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古代封建國家官僚機構出現那天起,就存在著官員的俸祿問題,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是和秩級聯絡在一起的。
在漢代,官員以“石”表示職級的大小領取俸祿。以石論秩,是因為戰國時候有用谷衡量取酬的做法,而石為最大的量器,所以用石表示官秩的等級。西漢初年各級官員按照不同的石規定俸祿標準,俸祿是以斛(量器名,十鬥為一斛)計算的,但每月領取時,又摺合成錢。
九卿相當於今天中央機關的部長,每月領4萬錢。有人按當時的生活水平測定,認為這筆錢約可養活56人。按照這個標準,一個人每月的生活費用應在700錢以上,那麼百石小吏(每月600錢)就會有溫飽之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統治集團注意到這個問題。漢宣帝在位時下詔說:“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祿薄,欲使其毋侵漁百姓,難矣。
其益(‘益’是增加的意思)吏百石以下俸十五。”漢哀帝即位後,也曾“益吏三百石以下俸”。東漢的俸祿是“半錢半谷”,九卿月領穀物72斛,錢9000,百石小吏月領穀物4。8斛、錢800。兩者的俸祿在穀物上相差15倍,在錢數上相差11倍多。
唐代官員根據品級發放俸祿,以九品區分職級,作為發給俸祿的標準。
唐代官員有散官與職官之分。散官是一種表示身份地位的等級稱號,沒有實際職掌,相當於我們今天機關裡的局級、處級紀檢監察員之類。職官表示實際職守,有職有權。各級官員的品級依正、從、上、下分為九品三十級,而俸祿只依九品正從分為十八級。領取的俸祿包括祿米、俸錢和職分田等。
以安史之亂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實行年祿、月俸雙軌制。京官正一品每年給祿米700石,從一品600石,正九品40石,從九品30石。月俸開始時稱俸料,只給銅錢與食料。唐玄宗開元年間,月俸又包括雜用、防閣和庶僕等內容。防閣是一種衛士,相當於今天的警衛員,五品以上的官員才配有防閣;庶僕是一般的傭人,配給六品以下的官員。
後期基本上只實行月俸制,但支付時往往付給谷帛等實物。唐代官員的俸錢中不但有生活費,還包括辦公費,總的趨勢是數額不斷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錢高出京官。
宋代官員的俸祿豐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給俸錢120貫外,還有絹綾羅綿等以及職錢、公用錢、出差費和僕人費用等。
每個官員都可按規定配有僕人,最低的官員配給一名僕人,宰相可配給100人,費用都由國家提供。在宋代,做官就意味著發財。比如宰相呂蒙正和范仲淹,出身貧寒,為官期間也都算廉潔,但呂蒙正退休後,在洛陽建有“園亭花木,日與親舊宴會”,范仲淹能用自己的錢在家鄉修建“義莊”,贍養族人。
元朝通用紙幣,俸祿支付紙鈔,也叫俸鈔。元世祖時制定過百官俸祿,俸鈔從最高品級300兩至最低品級35兩不等。元代的通貨膨脹十分嚴重,物價騰漲對官吏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朝廷雖然加俸,但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官員的實際收入是很低的。
明代官秩分為九品十八級,俸祿也據此分為十八等。
正一品每年祿米1000石,俸鈔300貫,從九品祿米60石,俸鈔30貫。後來只給少部分米,其餘的摺合成錢。因折算得不合理,官員的實際收入變得很有限。宣宗初年,有一位叫孔友諒的知縣上書說:“大小官自折鈔外,月不過米二石,不足食數人,仰事俯育,與道路往來,費安所取資?”意思是說,上要養老,下要育小,加上送往迎來,實在是拿不出錢來。
清朝立國之初,官員的俸祿也很少。在京文武官員每年俸銀,一品180兩,二品155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1兩,從九品31。5兩。另按俸銀每兩給俸米斛。京外文官俸銀與京官相同,但沒有祿米,而武官的俸銀減半。
這個標準是很低的。康熙時御史趙上奏說:七品知縣每年只有45兩俸銀,“計每月支俸三兩零(即三兩多俸銀),一家一日,粗食安飽,兼餵馬匹,亦得費銀五六錢。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費,尚有二十餘日將忍飢不食乎?不取之百姓,勢必飢寒”。為改變這種狀況,雍正皇帝實行了一項新的措施,即不動用國家財政,把地方州縣私自徵收的“火耗”銀提解到省裡,進行規範化管理,再從中取出一部分回撥給地方官,作為他們的生活和辦公補助費,這就是著名的“提火耗、設養廉”。
養廉銀的數目大大超過各級官員的俸銀。
對於京官,雍正六年(1728)推行過“恩俸”制,即皇帝特詔的加俸,一般為正俸的一倍。後來也發給養廉銀,因京官並不直接理民治地,開銷要少,所以養廉銀的數額也低一些。
自從古代封建國家官僚機構出現那天起,就存在著官員的俸祿問題,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是和秩級聯絡在一起的。
在漢代,官員以“石”表示職級的大小領取俸祿。以石論秩,是因為戰國時候有用谷衡量取酬的做法,而石為最大的量器,所以用石表示官秩的等級。西漢初年各級官員按照不同的石規定俸祿標準,俸祿是以斛(量器名,十鬥為一斛)計算的,但每月領取時,又摺合成錢。
九卿相當於今天中央機關的部長,每月領4萬錢。有人按當時的生活水平測定,認為這筆錢約可養活56人。按照這個標準,一個人每月的生活費用應在700錢以上,那麼百石小吏(每月600錢)就會有溫飽之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統治集團注意到這個問題。漢宣帝在位時下詔說:“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祿薄,欲使其毋侵漁百姓,難矣。
其益(‘益’是增加的意思)吏百石以下俸十五。”漢哀帝即位後,也曾“益吏三百石以下俸”。東漢的俸祿是“半錢半谷”,九卿月領穀物72斛,錢9000,百石小吏月領穀物4。8斛、錢800。兩者的俸祿在穀物上相差15倍,在錢數上相差11倍多。
唐代官員根據品級發放俸祿,以九品區分職級,作為發給俸祿的標準。
唐代官員有散官與職官之分。散官是一種表示身份地位的等級稱號,沒有實際職掌,相當於我們今天機關裡的局級、處級紀檢監察員之類。職官表示實際職守,有職有權。各級官員的品級依正、從、上、下分為九品三十級,而俸祿只依九品正從分為十八級。領取的俸祿包括祿米、俸錢和職分田等。
以安史之亂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實行年祿、月俸雙軌制。京官正一品每年給祿米700石,從一品600石,正九品40石,從九品30石。月俸開始時稱俸料,只給銅錢與食料。唐玄宗開元年間,月俸又包括雜用、防閣和庶僕等內容。防閣是一種衛士,相當於今天的警衛員,五品以上的官員才配有防閣;庶僕是一般的傭人,配給六品以下的官員。
後期基本上只實行月俸制,但支付時往往付給谷帛等實物。唐代官員的俸錢中不但有生活費,還包括辦公費,總的趨勢是數額不斷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錢高出京官。
宋代官員的俸祿豐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給俸錢120貫外,還有絹綾羅綿等以及職錢、公用錢、出差費和僕人費用等。
每個官員都可按規定配有僕人,最低的官員配給一名僕人,宰相可配給100人,費用都由國家提供。在宋代,做官就意味著發財。比如宰相呂蒙正和范仲淹,出身貧寒,為官期間也都算廉潔,但呂蒙正退休後,在洛陽建有“園亭花木,日與親舊宴會”,范仲淹能用自己的錢在家鄉修建“義莊”,贍養族人。
元朝通用紙幣,俸祿支付紙鈔,也叫俸鈔。元世祖時制定過百官俸祿,俸鈔從最高品級300兩至最低品級35兩不等。元代的通貨膨脹十分嚴重,物價騰漲對官吏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朝廷雖然加俸,但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官員的實際收入是很低的。
明代官秩分為九品十八級,俸祿也據此分為十八等。
正一品每年祿米1000石,俸鈔300貫,從九品祿米60石,俸鈔30貫。後來只給少部分米,其餘的摺合成錢。因折算得不合理,官員的實際收入變得很有限。宣宗初年,有一位叫孔友諒的知縣上書說:“大小官自折鈔外,月不過米二石,不足食數人,仰事俯育,與道路往來,費安所取資?”意思是說,上要養老,下要育小,加上送往迎來,實在是拿不出錢來。
清朝立國之初,官員的俸祿也很少。在京文武官員每年俸銀,一品180兩,二品155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1兩,從九品31。5兩。另按俸銀每兩給俸米斛。京外文官俸銀與京官相同,但沒有祿米,而武官的俸銀減半。
這個標準是很低的。康熙時御史趙上奏說:七品知縣每年只有45兩俸銀,“計每月支俸三兩零(即三兩多俸銀),一家一日,粗食安飽,兼餵馬匹,亦得費銀五六錢。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費,尚有二十餘日將忍飢不食乎?不取之百姓,勢必飢寒”。為改變這種狀況,雍正皇帝實行了一項新的措施,即不動用國家財政,把地方州縣私自徵收的“火耗”銀提解到省裡,進行規範化管理,再從中取出一部分回撥給地方官,作為他們的生活和辦公補助費,這就是著名的“提火耗、設養廉”。
養廉銀的數目大大超過各級官員的俸銀。
對於京官,雍正六年(1728)推行過“恩俸”制,即皇帝特詔的加俸,一般為正俸的一倍。後來也發給養廉銀,因京官並不直接理民治地,開銷要少,所以養廉銀的數額也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