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然閱讀

    剛剛讀完《時光囚徒》。

    這是一本日本優秀科幻小說精選集,收錄了日本優秀科幻作家福田和代、林讓治等人作品,所寫內容涉及未來刑罰、人工智慧、壽命、閱讀、相對論、宇宙時空、醫藥等領域。

    《判處撿垃圾三噸之刑》講述的是關於未來刑罰,文中的主人公因推銷醫品被拒絕挖苦,一時氣憤,將一箱子藥品扔在路邊而被判撿三噸垃圾,雖然撿垃圾三噸沒有時間限制。但是,如若沒有完全撿垃圾的刑罰,則無法找工作,生活將面臨困境。故事的主人公為了儘早結束三噸垃圾的撿拾,可謂是絞盡腦汁。他將自己的家中的閒置品統統拿去計量所,甚至將飯桌、椅子、床、自己的頭髮都拿去了計量所,但是,對於三噸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文中幾次提到今天街上也是一塵不染,足見未來社會大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而撿拾垃圾的刑罰聽來可笑,卻從另一面冷酷地告訴我們不認真對待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自己也終將變得一無是處,也將是垃圾。

    《你相信不老不死嗎》是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

    一心尋找不老不死之人的年輕人,找尋了五百多年也只看到了三種人,不老的、不死的和為了讓人不老不死一直在做研究的科學家。事實上,自人類漸現文明,生存需要得以滿足之時,求長生不老令人們趨之若鶩,當然了,能夠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去尋找的,也只有秦始皇、漢武帝這些帝王了。

    不老的,樣貌如青年人,卻整天臥病在床;不死的,顫抖不已,耳聾眼花;為了將不老不死完美融合,科學家研究出了不眠不休藥。因為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如果將這三分之一喚醒,那也就相當於人類多了三分之一的壽命。

    法國文學家托馬斯·布朗爵士說:你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它的寬度;無法預知生命的外延,卻可以豐富它的內涵;無法把握生命的量,卻可以提升它的質。——這是對生命價值最好的解讀。

    最觸動人心的一篇是《量身定“寫”之書》。

    從偶然經過的書店得到一本為自己量身定“寫”的書,這本“書”可以重置三次。主人公“我”在書中讀到了自己的未來,在現實生活和書中場景之間來回轉換,“我”已經分法分清眼前和未來。“我”在兩次重置中看到的未來都是灰暗的,陰錯陽差的失業與失戀;亦或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結婚十年後妻子卻遇害。

    這本“書”讓“我”本就不明亮的生活更加陰沉,究竟要如何走出困境,僅僅依靠重置是不可能實現的。

    《時光囚徒》裡談及環保、談及閱讀,談及延年益壽,都是時下非常熱門的話題,也是關乎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生存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 2 # 鄭光赫

    我最近在看一套《收穫》雜誌選萃叢書,都是中短篇小說集,每冊約25萬字,不知道一共是多少冊,應該是按年代分類的,我借到了6冊,目前看完了4冊,好像都是1982年前後的,基本上包括了傷痕、反思、尋根、改革等思潮文學,以及愛情小說等。

    借這套書的緣由,是突然想看一下剛進入市場經濟後的小說與現在的有什麼不同,然後比較隨意地借了這一套書。讀起來,還是挺有新奇感的。

    比如《三寸金蓮》,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偶爾還能看到一個或兩個小腳老太太,現在可能大多數人都無法想象了。這篇小說的寫法雖然傳奇色彩挺濃,但總感覺情節有些生硬,最後母女間的對決、衝突形成的衝擊力顯得不夠。但是,過去以為裹腳無非就是從小把腳綁起來,不讓它長大而已,讀了這篇小說才知道其中的資訊量原來是如此巨大,比如裹腳的方法、小腳鞋的各種樣式,以及上層社會形形色色“戀足癖”群像等等。

    這篇《古墓》的開頭部分不由讓人想到了《盜墓筆記》,讀至過半,才發現是對官民關係的反思,對於貧窮而老實巴交的農民的同情和對官僚漠視農民、只顧自己往上爬的諷刺,讀來仍有感觸。

    還有一篇不得不提的是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當年張賢亮如同現在的明星一般的火,他是創作、經商兩手抓,且都成功的大作家。這次是重讀,小說描寫的那個年代下人性的變異及生活狀態,同樣是現在難以想象的。

    總之,感覺每個時代的作品都各有不一樣的味道。

  • 3 # 月之小

    這部作品,每次讀都讓人動容,語言猶如一曲《琵琶語》,細膩婉轉,纏綿悱惻,淡淡憂傷。

    我很喜歡的一段話:

    我的心緊張得像根琴絃,你一出現,它就顫個不停。我的心始終為你而緊張,為你而顫動;可你對此毫無感覺,就像你口袋裡裝了懷錶,你對它的繃緊的發條沒有感覺一樣。這根發條在暗中耐心地數著你的鐘點,計算著你的時間,以它聽不見的心跳陪著你東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幾百萬秒當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你如何讓微博搜尋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