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建好

    首先,這個問題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的。

    因為問題很簡短,那麼它會蘊藏什麼樣高深的學問呢?我也很想探究一番,與各位網友交流一下。

    其次,我是真的喜歡美玉。

    作為喜好文化的人,我對美玉是十分喜歡的,雖然玉的世界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奇妙空間,真正掌握或者說完全進入玉的世界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和花費很大的精力,但這絲毫阻止不了我對玉的喜愛。

    最後一點,我贊同學無止境。

    不管您對某一領域有多大的探究,總是有新的觀點、新的發現產生,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更是如此。所以,我願意多向大家學習。對於我喜愛的美玉,關於它的選材、製作,關於他的文化傳承,等等,都是需要認真學習,加以傳承的。

    我今天重點回應題主的問題,但關於“琢玉”的一前世今生必須先有個瞭解。

    美玉是個好東西,自不必說,自古至今,不管是達官顯貴、文人雅士,還是凡夫俗子,對它都讚賞有加,欲得之,把玩一番,欣賞一番。然而,世界上美玉眾多,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是因為它們曾經過匠人的精心雕琢。

    據史料記載,早在數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玉製品就已出現在我們祖先的生活中。而嚴格來說,古代制玉不應叫雕玉,而稱治玉,或是更準確一點叫“琢玉”。

    我們常講,“玉不琢,不成器”。可見,糙石中藏著的玉縱然再好,如果沒有被發現,並精心雕琢,也不會發光、出彩。

    那麼,在古代,一塊美玉是如何做成的呢?《說文》中指出,“琢,治玉也”,玉器的生產需經過採玉、取材和施藝三個階段。琢玉的材料是水和“解玉砂”,而琢玉的工具則是砣機。可見,相比高超的琢玉技巧,治玉工具卻是如此的簡陋,這更讓後人對古人的琢玉水平感到驚歎。可惜的是,今天,古代使用的琢玉技法失傳,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們已經開始廣泛採用現代電能驅動、金剛砂輪直接切割玉石了。所以,琢玉只是中國古代才存在的對玉的加工方法,並不適合指現代的玉器製作。

    在古時候,“琢”字本身也就是專指對玉的加工製作。俗語講,“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琢玉的技藝水平也如同這酒麴一樣,隨著匠人對璞玉的雕琢,為世人所認知、所追隨。可見,“琢玉”水平的高低,確實影響著美玉的展現度。

    那麼,又有哪些詞語能形容、稱讚“琢玉”水平高超的呢?我想到了下面幾個詞:

    一是“遊刃有餘”。出自《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後多用以觀察事物透徹,技藝精熟,運用自如。琢玉,既是是對技術的要求,更是深層的對藝、對匠人心性的要求,是琢玉人的心靈之光,是他們對美的渴求,達到與玉靈犀相通,給予糙玉以新的生命,造就了一件件傳世美玉。所以,遊刃有餘的技法,是成就精品的重要保障。

    二是“爐火純青”,出自唐•孫思邈《四言詩》:“洪爐烈火,洪焰翕赫;煙示及黔,焰不假碧。”說的是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裡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後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試想,同一件玉料,拋開它潛在的玉品來看,普通的匠人和名匠會賦予它不同的新生命。只有觀察透徹、技藝精熟、運用自如的名匠,才能琢磨出傳世之作。

    三是“郢匠揮斤”《莊子•徐無鬼》載,匠石揮斧削去郢人塗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傷其人。後因以“郢匠揮斤”比喻純熟、高超的技藝。

    還有一些詞,比如“目牛無全”“巧奪天工”“巧同造化”“神工鬼斧”“神乎其技”“玄妙入神”等等。當然,所有這些也都不是轉為形容“琢玉”水平高準備的詞語,但它們恰恰能表達出人們對琢玉水平高超者的認可。

    各位網友,毫無疑問,美玉是經過了一番仔細碾琢,才從一塊糙石粗玉到一件玉雕、甚至是一件藝術品的。這其中的“相玉、劃活、琢磨、拋光”等流程,除了匠人的技法,更要融入匠人的創新之思維。所以,琢玉精品講究形神兼備,形與神和諧統一,缺一不可。形美著,都是經過精心雕琢,正所謂栩栩如生;但技藝的最高境界,在於創作出的作品傳神,玉之美者、神者,必是天然美與雕刻匠人之神工巧妙融合,所達之意境,而這種美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讓人心曠神怡,歎為觀止!

    今天我們探究並試圖找一些詞來稱讚琢玉水平高超,也算一次審美之旅,不僅因為美玉之美,更是因為美玉文化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而這種傳承,要求我們對傳統技法有更深入的瞭解,對近乎失落的以及正在流傳的文明予以同樣的更多關懷,從而為文明的傳承和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做出一點點微薄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圍魏救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