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時媒

    1.因為曹操控制的區域是中原地區,地域寬廣,又是人口聚集多的地方,自然就人才最多了.東漢十三州包括:司州,豫州 ,兗州 ,徐州,青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

    魏國佔據了幽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豫州、涼州、雍州(司隸)、幷州、半個荊州、小半個揚州,

    東吳佔據:半個荊州,揚州,交州

    蜀國:益州,曾擁有荊州;

    從這個佔據的區域就可以看出曹操的優勢.

    此為實際控制地圖

    2.曹操的據點洛陽是漢朝的首都,一個首都自然聚集了很多人才,雖然經多次戰亂,但這個不會輕易改變的,因為天下的才子都會自然的聚集到首都去,想有機會出人頭地,一展才華.這個天然的優勢自然更容易讓曹操擁有更多人才.

    3.曹操所佔的地區為北方,中國北方人向來比較強壯大個,特別是古代.而東吳佔的是南方,蜀國佔的地方太小無法成氣候.所以魏國猛將輩出,而東吳智將頻出,蜀國卻很早就人才不繼了.

  • 2 # 嵐兮581

    東漢末年,士族門閥林立,讀書人絕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那個年代用人先看品行才看才能,曹操唯才是舉,不問出身品行。所以曹操手下的人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只要有本事,曹操就敢用,用人不疑。這樣的用人政策吸引了很多品行不夠,家世不高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在其他軍閥那裡難有晉升之階。

  • 3 #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曹操佔領的北方地區本來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可謂是人才濟濟。世家大族多集中於此,文化底蘊在這裡擺著,孔孟之鄉就在山東。諸葛亮和諸葛亮就是山東的世家大族諸葛氏。曹操屬於近水樓臺先得月,佔了大便宜。

    其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屬於正牌政府。而劉備和孫權屬於割據勢力。儒家思想也教導文人,要效忠當朝皇帝。

    再者,曹操勢力最大,又有招攬英才的虛心,和稱霸天下的雄心壯志。曹操的《短歌行》等詩篇,在當時也是很出名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在東漢末年一共有14個州,曹操佔了10個,人口有400多萬;東吳佔有3個州,人口有200多萬;蜀國佔有一個州,人口不足100萬。要是我,我也投靠曹操。

    《三國演義》擁劉貶曹,大家千萬不要對曹阿瞞有太多偏見。

  • 4 # 無限輪迴

    三國之中,曹魏最強,人才濟濟,特別是到後期,吳蜀都是人才凋零,而獨有魏華人丁興旺。這主要有三點原因:

    1.招賢納士政策。作為三國的開國奠基者,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對人才都是求賢若渴。比如:曹操頒佈求賢令,提出唯才是舉,也曾發出: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甫,天下歸心的豪言壯語。孫權設立招賢館,延攬大量人才。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更是名揚天下。

    2.招賢的不同之處。曹操的延攬人才,具有很強的法治性、規範性。雖然曹操被認為是奸雄,但曹操在人才政策方面,很講究規則,穩定性強。不論是誰,只要有才,都能得用。比如:曹操赤腳迎許攸,官渡之戰後燒大臣的降書,陳琳等人都能容忍,更有對關羽的十年情義。而劉備和孫權,人為的因素太大。劉備靠桃園三結義,本身就有山頭主義的基礎,因此,西蜀內部也是幫派林立,益州派、荊州派、元老派、外來派等勢力,暗中較量,造成人才環境不好。孫權,起初年幼,依靠周瑜、張昭,還算從諫如流,但後來逐漸變得疑心重重,獨斷專行,連陸遜這樣的人都不能很好地使用。因此,人才政策的穩定,是曹操能夠延攬更多人才的基礎。

    3.曹操攬才的獨特優勢: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管怎麼說,皇帝在許昌,這在政治上就取得了優勢。而在晉朝以前,中國的文化中心一直都在北方,長安、洛陽等地,文人、士族、大門閥等等,北方居多。山東、河南、關中等一帶,都是大家族的聚集地。直到100年後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文人士族才向江南遷移。因此,充沛的人才資源和基礎,對於曹操延攬人才,是十分有利的。反之,蜀地相對偏遠,江南雖好但文化底蘊還不夠。

    總之,由於正確的人才政策,雄厚的人才基礎,寬廣的攬才胸懷,使得魏國成為三國之中,人才最為興旺的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畫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