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腦積水是指腦脊液容量增加,導致顱內壓增高的一種疾病。若在顱骨縫融合之前發生此病,常因頭顱增大而引起人們的注意。若顱骨縫已經融合,則頭顱不一定明顯增大,但顱內壓明顯增高。多見於6個月到7歲的小兒。腦積水為腦脊液迴圈障礙和吸收障礙及脈絡叢分泌過多,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腫痛等。
本病中醫學稱為解顱,意指小兒頭骨解開不合,系小兒弱症之一,常並見五遲、五軟、囟填、囟陷等證候。中醫學認為此病多系先天不足,胎稟怯弱,腎氣不充,或生後久病虛損所致;也有後天失調,脾虛溼泛;肝火上炎、髓熱毒壅以及水積腦絡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腦,常波及心、肝、脾等。
【治療】1.腎氣虧虛證【症狀】主症伴面色白光白,囟門平或凹陷,自汗,肢冷,畏寒,唇淡,舌胖嫩,苔白滑,脈沉遲或微弱,指紋淡。【方一】補腎地黃丸加減【來源】《醫宗金鑑》【組成】熟地黃45克,山茱萸30克,茯苓24克,山藥24克,牛膝24克,澤瀉15克,丹皮鹿茸15克。
【功效】補腎益髓,溫壯元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熟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山茱萸、山藥補肝脾,益精血;澤瀉、茯苓利水滲溼洩濁,丹皮清肝瀉火,三藥於補中寓瀉,使邪去而補乃得力,並能制滋陰藥膩滯之弊;牛膝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鹿茸補腎益精。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之功。
【按語】若頭顱日益增大,囪門脹突明顯,為腎虛不能化水,水液下聚於顱腦所致,合五苓散溫陽利水以治其標,標本同治,則療效較好;頭大頸軟,不能支援,為肝不主筋,加杜仲、續斷、五味子;伴眼球震顫,斜視或視力模糊,為肝腎俱虛,加枸杞子、菟絲子、決明子、菊花;四肢拘急痙攣,為水不涵木,肝陽上亢,加生牡蠣、白芍、天麻、鉤藤;日久不愈,陽氣損耗者,加紫河車、鹿茸。
2.陰虛髓熱證【症狀】主症伴面色萎黃,午後潮紅,盜汗,怕熱,煩躁,口乾舌燥,手足心熱,便秘,舌暗紅,苔微黃少津,脈細數,指紋紫暗或青。【方一】六味地黃丸加減【來源】《醫宗金鑑》【組成】熟地124克,山萸肉12克,山藥12克,澤瀉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功效】養陰清熱,補益肝腎。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空腹溫水送下。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陰補腎,益髓填精;山萸肉補肝腎;山藥益脾陰,兩者皆能固精;澤瀉利溼洩濁;丹皮清洩相火;茯苓淡滲脾溼。
【按語】伴有發熱者,加梔子、黃芩、黃連、大黃;驚悸者,加琥珀粉、珍珠母;便秘者,加當歸、制首烏、麥冬;腦室梗阻者,加丹參、桃仁、紅花、川芎、地龍。若陰虛火旺而腎陽匱乏者,宜陽中求陰,用河車大造丸。
3.脾虛水泛證【症狀】主病兼面色萎黃或蒼白,睡時露睛,納呆,腹脹。大便稀塘,小便不利,舌淡胖,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或緩而無力,指紋色淡。【方一】①附子理中丸合②五苓散加減【來源】①《陷氏小兒方論》②《傷寒論》【組成】人參9克,白朮9克,乾薑9克,炙甘草9克,炮附子9克,豬苓9克,茯苓9克,澤瀉15克,桂枝6克。
【功效】健脾祛溼,通陽利水。
【方解】方中重用澤瀉甘淡性寒,直達膀胱,利水滲溼;茯苓、豬苓淡滲利溼,增強利水之力;白朮健脾燥溼,培土治水;桂枝既解太陽表邪又內助膀胱氣化。炮附子、乾薑文中散寒;人參、炙甘草補益脾氣。
【按語】脾虛易致食滯,加生山楂、焦麥芽、焦神曲;便溏者,加車前子、山藥、菟絲子;嘔吐者,加半夏、竹茹、鮮生薑;腦室梗阻者,加丹參、桃仁、川芎、地龍。
4.熱毒壅結證【症狀】主症兼囟門高凸,頭顱日漸長大,發熱無汗,面赤唇紅,大便幹,小便黃,甚則驚厥神昏,兩目斜視,舌絳苔黃,脈滑數或疾,指紋紫滯。【方一】犀地清絡飲加減【來源】《重訂通俗傷寒論》【組成】水牛角12克,生地黃4.5克,連翹4.5克,赤芍4.5克,燈心草6克,丹皮6克,桃仁9克,白茅根汁薑汁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化瘀通絡。
【用法】用鮮茅根30克,燈心1.5克,煎湯代水以煎上藥,另加鮮石菖蒲汁10毫升沖服。
【方解】水牛角清解熱毒,直入血分而涼血;生地、赤芍、丹皮、桃仁清熱涼血活血,養陰生津;連翹清熱解毒;燈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煩;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薑汁解毒和緩藥性。
【按語】胸悶欲吐,舌紅,苔黃者,加瓜蔞皮、黃連、川貝母(即小陷胸湯);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肝經熱盛,驚跳目青者,用瀉青丸;腦室梗阻者,加水蛭、冰片;抽搐者,加全蠍、鉤藤、白芍。
【概述】腦積水是指腦脊液容量增加,導致顱內壓增高的一種疾病。若在顱骨縫融合之前發生此病,常因頭顱增大而引起人們的注意。若顱骨縫已經融合,則頭顱不一定明顯增大,但顱內壓明顯增高。多見於6個月到7歲的小兒。腦積水為腦脊液迴圈障礙和吸收障礙及脈絡叢分泌過多,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腫痛等。
本病中醫學稱為解顱,意指小兒頭骨解開不合,系小兒弱症之一,常並見五遲、五軟、囟填、囟陷等證候。中醫學認為此病多系先天不足,胎稟怯弱,腎氣不充,或生後久病虛損所致;也有後天失調,脾虛溼泛;肝火上炎、髓熱毒壅以及水積腦絡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腦,常波及心、肝、脾等。
【治療】1.腎氣虧虛證【症狀】主症伴面色白光白,囟門平或凹陷,自汗,肢冷,畏寒,唇淡,舌胖嫩,苔白滑,脈沉遲或微弱,指紋淡。【方一】補腎地黃丸加減【來源】《醫宗金鑑》【組成】熟地黃45克,山茱萸30克,茯苓24克,山藥24克,牛膝24克,澤瀉15克,丹皮鹿茸15克。
【功效】補腎益髓,溫壯元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熟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山茱萸、山藥補肝脾,益精血;澤瀉、茯苓利水滲溼洩濁,丹皮清肝瀉火,三藥於補中寓瀉,使邪去而補乃得力,並能制滋陰藥膩滯之弊;牛膝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鹿茸補腎益精。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之功。
【按語】若頭顱日益增大,囪門脹突明顯,為腎虛不能化水,水液下聚於顱腦所致,合五苓散溫陽利水以治其標,標本同治,則療效較好;頭大頸軟,不能支援,為肝不主筋,加杜仲、續斷、五味子;伴眼球震顫,斜視或視力模糊,為肝腎俱虛,加枸杞子、菟絲子、決明子、菊花;四肢拘急痙攣,為水不涵木,肝陽上亢,加生牡蠣、白芍、天麻、鉤藤;日久不愈,陽氣損耗者,加紫河車、鹿茸。
2.陰虛髓熱證【症狀】主症伴面色萎黃,午後潮紅,盜汗,怕熱,煩躁,口乾舌燥,手足心熱,便秘,舌暗紅,苔微黃少津,脈細數,指紋紫暗或青。【方一】六味地黃丸加減【來源】《醫宗金鑑》【組成】熟地124克,山萸肉12克,山藥12克,澤瀉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功效】養陰清熱,補益肝腎。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空腹溫水送下。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陰補腎,益髓填精;山萸肉補肝腎;山藥益脾陰,兩者皆能固精;澤瀉利溼洩濁;丹皮清洩相火;茯苓淡滲脾溼。
【按語】伴有發熱者,加梔子、黃芩、黃連、大黃;驚悸者,加琥珀粉、珍珠母;便秘者,加當歸、制首烏、麥冬;腦室梗阻者,加丹參、桃仁、紅花、川芎、地龍。若陰虛火旺而腎陽匱乏者,宜陽中求陰,用河車大造丸。
3.脾虛水泛證【症狀】主病兼面色萎黃或蒼白,睡時露睛,納呆,腹脹。大便稀塘,小便不利,舌淡胖,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或緩而無力,指紋色淡。【方一】①附子理中丸合②五苓散加減【來源】①《陷氏小兒方論》②《傷寒論》【組成】人參9克,白朮9克,乾薑9克,炙甘草9克,炮附子9克,豬苓9克,茯苓9克,澤瀉15克,桂枝6克。
【功效】健脾祛溼,通陽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重用澤瀉甘淡性寒,直達膀胱,利水滲溼;茯苓、豬苓淡滲利溼,增強利水之力;白朮健脾燥溼,培土治水;桂枝既解太陽表邪又內助膀胱氣化。炮附子、乾薑文中散寒;人參、炙甘草補益脾氣。
【按語】脾虛易致食滯,加生山楂、焦麥芽、焦神曲;便溏者,加車前子、山藥、菟絲子;嘔吐者,加半夏、竹茹、鮮生薑;腦室梗阻者,加丹參、桃仁、川芎、地龍。
4.熱毒壅結證【症狀】主症兼囟門高凸,頭顱日漸長大,發熱無汗,面赤唇紅,大便幹,小便黃,甚則驚厥神昏,兩目斜視,舌絳苔黃,脈滑數或疾,指紋紫滯。【方一】犀地清絡飲加減【來源】《重訂通俗傷寒論》【組成】水牛角12克,生地黃4.5克,連翹4.5克,赤芍4.5克,燈心草6克,丹皮6克,桃仁9克,白茅根汁薑汁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化瘀通絡。
【用法】用鮮茅根30克,燈心1.5克,煎湯代水以煎上藥,另加鮮石菖蒲汁10毫升沖服。
【方解】水牛角清解熱毒,直入血分而涼血;生地、赤芍、丹皮、桃仁清熱涼血活血,養陰生津;連翹清熱解毒;燈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煩;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薑汁解毒和緩藥性。
【按語】胸悶欲吐,舌紅,苔黃者,加瓜蔞皮、黃連、川貝母(即小陷胸湯);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肝經熱盛,驚跳目青者,用瀉青丸;腦室梗阻者,加水蛭、冰片;抽搐者,加全蠍、鉤藤、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