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指尖時

    裡鈣質流失了,就好像“豆腐渣工程”的建築,無法承受相應的重量,骨骼的質和量發生改變,科學地說就是骨的生物力學特性發生改變。

    骨質疏鬆症就是一種骨吸收(丟失)超過骨形成,而導致骨質鬆脆容易折斷的病理狀態。它的原義為充滿空洞的骨骼。從某種意義上說,骨質疏鬆是一種自然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任何人都會存在,因為一個人50 歲的骨頭當然比不上40 歲時硬。不過,有些人骨量丟失得特別快,處於不正常的狀態,就會出現骨頭疼痛、身長縮短、駝背、非暴力性骨折等較為嚴重的骨質疏鬆症臨床表現。

    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40 歲以後,由於胃腸和肝腎功能逐漸減退,鈣的吸收減少而流失增加,體內的鈣呈負平衡。

    45 歲以後,每10 年骨骼脫鈣率為3%。一般骨量丟失20% 以上時即有可能發生骨折,椎骨、髖骨和前臂骨是骨質疏鬆症患者最易骨折的部位。而其中髖部骨折對於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有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據統計,中國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 ~ 24.4%,尤以高齡(80 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

    婦女進入更年期(平均年齡是49 歲左右)後,最大的生理變化就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絕經。雌激素減少帶來後果之一就是婦女骨骼中鈣質的大量流失,中國女性運動量相對較少,牛奶喝得不多,食物中鈣攝入和吸收量不足,絕經後3 ~ 5 年,平均每年會丟失2.5% 的鈣,從而引發骨質疏鬆。據調查顯示,中國60 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率高達40%。

    與女性相比,男性骨質疏鬆發生較早,往往自中年期(40 歲左右)

    就開始出現骨量減少,如果在這之後的十年內未能給予重視和防治,那麼自50 歲後骨量丟失就更為明顯,速度加快,易引起老年骨質疏鬆症發生。男性的骨架較女性大,橫斷面積也比女性大25% ~ 30%左右,因此男性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的機率要低於女性。但不容忽視的是骨質疏鬆症所致的疼痛、乏力卻比女性明顯,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所以,男性也要預防骨質疏鬆症。

    據瞭解,不同國家人們日常鈣攝入推薦劑量是不一樣的,中國的推薦劑量是成人每天800mg,很多人可以在日常飲食中透過吃富含鈣質的食物而獲得,不一定額外補充鈣劑。但對於更年期婦女、孕婦、青春期孩子、老年人、服用激素類藥物、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鈣劑。

    市場上各種鈣劑很多,最好選擇那些鈣含量高一些的製劑,相對而言,合成鈣安全性較高,離子狀態的鈣更容易吸收。因為在有胃酸分泌的環境,鈣吸收較佳,所以鈣片最好與食物一起吃。

    對於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治療,一般採取三個手段,一是補充“原材料”—鈣和維生素D;二是服用抑制骨吸收、促進骨重建的藥物;三是中西醫結合,喝些補腎密骨湯,服用一些促進骨再生的中成藥。

    激素替代治療目前仍存爭議。醫生特別強調,傳統的骨頭湯裡由於富含脂肪,對骨質疏鬆尤其是新鮮骨折患者,並沒多大益處。

    人在35 歲以前,骨代謝非常旺盛,攝入的鈣很快吸收進入骨骼中沉澱,骨骼生成迅速,骨鈣含量高,骨骼最為強壯。由於成骨細胞的作用,此時骨形成大於骨丟失。35 歲以後,骨丟失將逐漸大於骨形成,體內含鈣量將逐年減少。如果在35 歲以前讓骨骼最大限度地儲存更多的鈣,可以為中年後減緩骨量丟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礎。

    儲存鈣的有效手段是均衡飲食,在飲食中持續補充鈣質;同時堅持室外運動。而對於中老年人最值得推薦的運動是太極拳。

    從兒童期開始,就要注意飲食中鈣質的攝入,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蝦皮、紫菜等。在嬰兒期、青春期適當補充鈣劑。鈣在體內吸收必需維生素D 的參與,有些兒童明明在不斷補鈣,一檢查,還是缺鈣,主要原因是補鈣的同時,沒有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 可以透過日曬在體內啟用,也可透過適當補充魚肝油來獲得。

    最好每天堅持有規律的室外體育鍛煉,例如走路、慢跑和有氧運動。既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 的生成,促進鈣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負荷,增強肌肉對骨、關節的保護作用。

    最後,醫生提醒大家,骨質疏鬆的前期往往是靜悄悄的過程,出現骨折時,已是嚴重階段。當您有下列症狀時,應立刻到醫院檢查診治:開步走或身體移動時,腰部感到疼痛;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覺無力、疼痛,漸漸地成為慢性痛楚,偶爾會突發劇痛;駝背、背部漸漸彎曲即所謂的後凸畸形;身高變矮。

    //降血壓藥有助治療骨質疏鬆症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騰訊“年薪500萬”高管就餐與人糾紛,發動朋友給飯店打一星差評,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