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上名醫
-
2 # 桂花芳香77105282
家屬應該如何護理中風患者?
中風患者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易激動。照顧時應耐心,細心,要多做其思想工作,使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有的患者知覺和運動機能較好,上下肢能動,但力量不足,有的恢復較差,尚不能起床,患側肢體只能微動,甚至知覺和運動完全沒有恢復,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照顧。
1.要給病人有計劃地安排好一天的生活內容,如作息時間表,文娛生活等。
2.注意給病人多翻身擦背部,預防褥瘡。多拍背部,鼓勵病人多咳嗽,以預防肺炎。有面癱者,因為口腔內容易積存食物殘渣,流涎等,要特別注意口腔衛生。
3.促使病人加強患肢鍛鍊,對病情允許的,可有步驟讓其進行肢體鍛鍊。開始動作輕,起床慢,轉動頭部不宜過猛,以免引起暫時的腦供血不足。以後循序漸進,初作被動運動,按摩患肢,活動大小關節(屈伸,旋轉,內收,外展等),以防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對有所恢復者,開始作主動運動,如床上坐起,舉臂,抬腿,抬腳等。如病情許可,要攙扶病人下床,練習站立,扶著走路,以其進一步恢復身體功能。對失語者,應教其說話,從“要”,“不要”,“來”,“餓”等開始。
4.病人飲食,應有營養,易消化,富含維生素,清淡,流質,(如藕粉,米湯,粥,糊狀食物)。宜少量多餐。注意煉其吞嚥動作,喂飯要慢,不說話,防嗆咳或食物進入氣管。
給面癱患者喂飯宜從健側往口慢慢送入。
此外,餵食要定量,定時。
5.搞好患者個人衛生,常洗頭,洗澡,睡前泡腳,常剪甲,定時大便,必要時用瀉藥。
6.對神清,身體初步恢復功能尚不能自己下床者,應該注意安全。可給病人床旁放好水杯,暖瓶,痰杯,收音機,尿壺,便盆等,使病人順手可得,又能放回原處。
7.護理病人者,要了解病人常服的藥物的簡單作用,用法,注意不要給錯藥或給錯劑量,須定時服藥。
以上是護理中風病人的注意點。供參考。
-
3 # 小小的孩
,鼓勵早期坐位訓練。目的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的產生及改善全身狀況,增強腰部肌力平衡,為站立創造條件。病情穩定者,發病後3—4天,就可以開始坐位訓練,將床頭逐漸抬高,次序是:先靠墊坐,然後自己持物華,直至坐位,時間越過30分鐘,每日堅持練習3—4次。中風後的恢復,可以在康&復&幫&平臺中看影片學習,康&復&幫&是很好的平臺,可供患者恢復治療時使用。
-
4 # 常窪醫院韓義升大夫
沒有臥床的患者應該加強肢體功能鍛鍊。
臥床的患者預防褥瘡和墜積性肺炎最為重要。預防褥瘡要勤翻身,按摩受壓部位,也可以用充氣墊預防。
預防墜積性肺炎要勤翻身,拍背促進排痰。
還要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主要的方法是多活動下肢。
-
5 # 欣奇蹟
病人不能自理時,家屬可在適當的情況下給予幫助,但應謹記是協助而非替代,應讓病人積極參與康復治療。
1、避免用力拉病人的患側手和肩膀,否則很容易導致肩關節半脫位。
2、協助時儘量站於病人的患側,以防病人遺忘患側,或向患側傾倒。
3、協助者須清楚每個動作的先後次序,指導病人時,指示一定要清楚。
4、協助病人採取良好的臥位、坐位和站立姿勢。
5、病人容易遺忘患側,故協助者須從患側與之交談,或使其觸控患側身體。
6、積極開導、安慰病人,鼓勵病人克服焦慮和抑鬱情緒,建立積極的人生觀。
-
6 # 使用者6508611265158
開導、安慰、鼓勵病人,克服焦急和抑鬱情緒。抑鬱及情緒不穩定是一般中風病人均有的表現,這是他們對喪失了某些生活機能的正常反應,可是,要使康復之路平坦無阻,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和行為。國內有一家自主訓練的平臺康&復&幫&,是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世界領先的語音訓練、影片 指導、自適應互動技術,透過海量的康復素材(文字、圖片、音訊、影片, 目前研發影片超過3000多個),為患者搭建了一個類康復醫院環境。
回覆列表
上海市黃浦區香山中醫醫院內科主任劉嬿溥表示:
中風患者的家屬在日常的護理中呢應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及時與醫生溝通,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同時呢也要注意患者患肢的擺放,在護理和康復師的指導下,要進行一個陽之謂的擺放,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潔,定期的要翻身拍背,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壓瘡的發生,採取得到的餵食方式,避免誤吸的發生,同時要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患者的個人衛生,每日要進行一個面板護理,同時呢要鼓勵幫助患者樹立信心。
那平時飲食的話,應以營養豐富品種多樣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少食動物脂肪,豬油奶油肥肉等脂肪酸含量較多的食物,那蛋黃和動物內臟含膽固醇較高,也應該儘量少食用。常吃些精肉豆類魚類等,提供身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牛奶等,也可以吃一些含碘比較豐富的食物。煮海帶紫菜蝦米等,要特別注意,每日的食鹽的量要在六克以下,那飲食應該清淡,多采用燉煮蒸的烹調方法,少油煎,少用刺激性強的調味品。此外呢每餐的飲食呢應該要適量,不宜過飽,更加不能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