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抹呿衲份情

    臨床上,大多數精神分裂症病人起病緩慢而潛隱,誘因也不明顯。開始時,病人變得日益孤僻,對周圍的一切都不感興趣,對人冷漠無情,甚至對自己的親人也缺乏感情。他們精神萎靡,反應遲鈍,生活懶散,不修邊幅,學習成績下降,工作能力降低,時常發呆發怔,或矇頭而臥。這些“不打不鬧”的稱之謂“陰性症狀”的異常表現,是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狀,或者說核心症狀。隨著病情繼續發展,可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有的病人說話顛三倒四、東拉西扯、雜亂無章,並可出現許多古怪的“邏輯推理”,令人無法理解;有的病人疑心重重,想入非非;有的病人感覺到各種各樣的幻覺;有的病人無故哭笑,行為離奇或衝動傷人、毀物;也有的病人不吃不喝、不語不動,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猶如“木頭人”一般。這些都是精神分裂症的附加症狀,或者叫“陽性症狀”。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症病人都要具有基本症狀或核心症狀,但並不是每一個精神分裂症病人都具有“附加症狀”。如果隨著病情的進展,病人並不表現或僅表現小量的“附加症狀”,仍然是以“基本症狀”為主,則稱之為精神分裂症單純型或核心型。這種病人,即使病情進展到了最嚴重的階段,也不打不鬧。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反常表現也只不過是病人的難以交往、自言自語和獨自痴笑而已。

  • 2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現在,很多醫生喜歡把精神症狀分成陽性、陰性,就像把細菌分成格蘭氏陽性、陰性那樣。實際上,這是兩回事。細菌可以用格蘭氏染料染色,能夠染上藍紫色的算格蘭氏陽性,青黴素能夠把它們殺滅;只能染成淺紅色的,算格蘭氏陰性,青黴素對之無效,要用鏈黴素進行治療。有的抗菌素既能殺滅陽性、也能殺滅陰性細菌,就稱之為廣譜抗菌素。但是,精神病的症狀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情。現在,很多醫生和家長把二者等同了起來。是大大的錯誤。當初,因為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多種多樣,美國精神醫學家愛菊生(Adraesen)提出一種歸納分類的方法,把它們分為陽性、陰性兩類。她來中國講學時,我是她的翻譯,與她深入交談過有關這方面的看法。所以,應該說,在這方面,在中國,我最有發言權。她告訴我,當初她提出的分類原則是:凡是精神功能的亢進或歪曲,歸為陽性症狀,例如幻覺、妄想、和怪異行為。凡是精神功能的減退或消失,歸為陰性症狀,例如情感平淡、興致缺失、意志減退、言語減少和注意不集中。原本她想按照陽性和陰性症狀、試將精神分裂症病人分類;但是實踐下來,行不通。大多數病例是混合的,不可能分清。特別是,她自己認識到,她所提出的‘陰性症狀’的涵義還不太清楚,覺得它們與抑鬱症的表現、與抗精神病藥的錐外副反應,都很難分辨。例如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藥後,往往臉面沒有表情,究竟是‘運動不能’這種錐外副反應呢,還是‘情感平淡’,就很難區別,往往會被誤判。例如‘興致缺失’,往往是抑鬱症的表現,能不能算是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呢,看來還得問清楚患者自己有沒有認識,也就是有沒有自知力。至於‘注意不集中’,更沒有特徵性。所以,她早已放棄了按照陽性陰性症狀來對精神分裂症進行分類的努力了。所謂陽性、陰性,只是為教學研究方便、而嘗試的分類方法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病因或病理價值。細菌可以靠染色劑分成兩類,各有專門的、有針對性的抗菌素。但是,精神症狀並沒有專門針對性的抗精神病藥。根本沒有哪一個藥、可以像鏈黴素那樣專門治療陰性細菌地、專門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醫生或病家所聽到的都是藥廠為了推銷藥物而進行的‘吹牛’!隨便哪一種抗精神病藥,如果解決不了陽性症狀,就休想治療病人的陰性症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公賽男女雙打決賽對陣出爐,國乒率先鎖定一冠,男雙有望再下一城,賽程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