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夏晚晴天ZMH

    第一次聽說苑子文、苑子豪這對雙胞胎兄弟,是在2012年的夏天,我在新聞上聽說的他們。那時高考剛放榜不久,他們是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人物--“北大最帥雙胞胎”。

    很巧,那一年我也參加高考,算是歷次模擬考以來發揮得最好的一次,可是仍然以幾分之差與自己夢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清華北大,應該是該絕大部分中國學子內心深處渴望的夢想學府,那時的自己也曾立下考取北大的雄心壯志,可是現實的差距讓自己退縮了。

    以至於那時在新聞上看到他們,心裡是滿滿的羨慕。天知道我有多想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好像早點知道他們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自己也能考取北大似的。然後這一等,就是六年。六年後的今天,我終於在他們的新書《青春的夢,就在青春做完》裡找到了當年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2012年,苑子文和苑子豪分別以674分和683分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被稱作“北大最帥雙胞胎”。次年,他們合作出版了勵志小說《願我的世界總有你二分之一》,獲得了不俗的反響。

    本書記錄了兄弟倆從小到大的求學經歷,從溫暖有愛又互相扶持的日常寫到走紅網路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勵志偶像。其中更是翔實地記錄了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尤其是考上北大之前熬過的黑色高考,文字平凡樸實,溫暖而又熱血,讓人看到這對兄弟光芒之後的真實人生,讀來倍感親切。

    《青春的夢,在青春做完》全書分為五個部分,採取雙視角的敘事方式,分別從哥哥和弟弟的角度對高中生活、兄弟倆的家庭日常、走紅後與粉絲之間的故事等進行敘述。若你以為他們只是在誇誇其談自己的成功史,那你就錯了。

    本書除了講他們是如何考上北大,更多的是展示那個平凡普通如你我的自己。除卻北大的光環,他們也曾經迷茫彷徨,也如你我的青春一樣,表面看似不在意成績,實際心裡計較得要死。看起來活得瀟灑肆意自然,內心裡也曾拼命渴望自己能與別人不一樣。

    寫就傳奇之前,他們也曾跌落神壇,迷茫而彷徨

    提起學霸,人們的反應都會是學習一直很好的那種人,注意這裡的重點詞是“一直”。似乎他們隨隨便便就能考個很好的分數,沒有考不好的時候。而苑子文、苑子豪這倆兄弟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

    踏入高二,成績一向優異的哥哥開始了漫長的低迷時期,無論怎樣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怎樣拼命追趕,成績就是上不去。而弟弟卻能一直坐穩年級第一,旁人的閒言碎語,現實與夢想的巨大落差,拼盡全力卻始終備受打擊。

    “那段日子裡我心中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落寞和孤獨,有時候覺得根本沒有人懂我的挫敗感,彷彿只有我一個人在痛苦中跋涉。”

    所有倔強與堅持,換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備受挫敗的哥哥也開始胡思亂想、甚至想自暴自棄。

    而在高三之前就獲得去北大夏令營唯一名額的弟弟也遭遇滑鐵盧。把所有信念都壓在這場考試上的他因為沒校準時間導致交卷時刻都沒有塗答題卡,直接失去加分機會。因為這場打擊,弟弟也是萬念皆空,情緒的失落使得成績也跟著墜入谷底。

    2. 掙扎於谷底時,也絕不忘記堅守信念與夢想

    對於經歷過高考的人來說,高三應該是極其難忘的一年。不僅要承受住學業的壓力,更要面對自己內心的焦慮、掙扎與不安。經歷過高二一整年的低迷之後,踏入高三時,哥哥終於振作起來,開始反思自己。

    “一個人要先放下,才能再拿起。我試圖將所有的包袱都放下,我告訴自己,必須認清自己也看輕自己,唯有撥開心中的那團迷霧,才可以看到太陽。”

    為此,他靜下心來思考了近20天,把每一科該怎麼學想得清晰透徹,認真分析做什麼有用,做什麼是徒勞都想得清清楚楚。承認自己過去失敗的同時也放下了過去的挫敗感,以新的姿態重新出發。

    而弟弟受北大自主招生考試失利的影響,成績也大不如前。無論怎麼努力,都毫無起色。最消極的時候,他也極度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曾躺在床上告訴自己,該放棄了。可是對北大對夢想的極度渴望,他終究沒有投降。頹廢過後,收拾好壞情緒,精打細算吃飯洗澡的時間,繼續奔赴夢想的征程。

    回首青春,那是一段充滿熱血又渴望能活出自己的時光。

    若你已經經歷了,你一定會在《青春的夢,就在青春做完》裡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那個哪怕備受打擊也倔強著不肯認輸的年少的自己。

    若你還未經歷或正在經歷,你也可以看看《青春的夢,在青春做完》,你要知道,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經歷著那些狼狽不堪的日子,黎明之前,總是會有一段至暗的時光。堅持住,熬過去,你也可以收穫屬於自己的鮮花與夢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魚缸裡的錦鯉怎樣養才不容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