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數量應該還不少,麥迪曾經在一檔節目中爆料過,NBA至少有5%的球員是同性戀。然而有勇氣公開這一傾向的球員卻少之又少,美國雖然號稱是尊重人權的國家,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對同性戀的歧視和偏見。
在眾多疑似和隱藏的同性戀球員中,敢於公開承認的鳳毛麟角,其中開天闢地的有兩位,約翰-阿米奇和賈森-科林斯。阿米奇是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球員,不過他是在退役幾年之後才承認的,當時公眾一片譁然。科林斯就悽慘了許多,他是第一位還未退役就公開同性戀傾向的球員,雖然表面上大家顯得十分包容和大度,但是很快科林斯就陷入無球可打的境地,甚至遭受到謾罵和死亡威脅。
關於是否遭受到偏見,十分幸運的是,當事人在退役後給出了明確答案。
阿米奇的職業生涯算不得精彩,95-96賽季以非選修球員身份加盟騎士隊,表現得毫不起眼,99-00賽季在魔術隊迎來自己的巔峰,作為首發中鋒得到10.5分3.3籃板的資料。隨後他被交易到爵士隊,有幸能和斯托克頓這樣偉大的球員一起打球,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當我第一次在爵士亮相後,約翰-斯托克頓走過來,伸出手,臉上掛著微笑,對我說:“你給我的感覺不錯,在這兒你將擁有光輝的職業生涯。”
然而事與願違。雖然在整個職業生涯期間,他過得還算滋潤,畢竟球迷沒有發現他的特別之處,只知道他是一個愛音樂、愛作詩的大個子。但是長期接觸的隊友和教練是知道內幕的,他在爵士隊只待了兩個賽季,被老帥斯隆嫌棄和打壓。他在自傳中說,斯隆可能對同性戀人群有一定的偏見,所以無法接納他。兩個賽季阿米奇僅有一場首發,資料更是跌倒可憐的2.0分1.5個籃板。
這正是偏見所致。
在2007年,當阿米奇的自傳《中間男人》發表以後,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職業生涯沒給大家留下什麼深刻印象的大個子,卻因為這本書火了一把,並且獲得了“NBA同性戀第一人”的標籤,成為當年最熱門的話題人物。
NBA的賽場上荷爾蒙橫行,滿眼都是肌肉線條明朗的大漢,人們十分關心,作為同性戀者,在充滿男性氣息的更衣室,他有什麼樣的反應,對於隊友的偏見,他又是如何看待的。
阿米奇在自傳中說:NBA的更衣室是我見過的最華麗之地,球員們大肆炫耀著他們完美的身體,吹噓著自己的性經歷,站在鏡子前灑古龍水,向頭髮上倒大量的髮膠,不停的裝扮自己,他們互相試穿彼此價值10000美元的襯衫,讚美各自身上戴著的戒指和項鍊,這種深厚的友情對他們來說非常自然,然而瞧著整個房間的我忍不住低聲輕笑,因為我是個同性戀。
只在乎財富和女人的球員對同性戀有成見,跟我一起打球的夥計們只是不喜歡“男同志”,他們不理解男同志,以至於很厭惡他們,大多數人確信他們從未遇到過一個男同志,就算在飛機上他們就坐在我旁邊或者在籃下傳球給我。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意識到,他們的反同性戀偏見更多的是一種習慣,一種突出特定男性記號的習慣,同性戀恐怖症是一種姿態,類似於擺出一幅“比賽面孔”的行為,比如球員們經常會佩戴閃亮的珠寶首飾。
相比於阿米奇,科林斯離我們更近一些,更為人所熟知。實際上,他所承受的痛苦要比阿米奇多很多。
科林斯1978年出生於美國加州,2001年以選秀第一輪第18位被火箭選中進入NBA。在征戰NBA的13年中,他曾效力於籃網、灰熊、森林狼、老鷹、凱爾特人等多支球隊。然而,更多人認識這位身高2.13米的出色中鋒並不是透過球場表現,而是透過他的出櫃新聞。2013年4月,34歲的賈森在接受《體育畫報》記者採訪時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他成為北美體育史上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現役職業運動員,他的出櫃壯舉引起了NBA乃至美國全國的輿論震盪。
雖然NBA球星同僚、白宮和許多社會名流都對賈森的勇氣表示支援和包容,他也入選《時代》雜誌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併成為雜誌封面人物,但他也招來了許許多多恐同人士的攻擊謾罵,甚至包括死亡威脅。
賈森-科林斯的職業生涯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出櫃後的賈森一段時間無球可打,直到2014年2月,籃網和他簽下了為期10天的短合同,顯示了聯盟對同性戀球星的包容。和賈森曾相戀7年的未婚妻,前WNBA球員、模特卡洛琳-穆斯也對兩人的分手錶示釋懷——相戀多年,她一直矇在鼓裡。
其實在NBA中身陷同性戀傳聞的球星還有很多,比如霍華德,比如魯迪蓋伊,甚至戴維斯……
不僅有,數量應該還不少,麥迪曾經在一檔節目中爆料過,NBA至少有5%的球員是同性戀。然而有勇氣公開這一傾向的球員卻少之又少,美國雖然號稱是尊重人權的國家,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對同性戀的歧視和偏見。
在眾多疑似和隱藏的同性戀球員中,敢於公開承認的鳳毛麟角,其中開天闢地的有兩位,約翰-阿米奇和賈森-科林斯。阿米奇是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球員,不過他是在退役幾年之後才承認的,當時公眾一片譁然。科林斯就悽慘了許多,他是第一位還未退役就公開同性戀傾向的球員,雖然表面上大家顯得十分包容和大度,但是很快科林斯就陷入無球可打的境地,甚至遭受到謾罵和死亡威脅。
約翰-阿米奇的自傳關於是否遭受到偏見,十分幸運的是,當事人在退役後給出了明確答案。
阿米奇的職業生涯算不得精彩,95-96賽季以非選修球員身份加盟騎士隊,表現得毫不起眼,99-00賽季在魔術隊迎來自己的巔峰,作為首發中鋒得到10.5分3.3籃板的資料。隨後他被交易到爵士隊,有幸能和斯托克頓這樣偉大的球員一起打球,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當我第一次在爵士亮相後,約翰-斯托克頓走過來,伸出手,臉上掛著微笑,對我說:“你給我的感覺不錯,在這兒你將擁有光輝的職業生涯。”
然而事與願違。雖然在整個職業生涯期間,他過得還算滋潤,畢竟球迷沒有發現他的特別之處,只知道他是一個愛音樂、愛作詩的大個子。但是長期接觸的隊友和教練是知道內幕的,他在爵士隊只待了兩個賽季,被老帥斯隆嫌棄和打壓。他在自傳中說,斯隆可能對同性戀人群有一定的偏見,所以無法接納他。兩個賽季阿米奇僅有一場首發,資料更是跌倒可憐的2.0分1.5個籃板。
這正是偏見所致。
什麼樣的偏見?在2007年,當阿米奇的自傳《中間男人》發表以後,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職業生涯沒給大家留下什麼深刻印象的大個子,卻因為這本書火了一把,並且獲得了“NBA同性戀第一人”的標籤,成為當年最熱門的話題人物。
NBA的賽場上荷爾蒙橫行,滿眼都是肌肉線條明朗的大漢,人們十分關心,作為同性戀者,在充滿男性氣息的更衣室,他有什麼樣的反應,對於隊友的偏見,他又是如何看待的。
阿米奇在自傳中說:NBA的更衣室是我見過的最華麗之地,球員們大肆炫耀著他們完美的身體,吹噓著自己的性經歷,站在鏡子前灑古龍水,向頭髮上倒大量的髮膠,不停的裝扮自己,他們互相試穿彼此價值10000美元的襯衫,讚美各自身上戴著的戒指和項鍊,這種深厚的友情對他們來說非常自然,然而瞧著整個房間的我忍不住低聲輕笑,因為我是個同性戀。
只在乎財富和女人的球員對同性戀有成見,跟我一起打球的夥計們只是不喜歡“男同志”,他們不理解男同志,以至於很厭惡他們,大多數人確信他們從未遇到過一個男同志,就算在飛機上他們就坐在我旁邊或者在籃下傳球給我。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意識到,他們的反同性戀偏見更多的是一種習慣,一種突出特定男性記號的習慣,同性戀恐怖症是一種姿態,類似於擺出一幅“比賽面孔”的行為,比如球員們經常會佩戴閃亮的珠寶首飾。
更悲慘的賈森-科林斯相比於阿米奇,科林斯離我們更近一些,更為人所熟知。實際上,他所承受的痛苦要比阿米奇多很多。
科林斯1978年出生於美國加州,2001年以選秀第一輪第18位被火箭選中進入NBA。在征戰NBA的13年中,他曾效力於籃網、灰熊、森林狼、老鷹、凱爾特人等多支球隊。然而,更多人認識這位身高2.13米的出色中鋒並不是透過球場表現,而是透過他的出櫃新聞。2013年4月,34歲的賈森在接受《體育畫報》記者採訪時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他成為北美體育史上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現役職業運動員,他的出櫃壯舉引起了NBA乃至美國全國的輿論震盪。
雖然NBA球星同僚、白宮和許多社會名流都對賈森的勇氣表示支援和包容,他也入選《時代》雜誌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併成為雜誌封面人物,但他也招來了許許多多恐同人士的攻擊謾罵,甚至包括死亡威脅。
賈森-科林斯的職業生涯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出櫃後的賈森一段時間無球可打,直到2014年2月,籃網和他簽下了為期10天的短合同,顯示了聯盟對同性戀球星的包容。和賈森曾相戀7年的未婚妻,前WNBA球員、模特卡洛琳-穆斯也對兩人的分手錶示釋懷——相戀多年,她一直矇在鼓裡。
其實在NBA中身陷同性戀傳聞的球星還有很多,比如霍華德,比如魯迪蓋伊,甚至戴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