一點:如果今天吃了糖果,那麼今天就沒錢去買新玩具或者遊戲了。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裡,孩子需要學會為了明天去省錢。

    孩子也需要學會存一些應急的錢。對於孩子來說,這裡的“應急”無非就是玩具壞了或者畫書舊了,需要重新購買。他們需要清楚的是,金錢不是無關緊要的物品,而是必須品。

    2. 教孩子學會明智消費

    就像上述提到的那樣,不要想到什麼就去買什麼。很多成年人的金錢基本都用來保障自己的衣食住行。

    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就需要去承擔每個月的電費,而是要培養一種意識,即金錢首先要花費在生活必須品上,而不是無關緊要的物品,所以我們需要教他們“想要”與“需要”的區別。

    3.教孩子廣告營銷心理學

    父母應該教孩子們有關電視、網路中出現的商業宣傳以及廣告的一些知識。

    廣告的目的就是讓潛在的消費者認為他們需要購買廣告中宣傳的產品,即使花掉了生活費也不覺得心疼,這種宣傳誘惑力很大,所以說,很多大人們也需要剋制自己的購買慾。由於孩子們不能理解廣告背後的邏輯,往往更容易就會被利用。

    4.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在這種物慾橫流的社會,孩子們要明白金錢不是長在樹上的,想花多少就花多少。

    事實上,大多數孩子不懂父母工作的艱辛—因為他們從未見過父母是如何工作的。他們往往看不見父親的工資單以及各種家庭開支的小票。所以,孩子們都覺得金錢是一種無限的資源。

    我們大人們明白金錢來自辛苦的勞動,我們需要把這個道理告訴我們的孩子,這個事情要儘早。不要總是給他們零用錢,要讓他們嘗試自己去賺錢。讓他們明白在家裡幫忙越多,那麼賺的錢就越多—但要注意,並不是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報酬。

    5. 享受節儉的樂趣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能發現一些讓人身心愉悅的節儉活動,諸如教會活動、圖書館參觀活動、手工藝品活動、一起下廚的活動,郵箱裡的免費贈品活動等。活動雖小,卻其樂無窮。

    6. 要學會適當地拒絕

    要記住你才是成年人。

    無論你如何去教孩子理財觀念,他們依然在想要與需要方面做得不夠好,仍然會不停地努力去說服你去妥協,去花不該花的錢。

    問題是一旦你妥協了,就變成了習慣了,這樣你以後就更難開口說不了,特別是在孩子喜歡一個昂貴的玩具,而你卻買不起的時候就更糟糕了。

    當孩子變得不開心,他們不會聽你解釋,如果你說不,他們就開始嘟起嘴。在這時,你很難與他們心情氣和地講理財道理的。這時就該跟孩子強硬一點,命令道:“就要聽我的”。

    這可能會導致短暫的發脾氣,但是他們最終會學會你所教的—前提是你要堅持這麼做,不要讓步。

    7. 改善說教方式

    總之,在金錢管理方面,作為父母你應該為孩子做出表率。

    如果他們看見你每個週末都去購物,買衣服、鞋子以及其他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你覺得他們以後會怎麼做?

    當然,你自己努力賺的錢,當然可以用來去買好東西。但是這個好東西一定不要是那種僅僅是想要,而不實用的東西。在進行消費之前,一定要考慮一下你要買的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不要買來之後就成了閒置物品。

    在花錢買東西的時候,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去考慮要買的東西是不是非常實用,如果他們習慣於把錢花費在一些真正有用的物品上,他們才能避免過度消費。

    總之,對孩子們的理財教育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持續著的長久過程。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現代父母應該教育孩子3大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瞭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只有讓孩子養成科學金錢觀,才能合理地使用金錢,不敗家喲。

  • 4 # 想念是我的出路

    理財這方面,作為一個大人,自己的財商就不高,上班加結婚十多年了,手裡都沒有結餘,總是掙一個花一個,也有看到關於小孩理財方面的一些文章,就是沒有下行動去學習方法培養和提高孩子的情商,總覺得等我什麼什麼了再教他吧,然後這樣那樣一些事情就拋到腦後了,我的小孩尚小,自己呢也在生活中學習經驗,之前有想過生小孩的禮金啊,小孩生日和春節收的紅包之類的都給孩子存起來,想的總是美好的,錢總是不經意就花完了,以後應該多買幾本書讀一讀,充實自己的內心也可以學習一些前輩們的優秀方法。隨著智慧時代接觸越來越多的人內心的思想,做事的方法,做人教育孩子已成為兩大命題,答案有很多中,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去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睡眠時間都在7-8小時,為什麼白天還老是打哈欠想睡覺?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