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婦產科樂醫生

    多數孩子在一歲左右就有意識叫爸爸媽媽,有些孩子早在八個月就能發出媽和爸的音,一歲會叫爸媽,兩歲左右會用詞語和剪短的話語,三歲左右會說複雜的句子,可以和陌生人對話交流都屬於正常。當然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嚴重有言語方面困難還是要儘早干預。

  • 2 # 陽光語言矯正師

    大多數孩子學說話的過程是這樣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小朋友們 1-3 歲的語言發展里程碑:

    1歲~1.5歲 :能夠聽懂 100~150 詞、簡單的句子或請求,能對所接收的請求作出反應;能夠說 20~30 個詞;

    1.5歲~2歲 :能夠理解 200 個詞和片語;能說 50~200 個詞;在 18 個月的時候,進入詞彙暴漲期;

    2歲~2.5歲:能夠理解語句關係和語序;掌握重組發音和表達意圖的能力;

    2.5歲~3.5歲:能夠理解複雜的句子;推導語法結構和規則。

    寶寶最容易學會那些發音?

    從音位習得表可以看出規律:

    2歲7個月-2歲12個月:b,m,d,h,

    3歲1個月-3歲6個月:p,t,g,k,n。

    3歲7個月-3歲12個月:f,j,q,x。

    4歲1個月-4歲6個月:l。

    4歲7個月-4歲12個月:z,s。

    大於5歲:c,r,zh,ch,sh。

    在這個範圍內能夠達到大部分發音準確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落後於標準過程怎麼辦?

    看到這裡,也許有爹媽要緊張了:我的孩子在某一年齡段沒有達到這個里程碑的指標,要怎麼辦?

    1、父母需要正確認知: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差異,語言發展參差不齊很常見

    每個家庭的寶寶都存在不同的現象,有些孩子很早就開始說話,有些孩子到了兩歲還只能說出幾個詞語。有的寶寶發音始終不清晰,語言表達比同齡人落後一些,比如,有些寶寶的語言發展就是比標準里程碑指標遲幾個月,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區別看,第一,如果落後時間在3-5個月問題不大,第二,要看寶寶的語言發育是不是處於一個正向發展的趨勢,雖然寶寶語言落後,但始終趨於正確方向發展,那麼也屬於正常現象。

    2、預防病理性和功能性等問題,這些才是寶寶語言障礙發生的主要原因,早期預防觀察重點要排除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自閉症)、聽力障礙、顎裂等等,如果真的出現了語言發展遲緩,父母首先應該思考造成孩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

    父母如果做好早期語言引導教育

    大家可能多少看出來一些問題,比如:

    1、2 歲時有簡單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比同齡的孩子要差;

    2、媽媽經常替寶寶說出了想說的話,他似乎不用再努力去學了;

    3、爸媽陪寶寶玩、跟他說話的機會很少。

    父母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些難關呢?

    1、與孩子的溝通中,家長應當耐心地傾聽,同時不忘和孩子對視,用你的眼神和表情表達自己與語言一致的反應,比如開心,疑惑,懷疑,拒絕,等等。

    2、孩子嘗試描述某物卻缺乏相應詞彙時,家長應當設想孩子想說的話,用疑問的語氣嘗試說出正確的詞語。

    3、當孩子說話時犯了錯誤或尚未說完,家長切不可直接中斷或糾正孩子,應先給予讚揚,然後重述出正確的詞語。在這種情況下,別批評或懲罰。

    4、當孩子四五個月大,還處在牙牙學語時期時,如發出單音節詞「ba,ma,pa」(拼音),家長不應該重複孩子發出的無意義的聲音,而是應該重述出正確的表述,從而使孩子接收到更多正確的發音音素,並慢慢將其融入自己的發音,促進「呀呀用語」期到「正確語言表達」期的轉變。所以,這點突顯出,孩子在一歲前的語言發展準備期,尤其是 4 到 6 個月「呀呀用語」使用高峰期,父母應該格外注意給予孩子足夠的正確的詞語表達。

    5、家長應多使用「兒向語」,這種語言講得很慢,音調較高,經常重複,並強調關鍵詞,從而能夠更好地增進與孩子的溝通。例如,「拋球,寶貝!不是那個嘎嘎響的,看見了嗎?對,那個就是球,拋球。」

    6、無論是親子間的互動還是玩伴之間的互動,都能夠很好地促進兒童在不同場景的語言發展。所以,父母應該儘可能地多和孩子互動,比如陪孩子做遊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室內溫度計摔碎了有股刺鼻味道,請問裡面是什麼物質,有毒嗎?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