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55976288107

    【背景】

    《三國演義》中的說客可謂如過江之鯽,你方唱罷我登場,像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情景,便是最為精彩的遊說事件。讀者一般對書中重要的幾次遊說場面耳熟能詳,卻未必注意到一個叫李肅的人,也成功地遊說了一次呂布,其實這也是《三國演義》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故事發生在小說的第三回,話說董卓為廢立之事與丁原鬧翻之後,丁原出城帶兵向董卓挑戰,結果丁原手下猛將呂布打敗了董卓的部隊。董卓非常想得到呂布這樣的人才,正愁無計可施的時候,中郎將李肅自告奮勇願做說客,於是董卓派李肅到呂布處遊說。

    【原文】

    李肅齎了禮物,投呂布寨來。伏路軍人圍住。肅曰:“可速報呂將軍,有故人來見。”軍人報知,布命入見。肅見布曰:“賢弟別來無恙!”布揖曰:“久不相見,今居何處?”肅曰:“現任虎賁中郎將之職。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獻與賢弟,以助虎威。”布便令牽過來看。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後人有詩單道赤兔馬曰:“奔騰千里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布見了此馬,大喜,謝肅曰:“兄賜此龍駒,將何以為報?”肅曰:“某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佈置酒相待。酒甜,肅曰:“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卻常會來。”布曰:“兄醉矣!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肅大笑曰:“非也!某說今日丁刺史耳。”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陽處,亦出於無奈。”肅曰:“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布曰:“兄在朝廷,觀何人為世之英雄?”肅曰:“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布曰:“某欲從之,恨無門路。”肅取金珠、玉帶列於布前。布驚曰:“何為有此?”肅令叱退左右,告布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將此奉獻。赤兔馬亦董公所贈也。”布曰:“董公如此見愛,某將何以報之?”肅曰:“如某之不才,尚為虎賁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布曰:“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肅曰:“功在翻手之間,公不肯為耳。”布沈吟良久曰:“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卓,何如?”肅曰:“賢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遲,在於速決。”布與肅約於明日來降,肅別去。

    【賞析】

    勸人殺掉義父、背叛原主,本是世上最難啟齒之事,但李肅卻駕輕就熟,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頃刻間就說動呂布拱手來降,這實在不能不讓讀者嘖嘖稱奇。李肅是如何來成功地策反了呂布呢?讓我們沿著作者的筆觸仔細往下看。

    首先,李肅一到呂布處,便以“故人”的身份和“賢弟”的稱謂與呂布套近乎,這樣可以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為遊說創造輕鬆和諧的氣氛。接著,李肅以“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之詞,向呂布灌迷魂湯,同時利用呂布容易見利忘義的弱點,以名驥赤兔馬來打動他,末了再加一句 “特獻與賢弟,以助虎威”,讓呂布飄飄然不辨東西。之後,李肅在與呂布對飲時,以“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卻常會來”之語,既引出丁原,羞辱呂布,同時也探測對方的底線。當呂布感到無地自容,不得不說出“某在丁建陽處,亦出於無奈”、“恨不逢其主耳”的話來時,李肅便從正面進行勸說,對呂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同時向呂布宣講董卓的好處,為其指明一條“棄暗投明”的路,終於使呂布動了背棄原主之心。當呂布恨無投奔董卓的門路時,李肅拿出金珠、玉帶,並挑明這些東西與前邊的赤兔馬均為董卓所贈,無疑給呂布吃了一顆定心丸。接下來,呂布第二次問李肅拿什麼作回報?其實這正是李肅遊說的目的,但他和第一次一樣仍然不從正面回答,而是從側面啟發與暗示呂布:“如某之不才,尚為虎賁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意在要他做一件大事,並且用激將法激呂布:“功在翻手之間,公不肯為耳。”呂布終於被逼得沒有了退路,不得不下定歸降董卓的決心。至此,李肅的遊說工作大功告成,但他最後不忘再催促一下:“事不宜遲,在於速決。”

    李肅遊說呂布這段文字,其出奇處在於從頭至尾,李肅沒有直接和明確地向呂布說一個“叛”字或“降”字,所有李肅想說的意思,都由呂布從自己口中說出了,讓人不能不驚歎羅貫中筆下的李肅,實在是有著高超的遊說本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交辭職報告後最短多久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