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55958050986

    我想更正樓主第一個錯誤觀點,竇娥不是捨棄自己的生命,她是被殺的!

    因為她是無辜的,她是在被逼無奈之下承認了罪行,後來竇娥自己也說的,她原本以為先承認下來,後面一定有清官來給她伸冤的,因為清官只要一查就可以查出不是她乾的,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後來就沒有後來了,是直接把她問斬了,所以她才會發下三個毒誓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可見她是不想死的,還是被壞人所害,又被無能的昏庸官員誤判,只能認命吧!樓主說,有沒有更好辦法可以存活,我想回答的是,那種情況,真沒有辦法,必死無疑。這也是無奈吧!但也是這部劇可以成為傳奇流傳下來的原因,如果竇娥後來有金主來救了她,讓她死裡逃生,並且懲治了惡霸和昏官,我想我們就不會看到這樣蕩氣迴腸的悲劇了,那應該是一部喧鬧的喜劇吧!但不是這樣,生活就是現實,是沒有辦法的,在那種情況下就是死局,竇娥是必死無疑的,這才是這部劇最最重要的部分。若是能夠存活,那這部劇就應該改名《歡天喜地竇娥翻身做主人》,這樣我們又看到了一出爛俗的懲惡揚善的喜劇,也就沒有現在這部流傳千古的史上最大悲劇了吧!

    樓主又說捨生取義,我想竇娥並不是捨生取義吧,完全沒有這次概念,竇娥是被冤被殺,沒有捨生取義的意味裡面,至於他崇高愛情觀,她只是不想改嫁而已,談不上崇高愛情觀。關漢卿成功塑造了好多女性形象,竇娥是不想改嫁的,還有一個是想改嫁的,她就是譚記兒。

    譚記兒則是《望江亭》中的女主角,一開始也是個寡婦,但她的性格則比竇娥要活潑俏麗的多,她還是守寡期間內心就十分期盼愛情,“我想著香閨少女,但生的嫩色嬌顏,都只愛朝雲暮雨,那個肯鳳只鸞單?”但她卻裝作不情不願;當她成為學士夫人時,溫文爾雅,舉止端莊;但當惡人來犯時,她轉身一變,就成了個俏麗潑辣的漁婦,“搖船捕魚、挽袖切鱠、傳杯遞盞、打情罵俏,無所不用其極,”最終賺得金牌,救得郎君。甚至在離開之前,譚記兒還回過身來,幽默而俏皮地向仇人深深地一拜,“我且回身將楊衙內深深拜謝,您娘向急颮颮船兒上去也,到家對兒夫盡分說那一番周折”,這才得意洋洋地揚長而去。在兩位主人公剛出場的時候,都有著年輕寡婦的獨特心理,兩人是一樣的看花落淚、對月傷情,都有著不甘守寡渴望愛情的羞澀情懷。但守寡三年後,這兩個女子卻直面不同的生活境遇,竇娥遇上潑皮無賴張驢兒,抵死不從,終於被冤入獄,血濺白練;譚記兒則如願改嫁,與夫君白士中舉案齊眉,即使其後碰到了麻煩也化險為夷,最終仍是“好夫妻”。

    實際上,竇娥之所以不屈從於張驢兒的根本原因並非是所謂的為了守節守貞,而是因為她對張驢兒沒有產生真正的愛情,所以並不能說關漢卿在宣揚封建的忠孝節義思想。譚記兒同樣也是少年守寡,但她並未有什麼想著守節至死的思想,在她遇見了中意的白士中後就毅然改嫁了。關漢卿是個尊重女性感受、女性意願、女性尊嚴的作家,他尊重她們的選擇,她們的愛情,這恰恰是其反抗封建禮教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實娥冤這部劇對我影響是很大的,其實很早在讀書時候就瞭解這部劇了。但一直沒有全部閱讀下來,和關漢卿其他流傳下來的十七部劇一樣,這部篇幅也不是很長,有的是長的,但也不是很長那種,但很簡練,裡面的語言都是那種針針見血的,非常暢快淋漓。我是前段時間,正好我們這邊沒電,無法開啟電腦,我在沒電的時候,開啟平板電腦裡面的電子書,裡面有一篇竇娥冤,就看下來,我從未看到這麼有力量的劇,真的被它深深打動了,我感覺這部劇對我內心的震動是很大的,我已經不是第一次回覆關於關漢卿的劇了,我發現這部劇對我的影響已經潛移默化,我覺得說關漢卿是“東方莎士比亞”一點也不過,他的作品依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並且他的作品的語言,是那種非常能夠直指現實,但又不失文采那種。雖然他比莎士比亞要大330歲,可見我們國家的戲劇發展還是比較早的,他的劇和莎士比亞那些無與倫比作品放在一起一點都不遜色,我完全被他的語言迷住了。

    當然我不是說竇娥好冤啊,我非常憤慨,所以才打動我,讓我憤怒那種,其實是因為關漢卿的語言讓我覺得非常被他打動吧,我想大凡偉大作家,他的語言都是獨特並且可以直接打動到你內心深深處的,李白杜甫蘇東坡無不如此,還有好多好多作家都是有不朽語言的作家。當然還有我們現在讀到的關漢卿,他的語言有些潑辣,有些野味,就好像他自己說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

    關漢卿是不朽的,他被譽為是“曲家聖人”。是我們應該敬仰和學習的物件!謝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上貼過拔毒膏,膏藥粘在身上怎麼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