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63059234182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縉)

    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 廁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

    心似平原馳馬,易縱難收;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 (朱元璋)

    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 (劉伯溫)

    海納百川有容則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在修辭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喻,無論詩詞曲賦、散文韻文,這一方法可說無處不在。

    比喻,就是平常說的“打比方”,其基本的含義就是用大家所熟悉、具體的事物或現象,概括而形象地說明另一較為複雜、抽象的事物和現象,使之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它一般包括三個部分:本體(被比的事物)、喻體(作比的事物)、比喻詞(如、像、似、是……。

    在楹聯創作中,這一修辭方法也被廣泛地應用,可分為明喻、隱喻、借喻三種形式。

    1。明喻

    這種形式多帶有比喻詞,以“如”、“像”、“似”、“若”等連線本體和喻體。請看下聯: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該聯以“逆水行舟”、“平原走馬”兩件具體的事件,來比喻“學”和“心”這兩件難以捉摸的事物,使學習之艱難與心之易放縱變抽像為具體、模糊為清晰,比喻貼切,富於哲理。再看下聯:

    浮沉宦海為鷗鳥;

    生死書叢似蠹魚。

    此聯為紀曉嵐所撰,上聯寫他的從政經歷,下聯寫他的治學生涯。我們透過“鷗鳥”、“蠹魚”之形象生動的比喻,不是對其從政之坎坷起伏、治學之嚴謹刻苦有了更清楚的瞭解嗎?再如常用的壽聯:

    福如東海長流水;

    壽比南山不老松。

    2。隱喻

    又稱暗喻,即省去比喻詞,隱去了比喻的形跡。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隱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明喻的形式是相類的關係,隱喻的形式卻是相合的關係。如:

    谷乃園之寶;

    民以食為天。

    “谷”、“民”均是本體,“寶”、“天”是喻體。透過系詞“乃”、“以”二字,把本體和喻體組成相合的關係。如果說上聯中的“乃”、“以”仍有比喻詞的意義的話,下聯則不用任何帶有比喻意義的詞彙:

    銅盆凍冰金鑲玉;

    荷葉灑雨翠迭珠。

    這是一副趣聯,意思是“銅盆中凍冰就好像金鑲玉,荷葉上灑雨就如同翠迭珠”,聯中省略了比喻詞。

    3。借喻

    在明喻、隱喻中,本體和喻體是同時存在的,而借喻是把比喻的事體借來,當作被比喻事物來說,而被比喻的事物在聯中則不出現。

    借喻的喻體不能取代本體,只是相似而已。

    如現代學者辜鴻銘引用蘇軾《贈劉景文》詩句成聯: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據說此聯是辜為諷刺北洋軍閥張勳而作。張的親信部隊號稱“辮子軍”,張勳被戲稱“辮帥”。聯中的“擎雨蓋”暗喻清朝官員的帽子,“傲霜枝”喻清代人頭上的辮子。這副對聯在於諷刺張勳已到了“荷盡”、“菊殘”的地步。

    除此之外,比喻還有些變化形式,如博喻、倒喻、反喻、縮喻、擴喻、較喻、回喻、互喻、曲喻

    三鳥害人鴉鴞鴇;一群賣國鹿獐螬。

    上聯的“鴉”即烏鴉,“鴞”即貓頭鷹,“鴇”是一種壞鳥。這三種鳥,都曾被人們看成是不祥之鳥。下聯的“獐”也是一種鹿,“螬”是一種吃莊稼的害蟲。下聯的“鹿獐螬”三字又分別諧“陸”“章”“曹”。顯然,這副對聯主要用比喻的手法,在罵賣國賊陸宗輿、章宗祥、曹汝霖都是獸類,不是人!

    還有用博喻的。

    這是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覆說明一個本體。王力先生所題桂林小廣寒樓聯,堪稱這方面的代表作:“甲天下名不虛傳:奇似黃山,幽如青島,雅同赤壁,佳擬紫金,高若鷲峰,穆方牯嶺,妙逾雁蕩,古比虎丘,激動著倜儻豪情,志奮鯤鵬,思存霄漢,目空培塿,胸滌塵埃,心曠神怡消塊壘;冠寰球人皆嚮往:振衣獨秀,探隱七星,寄傲伏波,放歌疊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賞雨花橋,賦詩蘆笛,引起了連翩遐想,農甘隴畝,士樂縹緗,工展鴻圖,商操勝算,河清海晏慶昇平。

    ”上聯連用八個喻詞,充分表現了桂林之“奇、幽、雅、佳、高、穆、妙、古”等風景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友T+如何設定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