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字科普—新雷第一聲
-
2 # 上弦月A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東夷骨刻文(1.即大概古山東地;2.早甲骨文一千年左右)。古代的姓氏之別
先秦時姓氏有別。姓,表血緣宗親,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妊,表8個同血緣部落,同姓不可通婚。
氏,別貴賤,表官爵地旺。開始基本只有貴族階層有氏,主要來自王室分封。如周武王姬發之子唐叔虞,後獲封唐國,故稱唐叔虞,因“唐”可顯示其地位名望。唐叔虞後人便多以唐為氏。秦朝開始慢慢姓氏合一。
解良子孫也多以此為姓氏,世代繁衍,故山西宗解,被稱解氏正宗。當然是說血緣上,畢竟3000年了,後人肯定分部華夏各地了。
以上在史籍《萬姓統譜》和《通志·氏族略》等均有記載。解氏源於姬姓,本為同一血脈,所以解姓祖先可追溯到軒轅黃帝。
⑴.源於贏姓:春秋時顓頊後人秦非子從裴遷至解(今山西解州,也或洛陽)。後人以解為氏。
⑵.源於鮮卑族:南北朝時,鮮卑拓拔部被漢化改為解氏。時有解毗(枇)氏部落。
(3).源於滿族:同屬漢化改姓為氏。史籍載,滿族烏拉氏(又吳拉氏、烏喇氏),多有後人改為解姓,比如在吉林,黑龍江兩岸等地。
解縉《遊七星巖詩》草書,字如其人。解姓古今名人代表解姓人家雖只六七十萬人,但也遍及全國包括港澳。大概以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居多。解姓之名人不乏忠烈和才子。
解縉:大明第一內閣首輔;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楊慎和徐渭並稱大明三大才子,其中解縉以大明博學第一著稱;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總編。解縉進士,二甲第四名,其家族曾出現兩次“一門三進士”。解縉善對聯,華人皆知,書法同樣造詣高深,懷素之風。解縉性剛而不阿,後被陷害為錦衣衛指揮使紀剛雪埋而死。
解學龍:明朝進士。官任都察院副都御史、江西巡撫……反對閹黨魏忠賢專政。1645年5月南京淪陷,解學龍時任刑部尚書,投江殉國。著有《五垣諫草》、《撫江 奏牘》、《用兵紀》等。胞弟解學曾,也在南京城與清軍激戰後殉國。另,解學龍後人解湘麓和解鍾駿都是巨賈。
左1解方參加北韓停戰談判解方(1908-1984):共和國少將。吉林四平人。 曾任東北軍51軍參謀、副旅長、第113師參謀長。建國後,任解放軍第40軍副軍長;參加過抗美援朝作戰和對越談判;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
解長林(1917-2002):共和國少將。山東聊城人。抗戰時期主要活動在魯西北,先後擔任政治指導員、主任、副部長等工作。後,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時期,同樣多擔任政治方面工作,曾任武漢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
解振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共和國同齡人,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
解海龍和其攝影作品解海龍: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北京市崇文區文聯副主席;北京廣角攝影學會會長;《大眾攝影》雜誌編委。解海龍履歷極其豐富。
解海龍是社會責任感極強、滿滿正能量的攝影家,且一如既往地堅持。1995曾出攝影集《我要上學》,至今仍在為號召社會關注貧困區兒童而努力。中國希望工程攝影紀實展,94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展出。該專案分別在北京、香港、臺北、新加坡、大馬、美國和加拿大等展出過。
解曉東:解姓演唱屆代表。曉東屬於Sunny健康形象的,就像他的歌曲《今兒真高興》、《中國娃》、《火火的北京》、《健康歌》等。解曉東上過14次春晚,意不意外?
大家身邊有沒有碰到過解姓人家?
回覆列表
解,姓字,按讀音,《中國姓氏大辭典》將其分為四姓:一讀xie(四聲),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二讀jie(二聲),許多人認為這是誤讀;三讀hai(四聲,音害),山西有此姓;四讀sai(四聲,音賽),山西有此姓。本人認為,“解”的多音多姓,完全是方言造成的,遠古實際上是一個姓,按照方言,“解”還讀gai(三聲,音改),所以我們不能根據方言判斷姓氏出處,更不能根據傳說去瞎猜。
按血緣字、輩分字、婚合字、職能字四字法,“解”屬於婚合字,他的前代是角部族、刀部族、牛部族,他們經過幾代通婚,形成了“解”這個後代記號。當然,也可以把“解”看做是職能字,它是角部族刀工分族後再設的牛官記號,是角部族第三代,就是說,職能字裡也能分辨出輩分。具體理論解釋請百度《中國姓氏研究報告》、《人類文明的源頭在哪裡》、《中國姓氏研究報告發布人類文明密碼》、《漢字統一的途徑是什麼》等文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