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古詩
《明月夜留別》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中秋節古詩及含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含義: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裡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中秋節古詩賞析
《太常引》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品賞析:眾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透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為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藉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裡所說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為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說,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為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手法有著密切的聯絡。作者透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於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中秋節的古詩
《明月夜留別》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中秋節古詩及含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含義: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裡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中秋節古詩賞析
《太常引》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品賞析:眾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透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為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藉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裡所說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為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說,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為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手法有著密切的聯絡。作者透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於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