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肢、幻肢痛、殘肢痛是由於各種原因截肢後而出現的一種現象。在全部截肢術後病例中有90%的患者出現幻覺,其中有10%主述不能忍受的劇烈疼痛。疼痛多在斷肢的遠端出現,疼痛性質有多種,如電擊樣、切割樣、撕裂樣或燒傷樣等。表現為持續性疼痛,且呈發作性加重。殘肢痛多發生於高位截肢或肩關節、髖關節離斷術後,且上肢多於下肢。殘肢痛的發生率在15~71%。各種藥物治療往往效差或無效。對幻肢痛和殘肢痛的發生原理,目前尚無統一意見,西醫亦乏有效療法。中醫無類似病名,多認為系由於外傷切割,痰濁瘀血阻滯經絡,日久心肝兩虛,腦失榮養,神魂失調,則出現如夢寐變幻的幻肢痛。二、臨床特徵
疼痛的部位主要在截除肢體的遠端,如已截除的足或足趾,也可表現在小腿部,並常與殘肢痛同時存在。通常在截肢後或一週即出疼痛,但亦有在術後幾個月乃至數年以後遲發者。
一般病例的疼痛呈逐漸減輕趨勢,並在術後1-2年內最終消失;其中44%終身疼痛未減輕。
疼痛的程度和性質變化很大,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一天內亦有區別,多為搏動性、灼性或痙攣樣、扭絞樣的擰痛及有用鉗子緊箍樣、鑽孔樣(boring)、刺入樣等難以形容的疼痛。疼痛多為陣發性出現或加重,常於夜間、寂靜時發作。情緒興奮、疲勞、疾病、氣候變化都是加劇疼痛的誘因。各種藥物治療往往效差或無效。
檢查時常發現斷端有神經瘤或瘢痕硬結,區域性面板極為敏感,輕觸即可引起放射性幻肢痛。對本症的診斷並無困難。
殘肢痛的發病率為57%,在截肢後立即出現殘肢痛。殘肢痛的疼痛範圍較彌散,可波及整個斷端並向身體其他部位放射,也有少數病例疼痛僅限局於斷端一定的區域內。多為神經性痛,是因瘢痕中神經瘤的刺激而引起。疼痛性質呈跳痛。刺痛或灼痛,往往伴有血管痙攣及發汗異常;情緒激動、嘈雜聲響、天氣變化均可使疼痛加重。各種藥物治療往往效差或無效。 三、病因與病生理
迄今為止,對該症的病理機制認識尚不十分清楚,有關學說很多,大致可分二大類:
1. 末梢刺激學說:來自斷端神經瘤的刺激,傳至中樞(視丘)而產生幻覺和幻肢痛。
2. 中樞神經學術:即格式塔理論(或完型心理學),是一種心理作用,就是長年累月來自末梢的感覺已在腦皮質成體象。其中一部分突然消失,但體象並不從中樞消失。
最近又有人提出中樞神經塑性的新理論:認為創傷等傷害性刺激引起中樞塑性的細胞分子水平變化,是幻肢痛的主要原因。
應用非介入性磁共振成像技術(non-invas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ing),在人體揭示了截肢後大腦皮質功能重組現象。成年人截肢後其對側大腦皮質軀體感覺區內面部代表區擴大,並向中線方向伸入到被截掉的手的代表區。利用技術,截肢類似的大腦皮質功能重組現象相繼被驗證。四、常見治療方法
幻肢痛、殘肢痛的機制相當複雜,治療相當棘手,被稱為是疼痛專業中的三大頑症(癌性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幻肢痛)之一。
首先是預防其發生,醫生從截肢手術前即應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給以精神支援。其次是採用超前鎮痛措施。
幻肢痛的初期來自末梢的刺激是主要原因,因此,應把阻斷末梢向心傳入的刺激作為治療的著眼點,常用的治療手段有:
區域性痛點阻滯術
體神經阻滯術
交感神經節阻滯術,我們的臨床經驗表明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幻肢痛、殘肢痛有良好療效。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區域性理療? 針灸療法? 經皮穴位神經刺激療法? 心理療法? 人工冬眠療法 殘肢痛是指截肢後肢體殘留部分的痛疼。殘肢痛常因殘肢不良或穿用不合適的假肢引起。
(1)殘肢不良
`殘肢承重部位面板疤痕,植皮,皮下軟組織過少,面板與骨骼粘連,穿用假肢時常引起面板擦傷。
a殘肢的骨末端有骨刺,殘肢的骨突起過於明顯,在穿用假肢時常引起壓痛和面板損傷。
b殘肢的壓痛和面板表面過敏,多由於截斷的神經末端神經瘤或神經粘連所引起。
(2)假肢裝配不合適:多由於殘肢接受腔、假肢對線或假肢懸吊功能不好引起。
殘肢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輕的殘肢痛透過患者自己經常拍打,按摩殘肢過敏、疼痛的區域性可以逐漸消失。嚴重的殘肢痛需要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由於神經瘤引起的殘肢痛特點,是用手指在殘肢末端軟組織中可以摸到個約黃豆大至蠶豆大的小腫塊,有的用手指壓迫患者會感到發麻、放射性疼痛。無痛的神經瘤不需要治療。長期神經瘤痛可引起嚴重的幻肢痛,因此應當及時手術切除。 很少人見過的菩提樹和菩提花!! 相知
幻肢、幻肢痛、殘肢痛是由於各種原因截肢後而出現的一種現象。在全部截肢術後病例中有90%的患者出現幻覺,其中有10%主述不能忍受的劇烈疼痛。疼痛多在斷肢的遠端出現,疼痛性質有多種,如電擊樣、切割樣、撕裂樣或燒傷樣等。表現為持續性疼痛,且呈發作性加重。殘肢痛多發生於高位截肢或肩關節、髖關節離斷術後,且上肢多於下肢。殘肢痛的發生率在15~71%。各種藥物治療往往效差或無效。對幻肢痛和殘肢痛的發生原理,目前尚無統一意見,西醫亦乏有效療法。中醫無類似病名,多認為系由於外傷切割,痰濁瘀血阻滯經絡,日久心肝兩虛,腦失榮養,神魂失調,則出現如夢寐變幻的幻肢痛。二、臨床特徵
疼痛的部位主要在截除肢體的遠端,如已截除的足或足趾,也可表現在小腿部,並常與殘肢痛同時存在。通常在截肢後或一週即出疼痛,但亦有在術後幾個月乃至數年以後遲發者。
一般病例的疼痛呈逐漸減輕趨勢,並在術後1-2年內最終消失;其中44%終身疼痛未減輕。
疼痛的程度和性質變化很大,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一天內亦有區別,多為搏動性、灼性或痙攣樣、扭絞樣的擰痛及有用鉗子緊箍樣、鑽孔樣(boring)、刺入樣等難以形容的疼痛。疼痛多為陣發性出現或加重,常於夜間、寂靜時發作。情緒興奮、疲勞、疾病、氣候變化都是加劇疼痛的誘因。各種藥物治療往往效差或無效。
檢查時常發現斷端有神經瘤或瘢痕硬結,區域性面板極為敏感,輕觸即可引起放射性幻肢痛。對本症的診斷並無困難。
殘肢痛的發病率為57%,在截肢後立即出現殘肢痛。殘肢痛的疼痛範圍較彌散,可波及整個斷端並向身體其他部位放射,也有少數病例疼痛僅限局於斷端一定的區域內。多為神經性痛,是因瘢痕中神經瘤的刺激而引起。疼痛性質呈跳痛。刺痛或灼痛,往往伴有血管痙攣及發汗異常;情緒激動、嘈雜聲響、天氣變化均可使疼痛加重。各種藥物治療往往效差或無效。 三、病因與病生理
迄今為止,對該症的病理機制認識尚不十分清楚,有關學說很多,大致可分二大類:
1. 末梢刺激學說:來自斷端神經瘤的刺激,傳至中樞(視丘)而產生幻覺和幻肢痛。
2. 中樞神經學術:即格式塔理論(或完型心理學),是一種心理作用,就是長年累月來自末梢的感覺已在腦皮質成體象。其中一部分突然消失,但體象並不從中樞消失。
最近又有人提出中樞神經塑性的新理論:認為創傷等傷害性刺激引起中樞塑性的細胞分子水平變化,是幻肢痛的主要原因。
應用非介入性磁共振成像技術(non-invas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ing),在人體揭示了截肢後大腦皮質功能重組現象。成年人截肢後其對側大腦皮質軀體感覺區內面部代表區擴大,並向中線方向伸入到被截掉的手的代表區。利用技術,截肢類似的大腦皮質功能重組現象相繼被驗證。四、常見治療方法
幻肢痛、殘肢痛的機制相當複雜,治療相當棘手,被稱為是疼痛專業中的三大頑症(癌性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幻肢痛)之一。
首先是預防其發生,醫生從截肢手術前即應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給以精神支援。其次是採用超前鎮痛措施。
幻肢痛的初期來自末梢的刺激是主要原因,因此,應把阻斷末梢向心傳入的刺激作為治療的著眼點,常用的治療手段有:
區域性痛點阻滯術
體神經阻滯術
交感神經節阻滯術,我們的臨床經驗表明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幻肢痛、殘肢痛有良好療效。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區域性理療? 針灸療法? 經皮穴位神經刺激療法? 心理療法? 人工冬眠療法 殘肢痛是指截肢後肢體殘留部分的痛疼。殘肢痛常因殘肢不良或穿用不合適的假肢引起。
(1)殘肢不良
`殘肢承重部位面板疤痕,植皮,皮下軟組織過少,面板與骨骼粘連,穿用假肢時常引起面板擦傷。
a殘肢的骨末端有骨刺,殘肢的骨突起過於明顯,在穿用假肢時常引起壓痛和面板損傷。
b殘肢的壓痛和面板表面過敏,多由於截斷的神經末端神經瘤或神經粘連所引起。
(2)假肢裝配不合適:多由於殘肢接受腔、假肢對線或假肢懸吊功能不好引起。
殘肢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輕的殘肢痛透過患者自己經常拍打,按摩殘肢過敏、疼痛的區域性可以逐漸消失。嚴重的殘肢痛需要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由於神經瘤引起的殘肢痛特點,是用手指在殘肢末端軟組織中可以摸到個約黃豆大至蠶豆大的小腫塊,有的用手指壓迫患者會感到發麻、放射性疼痛。無痛的神經瘤不需要治療。長期神經瘤痛可引起嚴重的幻肢痛,因此應當及時手術切除。 很少人見過的菩提樹和菩提花!! 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