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使人明智”,是否果真如此我不敢斷言,畢竟讀書於我,更接近是一種自娛的方式而已,並不比其他的娛樂方式高階。若果然能更有進益,則為額外之獲。平時所讀,小說、詩歌以及社科類居多,歷史鮮有涉獵。人事代謝,往來古今,畢竟歷史已經是過去的事,而況歷史受政治影響太甚,有時虛構之處比之小說也許過猶不及。讀小說之時本來知其情節虛構,並不當真,所體悟者,書中人物人生之跌宕、人性之多樣而已,若有他獲,幸甚。然讀歷史,心懷其為真實往事記錄之念,若後發覺竟而被主觀臆造,能不大呼上當?
然而後來覺知,有真實存在之歷史,卻並無真實存在之歷史學。學問以語言傳世,語言為思維之映照,然語言之侷限性在所難免,一旦“說”出“寫”出,即已失真。歷史的真實,竟而是一個相對概念。佛曰,不可說,不可說,誠不我欺。於是始以一種坦然心態接受歷史,所讀未必真,然若能最大限度接近於真,即可讀。而況細節與史實之外,史觀也許更為重要。學者窮己之智識,庖丁解牛分析史實而後所思所想,往往鞭辟入裡,言己所不能知不能言,後以此為鑑,觀望斯人斯世,則進益深矣。
且人浮於世,並無現在,若言現在,則現在已成過去。現在,實為過去與未來之臨界點。人生之意義,亦只能於過去之回想與未來之暢想中圖之。若如此,歷史,不能不讀。
去年曾買《全球通史》,然感其厚重未能靜心通讀,且從此本短小精悍之《極簡歐洲史》始。雖短,所思亦深矣。
希臘、希伯來(“雙希文明”)及日耳曼戰士文化對歐洲發端有何影響?科技之發展、宗教之興盛、戰爭之狂熱,歐洲如何在矛盾中進步?權力分散、政教合一、小國林立,歐洲的劣勢如何反而成為優勢?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歐洲如何從中世紀脫胎換骨,逆襲東方文明?
這裡未必有唯一的正確答案,但卻有一家之言的深刻觀點。
以下是個人整理的讀書筆記,分享於此: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為什麼歐洲對現代文明的影響這麼深
“讀史使人明智”,是否果真如此我不敢斷言,畢竟讀書於我,更接近是一種自娛的方式而已,並不比其他的娛樂方式高階。若果然能更有進益,則為額外之獲。平時所讀,小說、詩歌以及社科類居多,歷史鮮有涉獵。人事代謝,往來古今,畢竟歷史已經是過去的事,而況歷史受政治影響太甚,有時虛構之處比之小說也許過猶不及。讀小說之時本來知其情節虛構,並不當真,所體悟者,書中人物人生之跌宕、人性之多樣而已,若有他獲,幸甚。然讀歷史,心懷其為真實往事記錄之念,若後發覺竟而被主觀臆造,能不大呼上當?
然而後來覺知,有真實存在之歷史,卻並無真實存在之歷史學。學問以語言傳世,語言為思維之映照,然語言之侷限性在所難免,一旦“說”出“寫”出,即已失真。歷史的真實,竟而是一個相對概念。佛曰,不可說,不可說,誠不我欺。於是始以一種坦然心態接受歷史,所讀未必真,然若能最大限度接近於真,即可讀。而況細節與史實之外,史觀也許更為重要。學者窮己之智識,庖丁解牛分析史實而後所思所想,往往鞭辟入裡,言己所不能知不能言,後以此為鑑,觀望斯人斯世,則進益深矣。
且人浮於世,並無現在,若言現在,則現在已成過去。現在,實為過去與未來之臨界點。人生之意義,亦只能於過去之回想與未來之暢想中圖之。若如此,歷史,不能不讀。
去年曾買《全球通史》,然感其厚重未能靜心通讀,且從此本短小精悍之《極簡歐洲史》始。雖短,所思亦深矣。
希臘、希伯來(“雙希文明”)及日耳曼戰士文化對歐洲發端有何影響?科技之發展、宗教之興盛、戰爭之狂熱,歐洲如何在矛盾中進步?權力分散、政教合一、小國林立,歐洲的劣勢如何反而成為優勢?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歐洲如何從中世紀脫胎換骨,逆襲東方文明?
這裡未必有唯一的正確答案,但卻有一家之言的深刻觀點。
以下是個人整理的讀書筆記,分享於此: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為什麼歐洲對現代文明的影響這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