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8961837977

    解脫分,佛教術語,指能為人帶來解脫的善根,是三種善根之一,也是修行的位階之一。 雜集論十三卷五頁雲:又有四種順解脫分。 一者、依憑順解脫分。 二者、勝解順解脫分。 三者、愛樂順解脫分。 四者、趣證順解脫分。 從善法欲乃至為求解脫所有善根,皆名依憑順解脫分。於彼相應教法所有勝解俱行善根,是名勝解順解脫分。緣解脫境作意相續清淨喜俱所有善根,是名愛樂順解脫分。卽於此生決定發起順決擇分所有善根,是名趣證順解脫分。 隨解脫分法 具體做法:每一入座,也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後行三部分。前行也分為前行的前行和真正的前行兩個階段。其中前行的前行階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臉,裡裡外外一切要辦的事務必完成,總之要保證在入座期間不需要中斷打坐而往外跑。隨後,坐在床上身心放鬆,稍加休息,接著立下誓言:我這一座期間,縱然是大恩大德的父親來到,我也絕不中斷入座而隨著迷亂所轉。指甲掐著肉 發下堅定誓言:“寧死也不捨棄此誓願!” 1、身的要點: 作毗盧七法,也就是雙足金剛跏趺,雙手結定印,脊背好像銅錢般挺直,臂膀放鬆舒展,頸部稍稍向前屈舌抵上顎後面的小坑,眼睛垂視鼻尖。 2、語的要點: 排除垢氣,左右鼻孔輪番排三次,同時排三次,共排九次;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時排一次,共三次;或者,左右鼻孔同時排三次。以上三種除垢氣法,做任何一種都可以。具體做法:左手握金剛拳,壓在大腿根兒上(即腹股溝的位置),右手以三股金剛印按住右鼻孔,從左鼻孔緩緩向內吸氣,囤積在臍下,觀想自己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積累的業、煩惱、罪障、破誓言、修行中出現昏憒、沉陷、迷茫錯誤這一切都變成黑氣,向外排散,呼氣時就像青稞粒一樣,從小擴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這與洗滌器皿相仿。 3、心的要點: (1)、發菩提心——為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圓滿正等覺佛果而修行。   修行時務必要觀察自己的發心,排除惡心、世間善心等不良心態,真正生起菩提心。   拋棄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發心,牟取利養讚歎的善願發心。調整無記的發心。斷除小士道、中士道的發心。必須真正生起大士道的清淨髮心,也就是在心裡思維:為了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圓滿佛果,我才觀修暇滿難得。 (2)、接著祈禱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上清清楚楚明觀,十萬瓣白色蓮花的紅黃色花蕊上,獅子座層層疊放的柔軟綾羅墊上,自己的根本上師身穿出家法衣或者咒師裝束,懷著“上師是佛”等五種了知 ,在上師面前一心一意祈禱:“十方諸佛菩薩的智慧總集根本上師如意寶您,請一定要垂念我、加持我!讓佛法融入我的心,遣除所有的迷亂分別,讓我修行圓滿成功,最終獲得無上證悟。”在修暇滿難得時,祈禱“願上師您相續中暇滿難得的境界,在我相續中生起來”;以無比的恭敬心不斷祈禱,同時念7遍或21遍等祈禱文,滿懷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禱,結果上師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渾然成為一體,處在這種狀態中,不跟隨過去的分別念,不迎接未來的分別念,也不持續現在的分別念,儘可能入定安住。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降領導與下屬談話順序有講究嗎?