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02505543991

    你說錯了,高溫下不是紅熾,紅熾只是溫度還不夠高,溫度再好一些就白熾了。白熾燈就是,你通電是白熾狀態,斷電以後燈絲會變紅然後再熄滅。

    而且不只是金屬,岩漿不也照樣能發光。

    這個物質受熱發光原理,你物理裡學過原子能級,學過能級躍遷就懂。原理就是原子受熱會往高能級躍遷(吸收能量),但是能量越高越不穩定,它擁有回到低能級的趨勢,躍遷回低能級時會放出能量,放出能量以電磁波形式。

    不同的能級差之間的跨度是不一樣的。溫度低的時夠吸收的能量低,小跨度的躍遷佔的比例比較大,釋放出的電磁波能量也低,表現就是這個電磁波頻率比較低,而溫度越高,釋放出的高頻電磁波佔比就越大。這個電磁波頻率到了人眼可見範圍時,你就能看見它發光了。

    所以低溫時釋放出的是紅外線,人眼不可見,(所有物體都能釋放紅外線,熱成像儀可以看到),當物體溫度越來越高時,釋放出的電磁波頻率越來越好,到達紅光程度時你就能看見呈現紅熾狀態了。

    溫度繼續增高時,高頻電磁波含量越大,而低頻電磁波並不會消失,只是會佔比變少而已,所以顏色開始由暗紅→赤紅→橙紅→橙黃變化,溫度越高,紫光佔比越大,而白光是所有顏色光的集合,所以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會由紅熾慢慢變成白熾狀態。

    比如說鍊鋼廠的鐵水一般都是黃色,溫度越高越偏白。

    冷卻下來變成固體時,溫度越高越偏黃橙,越低越偏紅,比如軋鋼時的鋼是橙紅色,鍛造時的鋼是暗紅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粘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