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刁博
-
2 # 偉宏33121673
人類征服宇宙,媛媛,還沒達到科學所達到頂點,理論物理學必須有很大的發展,才能救人類與安危,不然人類在這個地球的搖籃當中終究會慢慢的滅亡,我們必須開墾新的天地,就需要很多的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物,才能完成人類的宏偉目標
-
3 # 鍾銘聊科學
首先我要糾正一下,物理學的發現其實一直都有,只是說沒有愛因斯坦相對論那麼震撼罷了。所以,我可以理解成,題主想說的是,下一次物理學的革命性的大發現是什麼時候?直接給出答案:人的探測儀器能夠看到極大或者極小的世界的時候。
其實,物理學的重大發現都伴隨著觀測技術的革新。最早,我們肉眼可見的世界其實是宏觀低速的,我們需要一個能夠描述這些個世界的理論,最後牛頓力學完成這個使命。
後來,我們的儀器裝置可以觀測到比宏觀世界直接大十億倍的世界,也就是星系,這時候很多現象用牛頓力學的話,誤差就會非常大,那咋整?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他的相對論在大的尺度上,誤差比牛頓力學低得多。所以,其實相對論用在大尺度上更合適一點,在宏觀低速的世界,其實用起來很麻煩,所以人類登月這種事,其實還在用牛頓力學。
而往小了去,小十億倍的世界,其實是奈米及以下的世界,牛頓力學在這裡又一次失效,所以才有了量子力學。它可以很好地描述這個世界。
但是,尺度大到客觀宇宙時,相對論因為受到光速的限定,所以也不好使了,而比量子世界再小十億倍的世界,量子力學也無法描述了,這時候這個極大和極小的兩端就需要新的理論。但所以現在還沒有被提出來,就在觀測技術還達不到,極小的世界我們目前無能為力,而極大的世界,引力波的觀測興許能帶來一些可能性。
在相對論之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時間和空間的測量與參考系的選擇無關。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與光源及觀察者的速度無關,長度、時間等的測量也與物體的運動情況有關,人類對質量、能量、長度、時間、速度等的認識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確掀起了一場物理革命,這場革命的爆發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
科學史上能夠稱得上革命的發現並不多,除了相對論的建立,達爾文的進化論算得上是革命;量子力學的建立也算得上是革命。革命必須要有認識上的顛覆,像元素週期律、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等雖說也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光輝成就,但並不能稱得上是革命性的發現。
若是問物理學的下一次革命會是什麼?會發生在什麼時候?恐怕誰也說不清楚。很多人認為目前物理學界最有可能接近牛頓、愛因斯坦的人物就是愛德華·威騰,他是弦理論的最大貢獻者。不過目前看他的理論還看不到能夠用什麼方法去檢驗,也有像楊振寧這樣的傑出科學家並不看好弦理論。
100多年前的時候,物理學中兩朵不起眼的烏雲引發了物理學上翻天覆地的變化。兩朵烏雲一朵澆灌出了相對論,一朵澆灌出了量子力學。很多人認為,今天的物理學也面臨著類似100多年前的烏雲。
暗物質、暗能量困擾物理學家已經很多年,科學家用了各種手段試圖去尋找暗物質的蹤跡,但至今一無所獲。這個情景很容易讓人想起100多年前的以太。以太曾經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最終卻被判為死刑。今天物理學家夢寐以求的暗物質會不會重蹈以太的命運?如果暗物質真的不存在,物理學大廈真的就要做出重大改變了。雖然絕大多數物理學家們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但這種情況的出現的確也有一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