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點石教育永生

    這三個字在口語中使用,至少明清以前就有,但是在書面語當中,作為助詞,是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在文章中大量使用。

    中國的秦代就有文言文。是因為數學材料不易得,口語變成書面語,要更簡略一些,寫出來的和說出來的不一樣,字數更少,這就形成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分離,書面語就形成了文言文。

    在口語當中,有的地得做助詞,在文言文中,他們不是助詞,是實詞。

    白話文運動以前,我們的書面語言,多使用文言文。沒有標點符號,如何判定是疑問,是感嘆?就用語氣助詞。

    知之乎

    這句話沒有標點,但是人們也知道是問句,那個“乎”就像當於今天的“嗎”。意思是,知道這件事(或者這個人)嗎?

    興甚至哉

    不用要標點,看到這個哉,就可以判斷是感嘆。

    漢語兩大特點,一個是順序,一個是語氣助詞。

    各位學過英語的朋友比較一下就知道。

    在傳統的文言文裡,的,地,得,都存在,但是都是實詞。有的放矢,的,是靶子。天地正氣,地是大地。學有所得,得是得到。

    《馬氏文通》把西方語法引入漢語,又加上白話文運動的興起,就把這三個詞詞借用成助詞。

    的,用在形容詞代詞和中心詞之間,漂亮的姑娘,我的,你的等等。

    的,是"之"的用途代替,不是語音轉用。

    開始還不習慣,也用過“底”。

    地,用在狀語和謂語之間,高高地舉起。

    得,用在動詞和補語之間,打得很痛。

    在明清的白話小說裡,“的“作為助詞,已經開始出現。因為在口語裡,de音,作為助詞,早已經出現,記錄材料不再難得,讓書面語和口語逐漸靠近。但是,de,具體落實成哪三個字,還沒有最後確定。

    上世紀20年代,白話文逐漸成熟,30年代以後,這三個字“的地得”做助詞基本固定了,一直到今天。

  • 2 # 禪悟淨慧

    謝謝邀請。先說說〔的地得〕的來龍去脈,用作助詞可上溯到唐宋年間。早在唐宋白話文中就開始使用了,古人用了一千多年,幾萬本書精雕細磨出來的,這三個字的使用含義。是漢語中的三個同音結構助詞,【的地得】又是漢語中的難點。也是漢語中很有意思的語言現象,助詞【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高。我得先一個一個介紹,儘量詳細的說明。

    〖的〗。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的〗,依據〖廣韻〗入聲記載,〖的〗。指的。又明也。可見〖的〗最開始是形容詞,指明亮,光明的樣子。

    直到唐宋,它才被用作助詞。不過那時它寫作〖底〗,不是〖的〗。〖說文·广部〗中對〖底〗解釋是,山居也——日下也,從〖聲〗。在古典白話初興時,〖底〗常是形容詞字尾。

    比如,楊萬里詠荷花的詩中說;

    紅芙蕖雜白芙渠,紅底終稠白底疏。

    元明之後民間小說興起,隨著大量口語的進入,文字,〖底〗逐漸被〖的〗所取代。清末明初新文化運動之際,作為白話始祖的〖底〗,曾一度復興。胡適等學者專門為〖底〗〖的〗之分大撕過一番,最終以〖的〗勝出。

    〖地〗。用作助詞也可上溯到唐宋時期,不過那時它是作為連綿詞的字尾使用。如。人死後渾如悠悠地逝水,由於連綿詞經常用作狀語,所以〖地〗漸漸演變為副詞的字尾。如。不住地偷觀智遠。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宋元白話中,古人能區分〖底。的〗和〖地〗了。

    〖得〗。不同於〖的地〗經歷了一個假借的過程才成為助詞。〖得〗是直接實義助詞,〖得〗虛化而來,文法特殊,且又獨立。〖得〗的出場最早,甲骨文裡就有了。如白居易〖長恨歌〗開頭名句。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宋之後,則逐漸接近現代漢語上的助詞,〖得〗尤其在明清的白話小說中,〖得〗用的十分普遍。如。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的地得〗本源不同,不能混用,下面就如何區分〖的地得〗。請記住。

    〖的〗前為——定語。

    〖地〗前為——狀語。

    〖得〗後為——補語。

    定律上前稱〖的地得。定狀補〗。

    〖的〗後跟——名詞。如可愛(的)林青霞。

    〖地〗後跟——動詞。如每天仔細(地)看。

    〖得〗前是——動詞。

    〖得〗後跟——形容詞。如表情包配〖得〗真貼切。文章寫〖得〗真走心。

    〖的〗代替之是不是語音的變化,〖的〗是形容詞和中心詞的連續,它不是語音變化而來的。之在一定意義上要比〖的〗廣泛的多,意意更深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與五國分享卡舒吉事件錄音,背後是土耳其怎樣的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