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蔡員外1979

    別的不知道,聽的師先生最多的是《雜學唱》,好像是石富寬先生捧,學的越劇,最是地道。相聲大致是屬於北方藝術,而越劇是屬於南方曲種,相聲演員在舞臺上學越劇的不多,師先生學的那段應該是梁祝哭墳選段,祝英臺到梁山伯墳頭哭的唱段,悲悲切切,悽悽慘慘。師先生反串祝英臺,要把石富寬先生唱哭,這要唱不出韻味來,石先生在臺上假哭也不是個事,確實,很見功力。

  • 2 # 文人草堂

    師勝傑老師給人的印象,非常的和藹可親,很有觀眾緣兒,而且,不得不說,作為侯寶林的關門弟子,師勝傑沒有辜負侯大師的期望,將候氏相聲最為拿手的柳活兒,很好的傳承了下來。

    聽過侯寶林音訊相聲的小夥伴們,一定不會忘記,侯先生的學唱,非常的到位,尤其擅長京劇,他的學唱,特別是前三句,幾乎可以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傳說,京劇大師周信芳,曾經誇過侯寶林先生的“賣包子”裡的麒麟三句,像一把手術刀,將麒派唱腔,解剖的一清二楚。

    而作為候氏相聲下一代的幾位名徒裡面,說實話,在傳統活上面,並沒有傳承多少下來,當然這也跟時代有一定的關係。那時候,開始時興新派相聲,歌頌型相聲,所以,有些老先生也可能不是不會傳統活,但沒有舞臺,基本上使得就很少了。

    侯寶林大師一共有十四位徒弟,不說全了,單提幾個有名氣的,馬季,丁廣泉,吳兆南,郝愛民,還有先生的關門弟子師勝傑。

    這幾位裡面,只有師勝傑,真正學習到了侯寶林大師的唱腔精髓,可以說師先生的相聲作品,幾乎都有一點柳活兒。

    而且師先生唱京劇也好,評戲也罷,都是將相聲的韻味帶入其中,讓觀眾既能聽到傳統戲劇的優美曲調,還能放鬆心態哈哈大笑。梅蘭芳,周信芳兩位大師,都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像我者死,學我者生。

    很簡單的意思,作為一名相聲演員,你學任何一派的唱腔,都是為了相聲作品準備的,就像侯寶林大師的每一段作品,“關公戰秦瓊”,“戲劇雜談”,“賣包子”等等,都是前三句極其有韻味的唱段,把觀眾的注意力吊起來,然後開始抖包袱。

    師勝傑就很好的利用了自己學唱的天賦,比如《醉酒歌》、《學評劇》、《婆媳之間》等等,都將包袱笑料,放到了唱段裡面。

    當然,年輕的小夥伴,之所以熟悉師勝傑先生,估計是因為他對郭德綱的德雲社大力的支援,還在德雲社週年慶典上助陣演出,可以看出老先生也是真的希望相聲事業好起來!

  • 3 # 君綱

    師勝傑是繼侯寶林之後又一位傑出的相聲大家,出身曲藝世家,在兵團插隊時就和姜昆合作,被馬季看好,因出身問題,錯失進中國廣播藝術團的機會。文革後進黑龍江省曲藝團,與相聲名家於世德合作,佳作頻出,享譽龍江內外,後來候寶林親自將其收為關門弟子,並在青島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德高望重的馬三立親臨盛會,候大師對媒體講,重出山門收勝傑為關門弟子是中國曲藝界的一件大事!!!足以看出對師勝傑的厚愛!師也不負眾望,追隨前輩,潛心專研,虛心向各家各派學習,整理挖掘曲藝史料,完善和保護了傳統曲藝,師為人誠懇,幫助和培養了一批相聲新人,比較出名的徒弟有劉彤,德江,李菁,周巍等,並支援倡導相聲迴歸小劇場,為德雲社,嘻哈包袱鋪等社團站場助演。總之,師勝傑先生是目前為止說學逗唱俱佳的相聲全才,也是一位德藝雙馨的大藝術家!!!

  • 4 # 明揚51

    相聲門裡出身的師勝傑,作為侯大師的關門弟子,很好的繼承了表演風格清新儒雅,嗓音脆亮、擅長“柳活兒”的藝術特點。特別是評劇唱來響、寬、亮,頗具水平,由於生於不同時代,師勝傑的“歌柳兒”甚至強於乃師。

    其父師世元,天津人,,解放前也算是比較有名的相聲演員,後落哈爾濱曲藝團,1968年,因遭迫害自殺身亡。

    生於53年的師勝傑雖子承父業,但15歲喪父,並未能從父親那裡得到系統的相聲藝術傳承,其事業的轉折點是有幸拜在侯大師門下。也就奠定了他以說新相聲為主的表演風格,天津故里、東北出生的他成了“京派”相聲的傑出代表。

    初出茅廬的《好市長》,雖有壽老弟子於世德助陣,如同所有歌頌型相聲一樣,說的很多,包袱很少。几上春晚,也並未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段子。從《小鞋匠奇遇》到《戀愛歷險記》,再到《新扒馬褂》,師勝傑的相聲表演藝術才達到了個人頂峰。

    非科班出身的師勝傑,雖拜師侯門,但久居東北,相聲技藝基礎並不雄厚。幾乎從來不說傳統段子就是具體例證,不敢說他不會,但至少可以肯定的說不夠拿手。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

    從總體上看,侯大師10幾個弟子,除首徒賈振良沒聽過外,在其餘弟子中最得侯大師神韻的就是師勝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冬之夜2有什麼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