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83294759
-
2 # 讀史之樂
明朝的大部分官員都是從科舉考試中選拔出來的。考中進士後,一般會分配到中央各部門觀政,就是實習。而才華出眾者會被分配到翰林院觀政,成為庶吉士。
三年實習期滿後,大部分人會成為正式官員,被分配到朝廷的各個機構任職,或下放到地方任職。
從明英宗開始,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定,“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也就是說要想進入內閣拜相,必須要有在翰林院工作的履歷,否則想都別想。
有明一代一共有160多位閣臣,內閣首輔50餘人。內閣首輔相當於以前的宰相,其中任職最長者為楊士奇,任期達21年,但他不是進士出身。其次是嚴嵩,任期為17年。
明朝進士到宰相,再到去職,一生為官,最長的有六位。他們是楊溥、劉健、楊廷和、楊一清、費宏、嚴嵩。
楊溥,朱允炆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及第。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年)為首輔。正統十一年(1446年)卒於任上。從進士到宰相,用時45年。從進士到相職去位,歷時47年。
劉健,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年)進士及第。明憲宗(朱見深)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為閣臣。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一年(1498年)為首輔。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致仕。從進士到宰相,用時39年;從進士到相職去位,歷時47年。
楊廷和,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進士及第。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為首輔,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致仕。從進士到宰相,用時35年。從進士到相職去位,歷時47年。
楊一清,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進士及第。嘉靖五年(1526年)為首輔,嘉靖八年(1529年)致仕。從進士到宰相,用時55年。從進士到相職去位,歷時57年,除去致仕10年,仕宦47年。
費宏,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狀元。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為首輔,嘉靖六年(1527年)二月致仕,其間,楊一清短暫為首輔;嘉靖十四年(1535年)七月受召,八月入內閣,十月卒於任上。從進士到宰相,用時38年,從進士到相職去位,歷時48年,除去致仕17年,仕宦31年。
嚴嵩,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為首輔;從進士到宰相,首尾用時40年;從進士到相職去位,歷時57年,其退官在10年以上,為官約47年。
如果算上致仕的時間,六人中為官生涯最長的是楊一清和嚴嵩,約57年,其次是費宏,約48年,如果不算致仕時間,除費宏外,基本上都是47年的為官生涯,大約半個世紀。
-
3 # 四川達州人
這麼算:明清時舉人的平均年齡31歲,進士35歲。按照流行慣例70歲申請致仕,進士平均能當35年。少部分20出頭的進士能夠當40~45年官,極少部分因晉升到內閣大學士,可接近80退休,能超過50年。
1、大部分進士都屬於三甲,科舉後按從七品授予州府司法副職,三年後統一晉升正七品,然後在府州縣進行轉任,多數到70歲退休致仕前能晉升到正五品。
2、二甲進士,開始和三甲進士之前一樣。後面晉升更快些,70歲退休前能達到四品知府或三品按察使這些級別。
3、一甲進士,官運都不怎麼好,在中央翰林院磨資歷,到老也就三品退休。
4、庶吉士,因為入部學習能夠接觸高官,相對要幸運一些,年輕時如果能夠提前在州縣經歷主官職務,入內閣的機會頗大,40多歲擔任侍郎也是有的,從後全看皇帝與人脈。出將入相也不是夢。
回覆列表
首先,明朝是不設宰相的,實行內閣首輔制。宰相在開國之初就被朱元璋廢除了。如果真要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說明朝從進士到首輔去職需多長時間?
凡讀過明史的人,對明朝那些事兒都留下了很深印象。凡首輔大抵都沒有落下好下場的,個別除外。大概回顧了一下,比較有名的幾個,可以參考。楊榮用時19年,楊溥用時47年,劉健用時47年,楊廷和47年(含丁憂),楊一清47年,謝遷54年,大奸臣嚴嵩用時54年,徐階歷時46年,張居正35年。上面九位明朝首輔,平均用時44年。
現在來看,一般普通人透過科舉,一心只讀聖賢書,是很難達到這個級別的。所謂宰相或首輔,實為先世龍鳳轉世。我們常言到,成就一個貴族,需三代人的心血努力。如果成就一位宰相級人物,憑我們老百姓,恐怕需三十多代人的努力,未必達成。你想想,孔子的子孫到現在才僅僅七十多代人。
所以,宰相不是人人都能當上的,那需要多麼強大的稟賦和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