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云易學堂

    相聲演員于謙與現代人貼得近,明朝英雄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距今500多年了,從明朝到今天在歷史中淹沒了很多人和事,留下的記錄大都是文字形式的,有點抽象。相聲演員于謙,經常會在電視或者網路中看到,喜歡娛樂的人基本知道相聲演員于謙的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在和郭德綱的相聲當中更是有讓人們津津樂道的“于謙的父親們”。

    提起明朝英雄于謙,人們對他的所知可能就是那首《石灰吟》,因為這首詩歌曾經出現在我們的課本當中,但可以肯定的很多人已經背不出這首詩歌了。記不起明朝的于謙,基本原因就是曾經的歷史儘管我們接受過教育,但並不見得時刻會記得。歷史上英雄無數,可歌可泣的事情也無數,然而我們能夠清清楚楚、原原本本的說出來的並不多,能說出來的人也是基本和所從事的職業有關係,比如歷史學家。

    其實在今天的我們提到于謙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相聲演員于謙,而非明朝英雄于謙。這個沒有多少可奇怪的地方,不妨設想一下在100年後又出現一位名字叫于謙的人,而且也是有名氣的名人,那麼在那個時候提起于謙,人們想到的也應該是同時代的于謙。時間衝到了人們的記憶,明朝英雄于謙和當代相聲演員于謙,一個抽象,一個具象,相聲演員于謙畢竟實實在在的在那,並且給他的粉絲們帶去了不少的歡樂。提到于謙,想到相聲演員于謙,就是一個實用論,相聲演員于謙真實的和我們的生活發生著交叉,開啟電視就能看到。

  • 2 # 娛雷

    當然是先知道我們的“京城第一頑主”、“抽菸喝酒燙頭”、人送外號“相聲皇后”的于謙老師啦!

    究其原因,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我們處於一個網際網路、資訊化高速發展的21世紀我第一次知道郭德綱,知道他的搭檔于謙,是2005年透過網路。那一年他倆在北京的小劇場的相聲演出,透過觀眾的口口相傳迅速竄紅,然後他們的表演影片被人上傳至網路,並以排山倒海之勢“紅遍全網”,成為各大媒體追逐報道的焦點。也就是在05/06年,我們普通觀眾才猛然發現,“非主流相聲”這麼有魅力!隨著德雲社的持續爆紅,與之相關的各種爆料或新聞頻頻見諸報端,我也是從這些新聞中知道了于謙老師的另一面,原來他身份多元:導演,而且還是正經的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的喲;演員,作品有《九九歸一》、《大宅門1912》、《編輯部的故事》,當然最近兩年大家更熟悉的兩部作品一個是吳京《戰狼2》裡的“奸商”, 一個是今年好評如潮的《老師好》中的“苗宛秋”…開掛 的人生有麼有!二、于謙和善、謙卑、與世無爭的性格特徵圈粉無數

    從老郭和他的“德雲社”火了之後,各種事端、爭議不斷,於大爺始終用自己的方式力挺老郭,從沒有做任何“兩面三刀”的事。和善的脾氣也深受徒弟們的喜愛,很多事不敢或不便跟郭老師說,徒弟們大都選擇跟於老師說,於老師也盡其所能予以幫助或解決,因此有人說“儘管郭德綱在相聲圈樹敵無數,但於老師卻無人詬病”

    三、無數經典相聲作品中的“人物”,記憶深刻,無法忘卻

    郭德綱、于謙這對中國相聲界的黃金搭檔,自搭檔伊始,老郭就為於老師量身打造了獨特的人物標籤:抽菸、喝酒、燙頭,喜愛他倆相聲的不論是什麼年齡層的觀眾,都能脫口而出這三大“愛好”;千變萬化的“身份”:

    ①滿州正黃旗,在旗,祖父乃八大鐵帽王之一“綠帽子王”;

    ②父親能文能武,經常揹著半個瓢(半邊葫蘆)行走天下,人送外號“天下第一瓢客”;也曾經短暫出任過“蒙古國海軍司令”;

    ④於老師“情感經歷相當豐富”,有個表妹叫綠茶,有個前女友,是非洲的“阿依土鱉公主”,於老師也十分迷戀非洲的特色美食“恩MAXIMA”(棒子麵粥),于謙也曾在結婚當天,跟“媳婦”去紋身店把彼此的愛紋在身上…篇幅有限,不一一列舉了。

    喜歡德雲社,喜歡郭德綱于謙老師已經13/14年了,衷心祝福“老兩口”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相聲說到100歲!噢不,200歲!!

    附:明朝于謙基本資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于謙考取進士,當了一陣子御史之後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的叛變,平定叛亂後做了江西巡按,一時間頌聲滿道,1449年,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處理得當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後來于謙在奪門之變中,被奸人所害,死於1457年,埋葬於西湖湖畔,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酒的時候最煩哪幾類人,你身邊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