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病毒性腹瀉中輪狀病毒腸炎佔40%左右,是發病率最高的症狀。其臨床特點為:

    ①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無明顯感染中毒症狀;

    ②病初1天-2天常發生嘔吐,隨後出現腹瀉;

    ④常併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治療和護理要點:

    飲食療法:母乳餵養的患兒可以繼續哺乳,但是要暫停患兒的輔食,人工餵養的患兒可以採用米湯進行餵養,少量多餐,每日6-7餐,並有湯、粥到麵條進行正常飲食的過渡,對於嚴重嘔吐的患兒,需要禁食4h-6h,不禁水,在症狀好轉之後進食。少食糖類和高脂肪以及刺激強烈的調味品。

    液體療法:在液體療法治療中需要認識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對於輕、中度脫水的患兒,輕度脫水的補液量為50mL/kg-80mL/kg、中度脫水80mL/kg-100mL/kg;其次,對於中度以上脫水並伴有嚴重腹瀉的患兒,需要採用靜脈補液,輸液的成分、量和滴注持續時間必須根據不同的脫水性質和程度決定,在治療中需要及時觀察患兒的變化而靈活掌握,同時還要注意糾正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中,對於新生兒以及重症患兒需要酌情使用抗生素;利用益生菌可以幫助患兒腸道恢復正常的執行狀態。

    護理:在護理中需要護理人員注意患兒嘔吐、排便和排尿的狀況,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喂水,防止患兒發生嘔吐現象,同時在大便後需要清洗臀部。

  • 2 # 家庭醫生線上

      腹瀉病是中國嬰幼兒最常病的疾病之一,而小兒腹瀉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以輪狀病毒最常見,被稱為輪狀病毒腸炎。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又稱為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腸炎的症狀與細菌性胃腸炎無明顯區別,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甚至部分輪狀病毒感染患者還伴有感冒症狀,如發熱、咽痛、頭疼、鼻塞等。此外病毒性腸炎與細菌性腸炎出現症狀不一致,前者患者多伴有發熱和高燒,且多影響呼吸道,即其同時有呼吸道症狀,也有消化道症狀。

      為了避免小寶寶感染輪狀病毒腸炎,是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的:

      一、避免寶寶與患者接觸,應早期發現患兒及隔離患兒,對密切接觸者及疑診患兒實行嚴密的觀察。

      二、切斷傳播途徑,加強飲食,飲水及個人衛生,做好患兒糞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飲用水源和食物被汙染。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兒,應限制其進入日託或學校。

      三、接種疫苗,輪狀病毒的疫苗已可在臨床應用。在流行期間,對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採用被動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四、注意寶寶奶瓶、玩肯定期消毒。

      五、養成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手部衛生。

      六、母乳餵養,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護作用。提倡母乳餵養,以減少幼兒患病的嚴重性。經牛輪狀病毒免疫後的犛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體,用此種牛奶餵養嬰兒也有保護作用。

  • 3 # 兒科醫生雨滴

    此病多在秋冬季流行,在電子顯微鏡下病毒顆粒形如輪狀,故命名為“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感染性腸炎在小兒病毒性腹瀉當中約佔了40%左右的發病率,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病毒性腹瀉。

    一、臨床特點有:

    1、發病急,經常咳嗽,流鼻涕,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經常開始有嘔吐的現象,隨後出現腹瀉。

    2、 主要發生在年齡≤1歲的兒童, 輪狀病毒傳染性極強。且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透過呼吸道飛沫、人與人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

    3、大便為蛋花樣,量多,不會臭,次數比較多,有時候一天能多達10餘次,糞便當中無膿血。

    4、由於大便次數多,常伴有嘴唇乾,小便少,等脫水症狀,如果沒有及時診治,可能會出現中重度脫水,引起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嚴重危及到生命安全。

    二、冶療和預防

    病毒性腹瀉並沒有特效藥物,只能是對症處理,防止脫水是第一要務,如果發現寶寶有腹瀉,等上述症狀就要趕緊往醫院。

    在家裡護理也要注意,每天開窗通風2-3次,地面和桌、椅、門把手等各種物體表面應定期做好衛生清潔。

    嬰兒奶嘴、奶瓶煮沸消毒15-20分鐘後使用,寶寶的玩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家庭成員和寶寶要養成勤洗手,注意衛生等良好衛生習慣。

    最有效的預防輪狀病毒感染,還是接種輪病疫苗,而且它接種的途徑是口服,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人人都有成為老闆的夢想”,那麼你敢創業嗎?關於創業,有哪些經歷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