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汽車兄弟
-
2 # 福筱航
這下好了賓士已然入股了
有個吉利沃爾沃
再有個吉利斯馬特
吉利!
不過斯馬特是虧四十億美元
哦還不是美元是歐元
那沃爾沃盈利了嗎?
-
3 # 榛名說車
很簡單啊,有補貼。
國內的咖啡法則和雙積分實際上模仿的是美國加州的零排放法案。
汽油車積分不達標要向生產電動車的企業進行積分購買。
國補地補還有錢拿,這不是美滋滋是什麼?
所以吉利提出2020年之後變成了純電。
外加上汽車製造這種企業會得到一堆優惠政策,尤其是稅收優惠。
有事沒事都是賓士給你信用背書,吉利只管拿錢就是了。
愁什麼客源啊,大城市你看看北京新能源指標排到了五年之後啊。
這個指標是你得到了之後,不買車一段時間強制作廢的。
而且將來電動車救援 保養又是一筆錢。
電動車更換電池 不予補貼 ,基本是自己說是什麼價格你就得捏鼻子認了。
將來吉利遊說一下,微型汽車類似日本的K-CAR一樣。那簡直不會再美妙了。
鈴木的Alto就是K-CAR,早年間還不是一樣坐四個人。
在限牌和錢面前,由不得你不買純電動微型車。
-
4 # 玩車時代
個人分析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原因一、雙方股權繼續深度合作
眾所周知,吉利在去年就已經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份,這讓吉利成為了戴姆勒最大的單一股東。而戴姆勒集團正是梅賽德斯賓士的母公司,因此吉利此舉意在最終入股賓士。作為汽車的發明者,百年品牌賓士現在有了來自中國的大股東,這無論對吉利在國際的聲望還是技術收取都有極大的幫助。
那麼這跟收購smart有什麼關係呢?這裡我們得了解下smart品牌創立的背景,九十年代初,梅賽德斯-賓士與手錶巨頭瑞士Swatch公司合作創立了smart車型,那麼我們不難看出smart就是賓士旗下的,現在吉利收購50%的股權,就等於又進一步控股了賓士!這一收購舉動其實就是跟收購戴姆勒股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皆在控股賓士。
原因二、吸收賓士的新能源技術
最近幾年,作為百年汽車品牌的賓士也積極佈局新能源汽車市場,也相繼釋出了好幾款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其中就包括smart。其實smart電動車已經在國內上市,但是高達二十多萬元的售價無能人接受。如果不久將來能實現中國產,那價格肯定會下降很多,再加上中國產可以獲得補貼,相信以賓士為背書的smart電動車在國內還是很有市場的。而吉利也就順理成章的擁有了新能源造車技術,可謂一舉兩得。
原因三、國內小微車型的市場前景
雖然現在smart車型並不盈利,銷量也一般。但是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不一樣,國內主要原因還是純進口的smart售價太高,並不是該車型沒有受眾群體。隨著國內90後甚至00後成為了新興消費群體,他們的汽車消費觀念完全不同,由於大部分90後家庭都已經擁有了第一輛車,因此只要一個人夠用的小微車型會成為這類年輕人的首選。而且如果是新能源車型,又可以在諸如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獲得上牌名額。相信在未來中國產後,smart如果真能降到10萬元級售價,那這款小車的銷量會很可觀,這也是吉利所看到的投資前景吧!
回覆列表
最近有訊息顯示,吉利計劃收購Smart的50%股份,但是吉利和戴姆勒方面都表示目前沒有相關的訊息可以披露,不過空穴不來風,自從吉利收購了戴姆勒集團的股份之後,吉利和戴姆勒一直在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此次收購Smart的股份對於兩者來說也是一次不錯的合作機會。
但是Smart品牌從1998年創立以來,21年的時間裡面從來沒有實現過盈利,並且至今已經虧損高達40多億歐元,那麼為什麼對於這樣一個持續虧損的品牌,吉利願意收購50%的股份呢?
其實這就涉及到未來汽車領域發展的方向了,目前國內市場正在大力推動新能源車型的發展,歐洲市場也是同樣如此,目前Smart品牌主要以微型燃油車為主,銷量表現欠佳,所以戴姆勒集團也早就打算把Smart重新打造為一個純電動汽車品牌,這正是吉利所看中的地方。
Smart品牌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欠佳,但是在國內的知名度和銷量表現都比較不錯,最近幾年甚至還有銷量增長,所以如果Smart品牌可以實現電氣化的轉變,並且在國內工廠進行中國產,那麼就會成為一個比較容易打入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品牌,未來電動微型代步車也會有比較大的市場,同時電動微型代步車在歐洲市場也比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