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能降低膽固醇 膽固醇是飽和脂肪酸在膽鹽作用下形成的,我們平常吃的豬油經過太多數是飽和脂肪酸:而魚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 量點總是的70%~80%,它在人體內能阻隔止膽固醇的合成,防止動脈硬化,所以應該常吃魚。 許多老人都患有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這些疾病都與攝入過多的脂肪及膽固醇有關,飲食上需加以注意。通常,每100克食物中含膽固醇200毫克以上者,醫學上稱為“高膽固醇食物”。在每100克食物中,豬肉含膽固醇約69毫克,羊肉約60毫克,雞肉約80毫克,而銀魚卻高達361毫克,河鰻約177毫克,泥鰍約136毫克,黃鱔約126毫克,鱈魚約114毫克。所以,像銀魚、河鰻、泥鰍、黃鱔、鱈魚等膽固醇含量較高的無鱗魚類,老年人應儘量少吃,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魚子的膽固醇含量比各種魚肉都高,大約每100克中含400多毫克膽固醇,老年人最好不吃。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還是喜歡吃就吃吧,不吃多了就是!:) 說法一: 鱔魚、鯰魚、魷魚等無鱗魚膽固醇高,常吃易患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說法二: 常吃無鱗魚可以使心臟病致命的比例大幅降低44%。美國華盛頓大學透過研究發現,魚油中人所共知的歐米伽3脂肪酸可減少血液阻塞,防止血液凝塊的形成,從而降低心臟病發病的危險係數。我們建議你每週吃兩次魚,其中至少一次應該是無鱗魚,像鮭魚、沙丁魚、鯡魚、大馬哈魚、鮮金槍魚和鯖魚都是很好的選擇。 說法三: 最近,有些媒體報道了無鱗魚的一些飲食禁忌,很多讀者打來電話詢問,無鱗魚和有鱗魚到底有什麼區別,哪些人不適合吃無鱗魚?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魚類研究專家王存信教授告訴記者,所謂無鱗魚和有鱗魚,只是魚種不同而已,兩者在營養價值上並沒有很大差別。一般來說,無鱗魚大部分生活在超過500米以上的深海里,主要為鰻鱺目的魚種,比如海鰻和海鱔等;在淡水魚中,只有泥鰍和河鱔屬於無鱗魚。王教授還說,很多人以為海魚中的昌魚和帶魚是無鱗魚,實際上它們都是有鱗魚,只是魚鱗細小,不易被發現而已。 民間流傳無鱗魚是發物,生病的人吃了,會加重現有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對此,湖北省中醫院的甘愛萍教授解釋,中醫只是認為無鱗魚和有鱗魚相比,更偏溫性、易產熱,因此熱性體質,比如平時容易上火、口乾、長瘡、大便乾燥的人應該少吃,否則會加重這些症狀。不過,甘教授也強調,這些只是根據中醫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並沒有經過循證醫學的驗證。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主任孫孟裡則指出,西醫中並沒有關於患某些疾病不能吃無鱗魚的說法。至於有些報道中提到的“結核病人在服異煙肼這種藥時,忌吃無鱗魚和不新鮮的海魚、淡水魚”的說法,孫主任指出,這有一定道理,因為這些魚中組胺含量比較高,而異煙肼是一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兩者發生反應,會造成組胺大量蓄積,導致中毒。
吃魚能降低膽固醇 膽固醇是飽和脂肪酸在膽鹽作用下形成的,我們平常吃的豬油經過太多數是飽和脂肪酸:而魚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 量點總是的70%~80%,它在人體內能阻隔止膽固醇的合成,防止動脈硬化,所以應該常吃魚。 許多老人都患有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這些疾病都與攝入過多的脂肪及膽固醇有關,飲食上需加以注意。通常,每100克食物中含膽固醇200毫克以上者,醫學上稱為“高膽固醇食物”。在每100克食物中,豬肉含膽固醇約69毫克,羊肉約60毫克,雞肉約80毫克,而銀魚卻高達361毫克,河鰻約177毫克,泥鰍約136毫克,黃鱔約126毫克,鱈魚約114毫克。所以,像銀魚、河鰻、泥鰍、黃鱔、鱈魚等膽固醇含量較高的無鱗魚類,老年人應儘量少吃,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魚子的膽固醇含量比各種魚肉都高,大約每100克中含400多毫克膽固醇,老年人最好不吃。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還是喜歡吃就吃吧,不吃多了就是!:) 說法一: 鱔魚、鯰魚、魷魚等無鱗魚膽固醇高,常吃易患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說法二: 常吃無鱗魚可以使心臟病致命的比例大幅降低44%。美國華盛頓大學透過研究發現,魚油中人所共知的歐米伽3脂肪酸可減少血液阻塞,防止血液凝塊的形成,從而降低心臟病發病的危險係數。我們建議你每週吃兩次魚,其中至少一次應該是無鱗魚,像鮭魚、沙丁魚、鯡魚、大馬哈魚、鮮金槍魚和鯖魚都是很好的選擇。 說法三: 最近,有些媒體報道了無鱗魚的一些飲食禁忌,很多讀者打來電話詢問,無鱗魚和有鱗魚到底有什麼區別,哪些人不適合吃無鱗魚?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魚類研究專家王存信教授告訴記者,所謂無鱗魚和有鱗魚,只是魚種不同而已,兩者在營養價值上並沒有很大差別。一般來說,無鱗魚大部分生活在超過500米以上的深海里,主要為鰻鱺目的魚種,比如海鰻和海鱔等;在淡水魚中,只有泥鰍和河鱔屬於無鱗魚。王教授還說,很多人以為海魚中的昌魚和帶魚是無鱗魚,實際上它們都是有鱗魚,只是魚鱗細小,不易被發現而已。 民間流傳無鱗魚是發物,生病的人吃了,會加重現有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對此,湖北省中醫院的甘愛萍教授解釋,中醫只是認為無鱗魚和有鱗魚相比,更偏溫性、易產熱,因此熱性體質,比如平時容易上火、口乾、長瘡、大便乾燥的人應該少吃,否則會加重這些症狀。不過,甘教授也強調,這些只是根據中醫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並沒有經過循證醫學的驗證。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主任孫孟裡則指出,西醫中並沒有關於患某些疾病不能吃無鱗魚的說法。至於有些報道中提到的“結核病人在服異煙肼這種藥時,忌吃無鱗魚和不新鮮的海魚、淡水魚”的說法,孫主任指出,這有一定道理,因為這些魚中組胺含量比較高,而異煙肼是一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兩者發生反應,會造成組胺大量蓄積,導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