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調大叔

    籠統的說。就是出汗過多吖。

    比如,別人大部分同一場景,都沒有汗,你一直出汗。

    別人吃飯都不出汗,你一身汗。

    別人睡覺都不出汗,你一身汗。

    別人平常不運動的時候基本沒汗,你一身汗。

    天氣很適宜的時候,別人沒汗,你一身汗。

  • 2 # 雲端美

    中醫確實沒有用神經的視角去解決疾病問題。對於異常出汗,中醫有若干種觀點和配套的方法。

    一曰自汗,就是沒有什麼運動或者氣溫很高,但就是出汗。自汗,被中醫認為是陽虛,補益腎陽解決。

    二曰盜汗,睡眠時出汗,嚴重的早起可以看到人形汗溼在床單枕頭上。盜汗,被中醫認為是陰虛,補益腎陰解決。

    三曰固定時間出汗,有些人會在下午兩點或某個時間出汗,被中醫認為是營衛不固,調和營衛之氣予以解決。

    四曰潮熱出汗,發生於更年期,女多男少;從肝腎之陰論治。

    還有一些複合原因出汗情況,甘麥大棗湯為基礎加減治療效果不錯。

  • 3 # 城裡的鄉醫生

    中醫為什麼要講神經,神經是西醫的命名,太攏統了,人的一身到處都是神經,不講神經就分辨不出多汗症了。我告訴你,稍加活動就出汗,別人不出汗。或者不活動區域性也出汗,這些都是多汗症。多汗症是身體陰不維陽,氣不固汗,汗往外跑,會傷及人體陰維物質,最後陰傷極,而人乾瘦,不能支援體力而告終,再不調整就面臨死亡。

  • 4 # 純鈞LHGR

    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不可過洩,過洩則耗,傷人之正氣,導致體質虛弱,疾病纏身。中醫認為,多汗症多因脾胃溼熱,蘊蒸肌膚,迫津外洩而致,或素體陽氣不足,腠理不密,衛外不固,津液外溢而致。在中醫屬“自汗”、“盜汗”範疇,益氣固表、育音清熱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方法。

    1、太陽中風證:汗出惡風,周身酸楚,身微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緩。

    2、外感風熱證:身熱汗出,微惡寒,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

    3、暑傷氣陰證:盛夏季節,汗出量多,煩渴引飲,肢倦神疲,舌質淡嫩少苔,脈虛無力。

    4、熱熾陽明證:大汗不已,高熱面赤,煩渴引飲,舌苔黃燥,脈洪大有力。

    5、亡陽證: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汗液清稀而涼,畏寒倦臥,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呼吸微弱。舌潤,脈微欲絕或浮數而芤。

    6、亡陰證:大汗不止,汗出如油,汗液粘稠而鹹,身熱,手足溫,渴喜冷飲,呼吸氣粗,體倦神疲。唇舌乾紅,脈虛數或細數無力。

    7、陽氣虛自汗:白天易出汗,動則尤甚,稱為自汗。多伴有畏寒肢冷,氣短懶言,面色白光 白,平時不耐風寒,極易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

    8、陰虛盜汗:入睡時汗出,醒來即止,稱為盜汗。多伴有潮熱,顴紅,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

    9、戰汗:多見於外感病的過程中,先惡寒戰慄,繼而汗出。

    10、汗出偏沮:半側身體有汗,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可見於中風先兆、中風證、痿證、截癱等病,

    多汗可見於許多疾病之中,病因雖多,但基本是外感虛實兩類。外感表證出汗發病急、病程短,伴有惡寒發熱等表證;內傷病出汗比較複雜,大汗出者有實熱證和虛寒證之別,前著具有四大證特徵,後者則見一派虛寒之象。自汗和盜汗是指不同時間的出汗,臨床上尚須結合四診資料以判斷陽氣虛或是陰虛所致。

    此外,不同部位多汗,也有不同的對應:

    1、額頭多汗——肝陽上亢

    建議平時儘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2、鼻子多汗——肺氣不足

    肺氣不足主要是因為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佈的部位,透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3、頸部多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佈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全頸部多汗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後頸部多汗一般是腎虛。除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外,此類人也應加強運動鍛鍊。

    4、腋下多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若診斷為汗腺過大,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鐳射治療。另外,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多汗——脾胃失和

    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症狀。

    6、手心、腳心多汗——血虛

    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典街機遊戲《名將》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攻擊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